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视屏在线观看,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在线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激情一区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古建筑 > 古建筑動態 > 唐乾陵:唐高宗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

          唐乾陵:唐高宗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

          來源:  瀏覽 2635

          唐乾陵是唐代帝陵最特殊的一座,是兩位皇帝的合葬陵墓,是中國古代王陵的唯一一座。乾陵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唐乾陵位于陜西乾縣西北的梁山。梁山海拔1069米,是渭北地區的一座名山。乾陵因梁山主峰而建,封域范圍80里,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文物豐富,被稱為“關中唐陵之冠”,在關中唐十八陵中具有代表性。
            一 乾陵的規劃與營建
            據文獻記載,乾陵的營建工作是從唐高宗去世后開始的。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四日,唐高宗死于洛陽宮之貞觀殿。遺詔太子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十二月六日,太子李顯即位,是為中宗;武則天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即著手為唐高宗修建陵寢。其后雖然發生了中宗被廢、睿宗即位的事,但朝政仍由武則天處理,修建陵寢的工作并沒有受到影響。
            1.乾陵的規劃
            唐高祖和唐太宗的陵寢都在關中。高宗臨死時,曾對侍臣講:“天地神祇若延吾一兩月之命,得還長安,死亦無恨!”宛然有西歸之志。因此,武則天決定遵照唐高宗的遺愿,把他葬在關中。但是,這一決定遭到一些士人的反對。陳子昂謁闕上表,認為關中地狹,又遭荒饉,“流人未返,田野尚蕪”,不能供給千乘萬騎的食宿,也不堪鑿山采石的勞役;而東都富庶,地靈人杰,“景山崇麗,秀冠群峰,北對嵩邙,西望汝!,是設置陵寢的最佳之地。武則天召見了陳子昂,授以“麟臺正字”之職,但沒有接受他的建議。她認為關中的形勢并不像子昂說的那么壞,堅持遵奉高宗遺愿,將他埋在關中地區。
            按照唐朝的禮制,帝王陵墓的具體位置要通過堪輿的辦法來選擇。唐高祖的獻陵和太宗的昭陵都是經過堪輿選定的。武則天在確定高宗靈柩去向之后,照例派出卜陵使前往關中堪輿。由于高祖、太宗的陵寢皆在渭北,因而卜陵使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渭北山系。經過認真比堪,最后選中了梁山。梁山東距長安80公里,位于長安西北的“乾”地,九嵕處其東,武水環其西,北連丘陵,南接平壤,孤峰特起,挺拔俊秀,是修建陵墓的好地方。武則天決定在梁山為唐高宗修建陵寢,并將陵墓的名稱確定為“乾陵”。
            2.乾陵的營建
            準備工作就緒之后,武則天任命吏部尚書韋待價攝司空,為山陵使,發兵民十余萬破土動工,營建乾陵。乾陵的主體工程由地下宮殿和地面建筑組成。地下宮殿以墓室為主,結構復雜,操作難度很大;地面建筑包括城闕、獻殿、寢殿、游殿等設施,修建起來也有較大的難度。但由于當時物力雄厚,人員充足,加之設計合理,組織得法,兵民晝夜辛勞,經過半年時間,就基本上完成了巨大的陵園工程。
            文明元年(684)八月,武則天命侍中劉齊賢和霍王元軌知山陵葬事,為唐高宗舉行隆重的葬禮。八月十一日,葬高宗于乾陵。為了確保地宮的安全,在埏道口外塞滿石條,“其石縫鑄鐵,以固其中”。葬禮結束后,武則天打破帝王陵前不立石碑的慣例,在乾陵朱雀門外為唐高宗樹立“述圣紀碑”,把永徽以來唐王朝所取得的成就,全部推到唐高宗身上。據說此碑刻成后,復嵌金屑,碑文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使宏偉的陵園顯得十分壯觀。
            本來,乾陵的修建到此就算結束,但后來又發生了在乾陵合葬武則天的事。武則天在天授元年(690)改唐為周,當了皇帝。神龍元年(705)正月,中宗復辟,徙武則天于上陽宮。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則天死于上陽宮之仙居殿。武則天臨終時,召來中宗、相王、太平公主及武三思等叮嚀后事,要求與唐高宗合葬。武則天死后,有人反對把武則天與唐高宗合葬。給事中嚴善思上書認為“則天太后卑于天皇大帝,今欲開乾陵合葬,即是以卑動尊”。建議于乾陵之傍,另擇吉地,“別起一陵”。唐中宗看了奏折,心里有所動搖,詔令群臣詳議。由于武三思等人通過上官婉兒及韋后反對嚴善思的意見,唐中宗決定停止討論,令“準遺制以葬之”。
            神龍二年(706)正月二十一日,唐中宗“護則天靈駕還京”。此時國家政治比較混亂。武三思為了借助武則天亡靈庇護自己,勸韋后、中宗對武則天實行厚葬。韋后欲仿效武則天,贊成武三思之意見。中宗為了表示孝道,亦主張一切從優。雖然他們各自的目的不同,但都打算為武則天舉行一個隆重的葬禮。神龍二年五月十八日,武則天的靈柩沿著唐高宗靈柩經過的地方徐徐進入乾陵地宮。武則天的葬禮結束以后,乾陵的營建工程才宣告完成。
