流坑古村落于五代南唐建村,明萬歷年間重建為現在的規模,村子如今的面貌和明萬歷董氏族譜上的《流坑輿地圖》基本相符!×骺哟瀣F存 500 余棟各類建筑中,有明清傳統建筑及遺址 260 多處, 其中明代建筑、遺址19處,堪稱“江西明清建筑的標準器”。
流坑村始建于五代南唐(937年-975年),是一個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村落。全村姓董,自稱是漢代大儒董仲舒的后裔,實行可靠的開基祖為董合——擁有多方土地的庶族地主。
流坑古村落古建筑特點
1、民居建筑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流坑村較好地保存了一批有確切年紀的明代及清早期民居,對于研究明代民居建筑向清代民居建筑的演變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堪稱“江西明清建筑的標準器”。流坑村的民居建筑均為磚木結構式的半樓層樓房,布局簡潔, 樸實素雅。一般為長方形平面,用空斗磚墻圍合, 清一色的青磚灰瓦, 造型豐富的馬頭墻。其格局多為兩進三開間,一堂一廳,或前廳后堂,或前堂后廳,面闊三間, 明間廳堂,次間臥室,左右對稱,木構穿斗式梁架。臥室樓高一層半,下層居住,上半層放置什物,廳堂沒有分層, 顯得高大寬敞。室內地面,以長條青磚橫向錯縫鋪砌。堂前均有較為狹小的天井,居宅一般都有前門后門,前門通正廳,后門連便廳或廚房,明代和清代前期正門多為側入式,清中期以后大門一般開在中軸線上,門的形式各異, 以一字門、八字門、牌坊式門、凸入式門和門罩式門較為普遍。室內裝飾重點是木雕,斜撐、雀替、門窗格扇,這些結構構件都經過精雕細琢,題材豐富,手法多樣,家家戶戶都不相同。此外,磚雕、磚刻、石雕、 石刻、彩畫、墨繪等裝飾也隨處可見。
流坑村民居建筑的風格,歷史學家姚公騫先生曾概括為“既非官非民,又亦官亦民;既非城非鄉,又亦城亦鄉”。但從其歷史發展的過程看,經過了一個先民后官、先鄉后城的凝煉過程,其功能與總體布局,仍屬體現居住實用為主的居宅建筑。流坑民居植根于我省歷史上經濟、文化昌盛的贛中撫州、吉州土地上,土生土長,自成一格,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本域傳統民居的典型類型和風格。
2、數量眾多的宗祠神廟建筑
流坑村現存的祠廟建筑大致可分為兩大類:遍布村內外的大小宗祠和村側沿江而立的各種神廟。其數量僅次于民居,且形制多樣、結構各異。
流坑村宗祠具有典型的地方風格,大都是祠宅合一;其建筑平面大致與民宅相類似,一般也是縱向長方形,亦面臨巷道而建,有的前帶庭院。主體建筑一至三進不等,但以兩進為多。大門辟于前墻正中,多作牌樓式。室內或有天井,有步橋貫通,或僅作“凹”字形溝渠。下堂中甬正中辟門,室內呈一條直線,這是與民宅建筑最大的不同點。祠堂立面除敞口式外,牌坊式大門均有精美的磚雕圖案。室內明間多采取改造后的穿斗式構架,省去中柱,以縱向柁梁連接前后金柱,梁上立蜀柱,承托樓櫨和上部構架。次、稍間省去梁架者,則在磚墻上彩繪出穿斗式的柱枋構架和裝修抱框,十分逼真。天花板上也多有彩畫。上、下堂式建筑,上堂多做兩層,樓上為御書閣或敕書閣,作做藏書之用;下層明間后檐步辟為祖龕。
流坑村的神廟建筑遠較他村為多。僅現存者,在村周圍沿烏江自東南至西北有三官殿、太子廟、武當閣、觀音堂,村口有玉皇閣,村北和白玉堂舊址有土地廟和兩幢小廟,村西還有漢儲行宮(八太子廟);而天王廟、五王廟等坍塌不存者更難知其數。神廟之中所供神祉頗雜,既有觀音、彌勒等佛門眾神,又有三官等道家諸仙,更多的是供奉先賢圣哲和行業雜神。就建筑面積和形制而言,大小各異,繁簡不等。神廟中規模較大、結構較為復雜的有太子廟、三官殿和武當閣,有的還形成建筑組群,就建筑單體,前方正中辟大門、室內后部正中設神座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
3、文化及紀念性建筑
流坑村累代書香,故村莊文化及紀念性建筑頗多,且建筑藝術遠在一般民居之上,其形式有書院,戲臺,牌坊等。然而朝更代替、兵災匪禍之中,這類建筑遭到嚴重的摧毀,甚至破壞。
宋元至明清,流坑村家學師承,村中大小書院林立。流坑書院的建筑平面一般為縱向長方形。前為橫向長方形的庭院,前墻正中的兩側院墻分別辟牌坊式門;后為三開間的兩進后三進士主體建筑,下堂單層,上堂雙層,構成一幢集講學、祀孔、敬賢、藏書于一體的綜合型建筑。通常在主體建筑的一側還有小型的附屬建筑。村北陌蘭洲上的文館,是村中留存至今的一座最大的書院,始建于明,重建于清,為以前帶泮池庭院的三進式建筑。文館內部,兩廂為弟子書房,中堂為先生講堂,上堂供奉西漢大儒董仲舒等祖先、名宦、鄉賢牌位。文館之側,還辟有一個小巧的花園和藏書樓。
戲臺多建于宗教建筑前的廣場上,用于演戲酬神,至明、清間,江南民間戲臺還多余宗祠、廟宇連為一體。流坑村到晚清年間仍有戲臺三處,龍湖以東的仰山廟戲臺和太子廟戲臺,前者在村中,可容納觀眾數千人;后者建于烏江畔,是端午節演戲的場所;龍湖以西有玉皇廟戲臺,地處棋盤街,F在三者僅存其一,即村中由仰山廟改建而來的大戲臺。仰山廟大戲臺是一處包括舞臺、看場、四角亭和神殿四位一體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