            二 乾陵的基本結構
            乾陵是唐王朝在關中地區修建的第三座帝王陵墓。關中地區的唐陵可以分為“堆土為陵”和“因山為陵”兩種類型。堆土為陵即在平地上開挖墓賓,修筑地宮,上面堆土,建成覆斗型的陵臺。這種陵墓在唐代以前十分流行,秦漢以來的帝王陵墓多是如此。因山為陵就是把自然的山峰作為陵丘,在南面山腰開鑿地宮,修建陵園。這種陵墓利用了自然山岳,看上去高大、雄偉,很能體現帝王的宏大氣派,而且還可在一定的程度上防止盜掘。唐初葬高祖,詔依漢長陵故事,“堆土成陵”。秘書監虞世南以為不如仿漢文霸陵,“因山為墓”。太宗不納其言,但頗以為是。后來在為自己修建陵寢時,就采用了“因山為陵”的形式,在九嵕山為他營建了昭陵。武則天認為“因山為陵”比“堆土成陵”具有很大的優越性:高大雄偉,堅固牢靠。所以,乾陵采用了因山為陵的形式。
            1.地面設施
            從考古資料來看,乾陵陵園基本呈方形,東、南、西、北四面神墻的長度分別為1582米、1438米、1450米和1450米。經過千百年的風風雨雨,乾陵的地面建筑已不存在。但相對而言,乾陵是關中十八陵中保護最好的一座,其規模之大,文物之多,景色之美,都是罕見的。
            乾陵大體上是模仿唐高宗生前的生活環境設計的,所以在封域之內有兩重城郭。第一重城郭是地宮和寢殿的所在地,相當于皇帝居住的宮城。第二重城郭是朝儀的所在,相當于國家機關所在的皇城;食侵、封域之內的大片地方為陪葬墓區,相當于外郭城或百姓居住的地方。陵墓坐北而朝南,看上去十分壯觀。由于年代久遠,加之自然的破壞和人為的破壞,乾陵的地面建筑已不存在,但建筑遺跡仍依稀可辨。從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來看,乾陵的建筑布局是以神道為南北中軸線來安排的,地面建筑主要有城闕、封丘、寢宮、游殿、下宮和陵署等。
            (1)城闕
            乾陵四周均有圍墻。當時在陵園中修筑圍墻,主要是為了保障陵寢的安全。乾陵的墻垣原來都比較高大,墻基寬約3米,往上層層收分,至頂部寬度約為2米左右,墻高則在5米以上,8米以下。但由于這些墻垣都是用夯土筑成的,經過一千多年的風吹雨打和人為的破壞,到現在絕大部分都已夷平,只有少數墻垣若斷若續,尚能體現昔日的盛況。本世紀以來,考古工作者曾對乾陵的墻垣進行過探測,得到了一些比較可靠的數據。南墻東起沈家池村之北,向西經石馬道村、黃巢溝至上坡嶺,全長1450米,東偏北3度。北墻由東華門村北842米處起,向西經后宰門村,到村西708米處止,全長1450米,東偏北3度。東墻南起沈家池,向北經東華門村西,到村北842米處止,全長1582米,北偏西2度。西墻由西華門村北842米處起,向南經西華門村、下溝上坡而止,全長1438米,北偏西2度。南墻經過黃巢溝、西墻經過何家溝底時,均有用石條修成的排水洞。東南城角高7.5米,東北城角高5.1米,西北城角高5.5米,西南城角高10米,均為夯土筑成,周圍殘存唐代瓦當、瓦片、磚塊、石渣,特別是西北城角和東北城角,均有石條砌筑的地基存在。從現存城垣遺跡來看,乾陵墻垣的建筑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用石條砌筑墻基,上面再以土夯筑墻。墻頂鋪有板瓦,做成雙坡,以利排水。墻身則涂為白色或淡紅色。二是下挖土壕,打造墻基,直接在墻基上夯筑城垣,僅在四角及四門有闕處用石條作基。
            乾陵城垣四面中部各開一門。門的名稱以“四像”而定,即南朱雀、北玄武、東青龍、西白虎。人們在習慣上將白虎門和青龍門分別稱作“西華門”和“東華門”。由于是因山為陵,因而四門只是大體對稱。四門外各有土闕一對。土闕上建有土木結構的樓閣。此外,城墻四角均筑有角闕,上建樓閣,有如城墻四角的角樓。鵲臺和乳臺上也有闕。無論是門闕、角闕還是臺闕,都是十分醒目的建筑,造型獨特,雄壯美觀。闕的大量存在,不僅烘托了乾陵的氣氛,而且增加了乾陵的氣勢。唐初獻、昭二陵門址破壞嚴重,詳細情況已不易弄清。乾陵內城四門則清晰可辨。朱雀門在司馬道北端的二峰之間,門外25米處有殘高約10米左右的土闕兩個,闕間距為41.5米。玄武門在梁山北麓,門前28米處有高約5米的遺闕兩個,闕間距為40米。青龍門在梁山東麓,門外38米處有土闕二,北邊的高6.5米,南邊的高5米。白虎門在梁山西麓,門外31米處也有遺闕兩個。鵲臺位于乾陵鄉張家堡村,有東西二闕,二闕址東西間距100米,闕址基部置石條。乳臺在梁山主峰以南的東西對峙二山峰之上,東闕址高19.3米,底部東西18、南北8.5米;西闕址高8米,底部東西9.5、南北3米。唐陵城門可能有闕樓式、過殿式、過洞式和混合式四種。乾陵“門樓均為三出闕(一個母闕、兩個子闕)……門樓為土木結構,樓基和墩臺均系夯筑,外用磚包砌,墩臺上建樓”。
            (2)封丘
            封丘即通常所說的墓冢,也就是建在地宮上邊的封土堆?脊艑W家習慣稱之為“陵臺”。稱“陵臺”比較形象,但卻易與文獻中所說的“陵臺”相混。文獻中所說的陵臺實際上往往是指“陵署”而言。為了避免混亂,這里姑稱之為“封丘”。乾陵借助梁山的自然山峰為冢,不存在修建封丘的問題。但為使乾陵更有氣勢,當時也曾對梁山的頂端進行過若干修飾。乾陵“封丘”在陵園中的位置,大體是東西居中而偏北。這與在封丘前修建寢殿的制度有關,與唐代帝王的統治思想也有一定的關系。文獻記載乾陵內城中有獻殿、寢殿等建筑。這一點也已為考古工作者所證實。獻殿等建筑群落既位于封丘之南,則封丘所處的位置自然要偏北一些。否則,陵園布局就顯得不夠合理。此外,封丘東西居中而偏北,也符合當時“坐北朝南”的“尊君”思想。
            (3)寢宮
            寢宮又稱上宮,位于朱雀門內正對山陵之處。唐人權德輿曾說:“寢宮便殿,永奉衣冠!苯Y合其他文獻,可知“寢宮”具有“寢”和“廟”的雙重功能。史書在記載唐代皇帝“親謁陵”時,都提到“寢宮”。從這些記載來看,寢宮在陵園中所處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但是長期以來,學術界對寢宮的認識很不一致。有些人認為唐陵中只有獻殿,沒有寢殿;有些人認為有獻殿和寢殿而無寢宮;有些人則認為獻殿就是寢宮。事實上,寢宮是一個較為龐大的建筑群,包括獻殿、寢殿等建筑在內,規模宏大,門外列戟數十竿,顯得十分莊嚴。
            獻殿又稱“享殿”,是寢宮的主體建筑。文獻中在涉及乾陵時,曾提到過獻殿。元李好文《長安志圖》所載《唐乾陵圖》中就在南門內繪有“獻殿”。另一方面,考古工作者也在乾陵發現了獻殿的遺址。乾陵獻殿位于朱雀門內,為長方形建筑。獻殷與南神門之間的東西兩邊還有東西閣遺址。獻殿是依照朝堂建筑的,象征皇帝生前處理朝政之地,規模宏大,蔚為壯觀。從《宣室志》卷三所載張詵的經歷來看,獻殿內的陳設一如朝堂之制。因為大臣的拜陵和祭祀活動均在此殿舉行,故有“獻殿”之名。又因此殿類似帝王生前處理朝政的大殿,所以也有人稱之為“衙殿”。
            寢殿在獻殿之北,是寢宮中最重要的建筑。象征帝王生前居住的大殿。里邊彩塑死者的真容或樹立死者神主,安放死者的各種遺物,供養如平生之儀。凡帝王拜陵,在獻殿行禮之后,都要到寢殿來獻食,并瞻仰遺物!洞筇崎_元禮》卷四五《吉禮·皇帝拜五陵》詳細記載了當時皇帝拜陵的儀程。其中有不少地方涉及寢殿及其他建筑。為說明寢殿的位置及陳設,茲錄原文如下:“將拜陵,所司承制,內外宣攝,隨職供辦。前發二日,太尉告太廟如常儀。將作預修理拜謁之所及,寢宮務極潔敬,不得喧雜……拜謁前一日,皇帝至行宮,謁齋室,仗衛如式。陵令以玉冊進御,署訖,近臣奉出。陵令受訖,奉禮設御位于陵東南隅,西向;又設位于寢宮之內寢殿東階之東南,西向……拜謁日,未明五刻,諸衛量設黃麾大仗于陵寢陳布……皇帝至寢宮南門,仗衛停于門外。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前導皇帝入內門,取東廊進至寢殿東階之東南,西向立定。太常卿前奏再拜訖,引皇帝升東階。當神座前,北面再拜訖。又當皇后神座前,再拜訖。入進省服玩拂拭床帳,敕所司進太牢之饌,加備珍羞陳設。太常卿引皇帝謁酒樽所,酌酒進;实廴,奠酒三爵訖,當神座前北面立。太祝二人對持玉冊于室戶外之右,東向。一太祝東向跪讀祝文訖,皇帝再拜又再拜。若更薦奠服玩即躬自執陳,訖,太常卿引皇帝出戶當神座前北面立。太常卿奏請辭,皇帝再拜又再拜訖,太常卿引皇帝出中門。太常卿奏請權停。其守宮使、內侍官引內官帥寢宮內人謁見皇帝。出,侍衛如常儀,還大次!薄缎绿茣ざY樂志》所載略同。這些記載至少可說明:寢殿有東西二廊;殿中有神位,陳設一如帝王生前所居,床帳、冠冕、衣服,應有盡有。
            (4)下宮
            下宮即后宮,為守陵宮人所居,以供奉帝王日常飲食起居!跋聦m”在陵園中的位置并不確定。唐人楊於陵說:“陵園宮寢,非三代之制,自秦漢以來有之,但相沿于陵旁制寢,未聞去陵有遠近步數之節!表f彤也說:“陵旁置寢,是秦漢之法,擇其高爽,務取清嚴,去陵遠近,本無著定。是以今之制置,里數不同,各于柏城隨其便地,又非皆在山下也!睋,則唐陵下宮只是在柏城之內擇便地修筑。具體方位并沒有什么嚴格的規定。從宋敏求《長安志》等書的記載來看,唐陵下宮多在陵園的西南部。乾陵下宮在乳臺西南,北距梁山2500米。今嚴家嘴村東,陵前村南,邀架宮村北有在大面積建筑遺址,唐代磚瓦甚多,疑為乾陵下宮遺址。從現存遺址來看,乾陵下宮是一組規模龐大的建筑群。由于文獻資料缺乏,加之又未進行考古發掘,乾陵下宮的布局和陳設目前尚不清楚。
            (5)其他
            除上述建筑外,乾陵中還有一些設施,比如神游殿、陵署等等。乾陵神游殿在梁山之巔,仿神宮建筑,供死者魂游。陵署是管理陵園的機構,在關中十八陵中普遍存在。唐玄宗天寶十三載二月下令:“獻、昭、乾、定、橋五署,改為臺令,各升一階。自后諸陵,例皆稱臺!,據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乾陵陵署在陵南六里,過去當地人稱之為“看墓司”。
            2.地下宮殿
            說到乾陵,人們最關心的地方是它的“地宮”。不知有多少人夢寐以求,想弄清其中的奧秘。但是由于缺乏文字記載和考古資料,時至今日,人們對它的具體情況仍然知之甚少。毫無疑問,在進行科學發掘之前,要完全揭開乾陵地宮的秘密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可以根據文獻和考古資料所披露的蛛絲馬跡,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1)墓門與羨道
            羨道也叫“埏道”,就是通常所說的墓道。唐代盛行斜坡墓道。帝王陵墓也不例外。在“堆土成陵”的場合,一般是從土冢之南百余米處下斜鑿隧道,至于墓室!耙蛏綖榱辍钡膱龊,則是從山峰南腰斜鑿而下,直入山腹。乾陵即屬于后一種情況。
            20世紀6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對乾陵墓道進行過探測。乾陵墓道開鑿在南部山腰的青石山脊上,有隧道通往墓門。墓門在隧道的北端,“隧道呈斜坡形,正南北向,全長約65米,東西寬3.87米,墓門外隧道北端寬2.75米,深度只勘查出2.75米,由于道內全為鐵細腰拴板、石條所堵塞,無法繼續勘查。墓門及隧道內全用石條疊砌,并用鐵細腰嵌住,再用鐵漿灌注在石條與鐵細腰之間。其上部全為夯土,也相當堅硬。夯土每層厚16~23厘米。石條最長1.25米,鐵細腰長18~27、厚5~8厘米,重10~20斤。隧道內石條上鑿有嵌鐵細腰的凹槽,有的槽內填滿石灰代替細腰,有的凹槽內既不填石灰也不嵌細腰,有的石條上有數個凹槽。石條由南而北順坡一層一層筑上,夯土亦順山坡一層層打上去。有的石條上刻‘萊?凇。隧道的中腰南部兩邊石墻上殘存石灰及壁畫痕跡,道內夯土中夾雜著小磚瓦塊、石灰塊、小石片,部分地方是一層土一層小石渣。隧道由南到北至墓道口,石條的疊砌可以看出約二十四層,約有二千五百多塊,全部的砌筑是夠堅固的”。
            乾陵羨道迄今尚未發掘,所以沒有確切的數據。從有關資料分析,乾陵羨道的長度應與昭陵羨道相近!短茣肪矶涊d,昭陵羨道長七十五丈,合今二百三十二點五米。因梁山較九嵕山為小,乾陵的羨道可能要短一些。至于羨道的寬度,據考古工作者實測,為三點九米。史載,上元二年(675),皇太子李弘死于合璧宮,唐高宗和武則天十分悲痛,將他追謚為孝敬皇帝,詔“其葬事威儀及山陵制度,皆準天子之禮”,即按天子的規格操辦喪事,同時派蒲州刺史李仲寂修造陵墓。李仲寂所修地宮較小,不能容納送終之具,又派司農卿韋機續成其功!皺C始于隧道左右開便房四所,以貯明器”。由此看來,唐初獻、昭二陵,似無“便房”,乾陵則或許有之。在已發掘的唐代皇室、貴臣墓道中,如在“號墓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的墓道中,我們能看到不少壁畫?梢酝茰y,壁畫在帝王陵墓的羨道中也是存在的。事實上,考古工作者在乾陵羨道口外的石墻上已發現了石灰和壁畫的痕跡。這說明,乾陵羨道經過粉刷,且繪有精美的壁畫。此外,羨道內口與墓室之間,很可能有較長的過洞,過洞中有石門。五代時期的軍閥溫韜在盜掘昭陵時發現,昭陵的石門達五重之多。至于羨道的外口,則以石條封之?梢哉f,羨道是乾陵地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地下玄宮
            經過羨道,即可進入墓室。墓室是地宮的主體。唐代常常以墓室多寡區分墓主人地位的高下,一般官吏為單室墓,重要的文武大臣和宗室密戚為二室墓,因而,皇帝陵墓當為三室,因為皇帝的規格不可能與臣下相等。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五代十國時的帝王陵墓中找到旁征:目前已發掘的前蜀王建永陵和南唐二陵都是三室墓。但是,乾陵是否三室?現在還不能肯定。從《五代史》所載溫韜進入昭陵地宮時所見到的情況及《大唐元陵儀注》所反映的情況分析,乾陵也可能是巨大的單室墓。不過,即使是大型單室墓,也可能象征性地分為前中后三個部分。關于乾陵墓室的形狀,從唐人的宇宙觀念和已發掘的王公大臣、皇親國戚及六朝五代帝王陵墓分析,當是上圓下方,頂部為穹隆式,底部呈四方形的。至于墓室的大小,雖然目前尚無具體材料可資說明,但肯定不是“足容一棺”而已,相反,比我們看到的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及南唐二陵的墓室都要大得多!堕L安志》載,乾陵封域為80里。地面氣派如此宏大,地下規模絕不可能低矮窄小,這是可想而知的!缎挛宕贰仨w傳》載,溫韜入昭陵地宮,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昭陵如此。乾陵至少也是如此。
            (3)地宮中的陳設
            乾陵地宮里有什么東西? 《大唐元陵儀注》等資料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唐陵地宮的信息:在地宮的中室或中部,有所謂“棺床”。棺床上分別停放著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梓宮”,也就是棺槨。棺材的底部有防潮材料及珍寶之類,上加“七星板”。板上有席、褥,旁置衣物及圭、璋、璧、琥、璜、琮“六玉”。唐高宗、武則天穿一百二十套大斂之衣,口含貝玉,仰臥于褥上,面對棺蓋。棺蓋內側鑲有黃帛,帛上畫著日月星辰及龍魚等物。地宮的后室或后部設有石床,石床及其周圍放置著衣冠、劍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玩好之物。前室或前部則設有“寶帳”。帳內設有神座。神座之西,放著玉制的“寶綬”、“謚冊”和“哀冊”。神座之東,放著一些“玉幣”。周圍置有“白佩”、“素幡”、“明器”等等。除此外,乾陵地宮中還藏有許多書畫古籍。在眾多的殉葬品中,數量最大的要數明器。從《大漢原陵秘葬經》、《宋會要輯稿》、《宋朝事實》及有關考古發掘報告所提供的材料推測,乾陵地宮中有數以千計的陶質、瓷質、木質明器。這些明器大都經過錦繡金銀裝飾,極為精美。此外,金銀珠寶也是重要的殉葬品。盡管唐代帝王臨終時都對他們的子孫說“陵園制度,務從節儉”,“不得以金銀錦彩為飾”,伹他們的子孫的所作所為正好與此相反。如唐高祖去世后,太宗令依長陵故事,務存崇厚。大臣虞世南認為不可以這樣鋪張浪費,太宗還是固執己見:“朕既為子,卿等為臣,愛敬罔極,義猶一體,無容固陳節儉,陷朕于不義也!钡伦谠诼裨岽跁r,甚至下詔說:“應緣山陵監護鹵簿等事……不得節減。盡庫藏之所有,成遷厝之大儀”。后來唐僖宗曾自供說:“累朝遺訓,畢及山陵,以漢文薄葬之詞,為列圣循常之命。約錦繡金銀之飾,禁奢華雕麗之工,皆例作空文,而并違先旨!币虼,乾陵地宮中也可能存放著金玉寶器。
            三 乾陵的石刻藝術
            乾陵不僅以規模宏大著稱,而且以石刻眾多聞名。在乾陵陵園中,有數以百計的石刻。這些石刻或高大雄偉,氣勢磅礴,或鬼斧神工,玄妙莫測,或造型逼真,栩栩如生,都是珍貴的藝術品。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看。都遠遠地超過了前代陵墓石刻,并對后世產生了重要影響?梢哉f乾陵石刻在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石刻中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集中反映了唐代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同時也在一個重要的側面反映了唐朝的歷史狀況和唐代文化的特點。從有關資料來看,乾陵石刻是按照唐代帝王生前的儀衛制作的,主要有華表、瑞獸、祥鳥、仗馬、侍臣、獅子、蕃像和石碑等十余種。這些石刻以現實生活中的侍臣和仗馬為主,又增加了體現符瑞思想的祥鳥瑞獸。根據這些石刻所反映的內容,大體上可將這些石刻劃分為四類,即:陵墓標志、祥瑞鳥獸、儀衛人馬和紀念性石刻。在有唐一代,這些石刻曾發生過一系列變化。通過這些變化,可以清楚地看出唐代雕刻藝術發展的軌跡。
            1.標志性石刻
            乾陵中的標志性石刻只有一種,那就是華表。華表又叫“石柱”、“石望柱”,在唐陵中位于神道的最南端,大氣磅礴,十分醒目,是唐陵神道的標志。人們來到唐陵,最先看到的石刻一般都是華表。
            據文獻記載,華表起源很早,起初只是用作“謗木”或路標,與陵墓沒有什么關系。相傳堯、舜的時候為聽取批評意見而設置了華表,讓人“書其過以表木”,故時人稱之為“誹謗之木”。后來人們逐漸發現華表可以作為交通標志,便在城門、橋梁、郵亭等處立華表“以表識路衢”。大約到春秋時期,才將華表用于墳墓。戰國時代的燕昭王墓前即樹有華表,兩漢時一些諸侯王和一些官僚貴族的墓前也置有華表。當時的華表多為木質,不可能長期保存,所以現在已很難看到。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有用石頭雕成的“劉君墓表”和“秦君神道前石柱”。魏晉南北朝時期,華表的使用亦較普遍,特別是在南朝,陵墓上列置華表已成定制。這一時期的華表多為石質,造型較為古樸,一般由底座、柱身和頂蓋三個部分組成。底座下方而上圓,雕有首尾相交的蟠螭。柱身為圓形,有棱紋裝飾。頂蓋為覆蓮形,上有小辟邪一只。與漢代華表造型相似。由于華表歷史悠久,且在六朝時期已用于帝王陵墓,故唐代帝王陵墓中出現華表就不足為奇了。
            乾陵華表通體約7.5米,比獻陵華表略高。礎石四周線雕云紋,石座置于礎石之上,四周線雕祥獸紋。石座為覆蓮式環座。環座中部有卯。柱身底部有榫,榫插入覆蓮環座中的卯內。柱身為八棱,向上收殺,每面最寬為49厘米。各棱面線雕纏枝海石榴花紋,為抱合式二方連續圖案。頂部由寶珠、八棱面盤和仰蓮盆組成,寶珠由八棱面盤托承,盤置于仰蓮盆中,盆則置于柱身之上。這種造型與獻陵華表不盡相同,顯然是受佛教的影響。武則天自幼相信佛教,與佛教的關系較為密切,在改唐為周的過程中又曾得到佛教的支持,所以當皇帝時大力提倡佛教,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崇佛高潮。武則天死后,唐中宗和唐睿宗也推崇佛教,因而佛教影響到社會生活的許多領域,藝術領域也是如此。武則天和唐高宗在給太子宏修建恭陵時,就曾以蓮花為飾。恭陵華表的頂端就是一個含苞待放的蓮花。乾陵華表頂端的寶珠,與洛陽天樞上的火珠相似,實際上就是佛教中的摩尼珠。蓮花座和蓮花盤也與佛教有關。蓮花是佛教中的圣草,佛經中有步步生蓮花之說,故與佛教有關的藝術品常以蓮花作為裝飾。乾陵華表雕刻精美,氣勢非凡,是唐陵華表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乾陵以后諸陵的華表,均受到乾陵華表的影響。
            2.祥瑞鳥獸
            乾陵中的祥瑞鳥獸計有鳳凰、鸞鳥、天馬、麒麟等。
            (1)鳳凰、鸞鳥
            乾陵石刻中有石鳥的形象。石鳥在石刻組合中位于瑞獸和仗馬之間,F在學術界對這些鳥的看法不一致。有人說是“朱雀”,有人說是“鸞鳥”,有人則說是“鴕鳥”。事實上,這些鳥是一種表示吉祥的鳥。為了便于說明,這里徑稱之為“祥鳥”。
            乾陵祥鳥的設置可能與朱雀、鸞鳥有關。朱雀本來是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的總稱!度o黃圖》卷三《漢宮》條載:“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王者制宮闕殿閣取法焉!蹦戏狡咚藜淳、鬼、柳、星、張、翼、軫七個星座。這七個星座聯合起來構成了一個鳥的形狀,很像丹鶉:井、鬼二宿為鶉首,柳、星、張三宿為鶉身,翼、軫二宿為鶉尾。又因南方屬火,朱為赤色,象火,所以古人便把南方七宿組成的這個鳥稱為朱雀或朱鳥!妒酚洝ぬ旃贂芳从小澳蠈m朱鳥”的說法。自秦漢以來,人們一直把朱雀當作南方的標志,同時也把它當作南方的神靈來看待。在古人看來,天上有朱雀,人間也應當有這種鳥,所以就圖寫其形,以示吉祥。漢代瓦當和畫像石上有許多朱雀圖案,說明朱雀的觀念在當時已經深入人心。漢人所畫的朱雀和傳說中的鸞鳥頗為相似。鸞鳥是鳳凰的一種。文獻記載:“鳳,瑞應之鳥也,其雌曰凰,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色具彩,其高六尺”[38]。傳說鳳凰有五種,毛色多青者為鸞!墩f文解字》卷四《鳥部》說:“鸞,亦神靈之精也。赤色,五彩,雞形。鳴中五音!薄短接[》卷九一六《羽族部》說:鸞“高五尺,雞首燕頷,蛇頸魚尾,五色備舉而多青”。鸞鳥既與鳳凰有關,所以也是一種祥鳥!渡胶=洝肪矶段魃浇洝氛f:女床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彩紋,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唐人認為,朱雀是“四像”之一,存在于天上,而鳳凰是祥鳥,存在于人間;鳳凰來朝則天下太平。故對鳳凰非常迷信。史載:唐高宗“上元三年十一月一日,陳州上言:‘宛丘縣鳳凰集,眾鳥數萬,前后翔從,行列齊整,色別為群!,遂改元儀鳳!盵39]。因鳳凰出現而將皇帝的年號改為“儀鳳”,可見時人對鳳凰的重視程度。由此說來,乾陵神道上設置的祥鳥很可能就是鳳凰的形象。乾陵有了這種鳥,定、橋等陵也就模仿設置,以示太平、吉祥。
            乾陵現存祥鳥看上去很像鴕鳥,所以不少人都認為它是鴕鳥而不把它和鳳凰聯系起來。鳳凰是意念中的祥鳥,而鴕鳥則是現實存在的珍禽。在地質時代,我國北方黃土高原地區就有鴕鳥分布。但后來由于自然環境的變遷,鴕鳥在我國境內消失了,僅存在于非洲等地。所以我國早期的歷史文獻中沒有對鴕鳥的記載。自漢武帝開通絲綢之路以后,西域有些國家把鴕鳥蛋和鴕鳥作為貢品送到中國,中國人才對它有了初步的認識。鴕鳥是世界上體形最大的鳥,“舉頭高七八尺,張翅丈余”,“雁身駝蹄,馳走如疾,日行七百里”,還能“食銅鐵,啖火炭”,具有超乎常鳥的特性。中國人很少見到這種鳥,所以對它很感興趣。據說漢武帝時,安息國進貢鴕鳥蛋,武帝看后大悅。東漢時班超從西域獻鴕鳥,漢明帝當即下詔讓曹大家為之作頌。到了唐代,中國和西域北非諸國交往更加頻繁,故對鴕鳥的認識進一步加深。高宗永徽年間,吐火羅遣使獻大鳥(鴕鳥),高宗將其獻于昭陵。有人說:“唐高宗可以把吐火羅貢獻的鴕鳥作為珍禽和紀念物獻于昭陵,而武則天把鴕鳥作為‘圣君世’‘祥瑞出’的珍異和大唐皇帝懷遠之德的象征,雕成石鴕鳥置于乾陵就是不難理解的事情了”[40]。的確,唐高宗曾于永徽元年五月把吐火羅國所獻大鳥獻于昭陵,并“刻像于陵之內”[41],但要說武則天把鴕鳥作為珍異和大唐皇帝的懷遠之德的象征而置于乾陵則缺乏根據。昭陵鴕鳥完全是按吐火羅所進大鳥雕刻的,采用的是寫實的手法,當時太宗山陵已經建好,不可能置于神道,只能置于北闕。而乾陵祥鳥則與瑞獸一起置于神道兩側,其形象也與鴕鳥有顯著的差別。這說明乾陵大鳥與昭陵鴕鳥是不完全相同的,不是現實生活中的鴕鳥,而是一種祥鳥。武則天很重視符瑞,但她并不把鴕鳥當祥鳥看待。在唐代的“大瑞”中并沒有鴕鳥[42]。唐人所迷信的祥鳥不是鴕鳥而是鳳凰。由于唐人沒有真正見過鳳凰,只見過鴕鳥,而鴕鳥的形象與文獻中所說的鳳凰或鸞鳥頗有相似之處,故在雕刻鳳凰時,也可能參考過鴕鳥樣子。如果我們把唐陵中的祥鳥集中起來加以考察,就會發現這些祥鳥與現實生活中的鴕鳥還是有差別的,雞頭,蛇頸、燕頷,魚尾,似乎更接近于傳說中的鸞鳥或鳳凰。
            乾陵祥鳥浮雕在瑞獸北23.6米處的石屏上。身高1.8米,長1.4米,作侍立狀,昂首挺頸,腿長頸直。石屏與石座相連,石座下為礎石。這種雕刻方法是與其他石刻的雕法很不相同的,在乾陵中可謂獨樹一幟。此外,祥鳥的造型也與其他陵寢中的鳥兒不同。其他祥鳥的頸部都是彎曲的,惟獨乾陵祥鳥作昂首遠視之狀。有人說這是武則天性格的反映。是否如此,還有待于進一步考證。
            (2)天馬、麒轔
            乾陵神道上有頭上長角、身上長翅的瑞獸。瑞獸位于石鳥和華表之間,看上去形狀古怪,似馬非馬,似鹿非鹿,很難給它下一個確切的定義。有人把它叫做“天馬”,有人把它叫做“翼馬”,有人把它叫做“天祿”、“麒麟”,還有人把它叫“獬豸”、“獨角獸”,雖然稱謂不同,說法有異,但都認為它是一種表示吉祥的動物。為便于說明,這里姑且稱之為“瑞獸”。從實物來看,乾陵瑞獸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兩種:一種頭上無角,似馬;一種頭上有角,如麟。故需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
            頭上無角的瑞獸,看上去是“天馬”的形象。這種瑞獸身上有翼,又很像馬,所以把它稱為“翼馬”也是比較恰當的。文獻記載:“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碧祚R又稱龍馬,“有角為奇”,“骼上有翼”,“騰虛逐日,兩足倚行,或藏行于空中”。龍馬(即天馬)“鳴聲九音,有明王則見”。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即將天馬當作瑞獸看待。據說天馬歸于有德,出現于明王之世,可以降萬國,服四夷,是“天下太平”的標志。但這樣的天馬大概誰也沒有見過。到了漢代,便將從烏孫和大宛得到的好馬稱之為“天馬”。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這件事,他說:“天子發易書云:‘神馬當從西北來!脼鯇O好馬,名曰‘天馬’。及得大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名大宛馬曰‘天馬’!盵46]班固在《漢書》中也說:“武帝太初四年春,貳師將軍廣利斬大宛王首,獲汗血馬來,作西極天馬之歌!痹λ哪炅隆暗脤毝笸领襞。秋,馬生渥洼水中。作寶鼎、天馬之歌”[47]。唐人對“祥瑞”十分重視,大抵前代所形成的祥瑞觀念都被繼承下來,認為慶云、嘉禾、白狼、麒麟、鳳凰、神龜、龍馬的出現都是吉祥嘉瑞的表現。唐代版圖空前遼闊,勢力遠達蔥嶺之西,漢代的烏孫、大宛,皆在封疆之內,自然會得到中亞名馬,自然會把這些名馬與天馬聯系起來,自然會像漢代人一樣,把天馬當作瑞獸看待。盛唐時期,李邕曾向玄宗進獻了一匹“肉鬃鱗臆”的“龍馬”,并上奏說:“圣主將得龍馬,以應太平!盵48]這說明唐人確實也是將天馬當作瑞獸看待的。武則天在給唐高宗修乾陵時,立《述圣紀》碑,高度贊揚唐高宗的歷史功績,至于將天馬置于陵所,顯然也是以此嘉瑞來表示明君盛世。
            頭上有角的瑞獸,有如傳說的“麒麟”。這種瑞獸從頭上看像鹿,從臉上看像獸,從身上看像馬,從腳上和尾上看又像是牛,所以人們看到這種瑞獸,都會感到奇怪,往往說不出這是什么動物。就連從事考古的專家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說這是“天鹿”,有的說是“獨角獸”,有的說是“獬豸”,有的則說是“麒麟”。這些說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蔼毥谦F”是現在人通俗的說法,古人一般稱之為“獬豸”。漢代人楊孚在《異物志》中說:“北荒之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別曲直。見人斗,觸不直者。聞人爭,咋不正者。楚王嘗獲此獸,因象其形,以制衣冠!薄疤斓摗迸c“麒麟”相似,都是傳說中的瑞獸,其區別主要是天祿無角而麒鱗有角。古人對天祿的解釋比較混亂,有的說天祿一角,有的說天祿二角。但從較早的文獻來看,一角者為麒麟,二角者為避邪,無角者才是天祿。南朝陵墓石刻中長尾鱗甲、昂首吐舌、毛發卷曲的猛獸中有天祿,有麒麟,也有避邪。文獻記載,“麒麟獸有翼能飛”[42]。又說“麟,糜身,馬足,牛尾,黃色,圓蹄,一角,角端有肉”[50]!懊由砼N,狼頭一角,黃色馬足”[51]。這些記載大體上勾畫出了麒麟的形象,橋陵的獨角瑞獸與這種形象基本相同,故應視為麒麟。麒麟歷來被視作“仁獸”。 《太平御覽》卷八八九獸部麒膦條引《春秋感應符》曰:“王者德化旁流四表則麒麟出其國!惫侍拼弁跻埠苤匾曔@種“仁獸”,在頒發有關祥瑞的詔令中,往往把“麟”作為“大瑞”提出:“依制令,諸祥瑞若麟鳳龜龍之類,依圖書大瑞者,即隨表奏!盵52]史載,唐高宗龍朔三年十二月十六日,絳州出現了麒麟。二十六日,含元殿前又發現了麒麟的腳印!爸羴砟暾乱蝗,改元麟德”[53]。由此看來。把麒麟作為瑞獸置于陵墓的寓意當與天馬相同。
            乾陵瑞獸在華表以北30米處,兩者形制略有差別。東邊的瑞獸體形較小,身長2.97米,胸寬1.17米,身高2.3米,披鬃,嗔目,閉口,軀體圓豐,四腿直立,足為馬蹄,腹下透雕,兩肋雕飾五層卷云紋翼翅,翼翅猶如前銳后闊的扇面。西列瑞獸較大,額上有角,其余造型與東邊的略同。兩個瑞獸的四足和尾部均與石座相連。石座置于礎石之上,四周線刻花紋圖案;y圖案相當精美,有飄浮的祥云,纖麗的花草,還有奇特的動物。神龍在云氣間翻騰怒吼,獬豸張牙舞爪,獅象奔馳追逐。整個圖案布局巧妙,渾然一體,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
            (3)獅子
            據文獻記載,乾陵共有8蹲獅子。經過一千多年的風雨滄桑,有些獅子被毀壞了,但有些仍完整地保存下來。獅子不在神道上,而在陵園四門之外,也是乾陵中十分醒目的石刻。
            獅子作為陵墓石刻始于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陵墓置石獅更為常見。帝陵置石獅當以北魏靜陵最早。南朝人臣墓置石獅,帝陵則置天祿、辟邪。唐初李虎、李昞被追封為帝,永康陵和興寧陵均置石獅,昭陵南側有石獅一對。自乾陵始,以后諸唐陵之陵園四門外各置石獅一對。
            獅子原產于非洲和亞洲西部,大約在西漢時期傳入我國!稘h書·西域傳》載:漢武帝時,“巨象、獅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異物,四面而至”。大概自張騫開通絲綢之路以后不久,我國就有了獅子。從東漢開始,西域諸國常把獅子作為貢品獻給中國!逗鬂h書·章帝紀》載:章和元年“西域長史班超擊莎車,大破之。月氏國遣使獻扶撥獅子”。章和二年,“安息國遣使獻獅子扶撥”。西域諸國之所以向中國貢獻獅子,主要是因為他們把獅子奉為神獸的緣故[54]。但當時中國人見到獅子只是覺得高大、兇猛、稀奇,并沒有把它當神獸來看待。后來隨著佛教的傳入,才對它重視起來。獅子在佛教中被神化。佛教比喻佛祖講經“演法無畏,猶獅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雷震”,又說“佛為人中獅子”。故人們開始敬畏獅子。獅子被描繪成“銅頭、鐵額、鉤爪、鋸牙、彌耳、跪足、目光如電、聲吼如雷”的“絕域之神獸”,說它有“拉虎吞貔,裂犀分象”的本領。人們在敬畏獅子的同時,又把獅子雕成石像,置于門外,讓它代替辟邪,成為大門的衛土。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向中國貢獅子的記載屢見于史書,社會上所雕鑿的石獅也進一步增多。不僅宮殿門外有了獅子,而且石獅也被置于陵園門外,成為陵墓石刻中的新成員。唐代中外關系進一步發展,中亞和西亞地區的國家亦多次遣使獻獅,在唐人看來,“獅子為獸中之王”,“虎見之而伏,豹見之而睨,羆見之而躍”,以獅護門可固若金湯,故唐陵石獅均置于陵園四門之外。
            從有關資料來看,唐陵四門外置獅當始于獻陵。獻陵石獅為母獅,有人稱之為“石虎”。昭陵石獅在造型上為行獅,是一種母獅的形象。這種造型在武則天生母楊氏順陵達到高峰。順陵的行獅是雄獅,體形很大,頭高3.05米,身長3.61米,胸闊1.4米,可謂之“巨獅”。獅頭高抬,張口如吼,鬃毛卷曲后披,四肢強勁有力。體形飽滿,肌肉發達,威武雄壯,令人驚嘆。唐高宗和武則天給太子宏修恭陵時,始在陵前設置蹲獅,至乾陵遂為定制。乾陵門獅左右分列,5個保存較好,3個已經殘缺。獅高3.35米,寬l.3米,做工精致,看上去高大兇猛,威懾力很強。初唐獻陵、昭陵的獅子在造型上為走式,在雕刻方法上尚有魏晉遺風。乾陵門獅由走式變為蹲式,體形高大,造型夸張,雕工精良,氣宇軒昂,既保持了獅兇猛強勁的特性,又使獅的造型理想化,增強了獅子的裝飾效果。以后諸唐陵石獅,均為蹲踞。
            3.儀衛人馬
            乾陵中的儀衛人馬計有兩種:一種是文武侍臣,一種是立仗馬。
            (1)文武侍臣
            侍臣即通常所說的翁仲。據說翁仲本是秦朝的一位將軍,后來才演變為對陵墓石人的稱呼!渡教盟量肌份d:“翁仲姓阮,身長一丈二尺。秦始皇并天下,使翁仲將兵守臨洮,聲振匈奴,秦人以為瑞。翁仲死,遂鑄銅像,置咸陽司馬門外!薄稄V輿記·陜西臨洮府名宦》載:“阮翁仲。身長二丈三尺……始皇時拜臨洮守,威振匈奴。及卒,始皇鑄為像,置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至者皆下拜!薄豆沤駡D書集成·坤輿典》載:“始皇并天下,使翁仲將兵守臨洮,聲振匈奴。秦人以為瑞。翁仲死,遂鑄銅為像,置之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見之者猶以為生。故古墓之間皆用之!睆奈墨I記載來看,墓上設置翁仲始于漢代。而帝王陵前置石人要以北魏孝莊帝靜陵和西魏文帝永陵的石人為早。唐代恭陵“號墓為陵”,神道兩側即有翁仲三對。乾陵、定陵和橋陵各有十對石人,均雙手拄劍;泰陵以下十三座唐陵也各有十對石人,但東西二列有別,左文右武,文者握笏、武者拄劍。唐人封演說:“石人、石柱之屬,皆所以表飾墳壟,如生前之儀衛耳!边@話是很有道理的!端鍟ざY儀志》記載:“梁武帝受禪于齊,侍衛多循其制,正殿、便閣及諸門上下各以直閣將軍等直領……行則儀衛!碧瞥跤盟宥Y。乾陵、定陵和橋陵石人當屬皇宮儀衛,身份可能為直閣將軍、殿中將軍或侍郎。泰陵及以后諸唐陵石人、左文右武,這與當時唐陵石刻追求進一步的對稱布局有關,另外也反映了那時朝儀制度的變化!短茣肪矶逵涊d:“文武官行立班序:通乾觀象門外序班,武決于文,至宣政門,文由東門而入,武由西門而入,至閣門亦如之!
            唐代諸陵翁仲布局大體相同,但造型頗有差異。乾陵翁仲位于仗馬之北,共十對,每對南北間距18.5米,東西列石人形制相同。身高一般為3.87米,頭戴幘冠,長袖闊帶,腳著長靴,雙手拄劍,神態各異。乾陵翁仲數量較多,在雕刻方面很有特點。這些翁仲都是用整塊巨石雕成的藝術品,大者將近四米。從近處看身長腿短,似乎比例失調。但從遠處看,卻凝重自然,協調大方,有很好的視覺效果。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顯得莊嚴肅穆,富有情感。他們冠服不同,神態各異:有的老成持重,滿腹經綸;有的魁偉雄健,威武剛強;有的持笏在手,若有所思;有的雙手拄劍,默不作聲……從這些翁仲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唐代雕刻藝術的陽剛之美。
            (2)立仗馬
            乾陵祥鳥之北有五對醒目的高頭大馬,人們在習慣上稱之為“石馬”。這些石馬不是戰馬,也不是普通的馬匹,而是充當儀衛角色的“仗馬”。古人認為“在天莫如龍,在地莫如馬”。馬是“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安寧則以別尊卑之序,有變則以濟遠近之難”[55]。因而對馬特別重視。秦始皇陵有兵馬俑,漢景帝陽陵也有兵馬俑,從龐大的戰馬群體可以想見當時對馬的重視程度。自霍去病墓前列置石馬之后,人臣墓置石馬者漸多,帝王陵前也開始設置石馬。唐人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說:“秦漢以來,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馬之屬,人臣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屬,皆所以表飾墳垅,如生前之象儀衛耳!盵56]這就是說,石馬等石刻的設置,是模仿帝王生前和儀衛。唐陵石馬的設置也是如此。
            秦漢時代帝王陵墓上的石馬目前尚未發現,可能已不復存在,文獻中也沒有留下具體的記載,其形制和布局已不得而知。但唐陵神道上的石馬現在仍可以看到不少實物。從這些實物來看,絕大多數陵墓都是十匹馬,分為五對,排列在神道的兩側。這些石馬象征帝王生前立于宮門之外的仗馬。仗馬是天子儀仗的一個組成部分!缎绿茣肪硭钠摺栋俟僦尽份d:“巨龍廄日以八馬列宮門之外,南衙立仗馬,仗下退!薄短茣肪砹遢d:“天寶八載七月二十五日敕,自今南衙立仗馬,宜停,其進馬官亦省。十二載正月,楊國忠奏置立仗馬及進馬官!庇州d:“大歷十四年七月十日,閑廄使奏置馬隨仗,當使準例,每日于月華門立馬八匹,使下廄去!睆倪@些記載來看,唐代南衙外的仗馬為八匹,而唐陵神道上的仗馬為十匹。對此有人感到不解,說取數為十,當與太宗時期的“十驥”有關。事實并非如此!杜f唐書》卷四四《職官志三》載:“進馬舊儀:每日尚乘以廄馬八匹,分為左右廂,立于正殿側宮門外,候仗下即散。若大陳設,即馬在樂懸之北,與大象相次。進馬二人,戎服執鞭,侍立于馬之左,隨馬進退!憋@然,宮外常設仗馬是八匹,而大陳設時還有兩匹,加起來正好十匹。唐以后歷代的仗馬大體上都是十匹。至于北門外設六匹仗馬,大概是用來代表“六閑”的。仗馬要經過嚴格的挑選和訓練!缎绿茣肪矶独盍指鳌份d:李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寵市權,欺下瞞上,諫官皆待祿養資,沒有人敢出來諍諫。有一個姓杜的補缺上書言事,被貶為縣令。為防止其他人言事,李林甫說:“明主在上,群臣皆順不暇,亦何所論?君等獨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上艸下芻)豆,一鳴,則黜矣!后雖不欲鳴,得乎?”由此可見,所謂“仗馬”實際上就是儀仗之馬,每日要在“進馬官”的控制下立仗充當儀衛,不能鳴叫,也不能隨便走動。朝堂外立仗馬是為了顯示朝廷的禮儀。陵墓神道上仗馬自然也是要顯示帝王生前的威儀。唐陵除在陵前神道設十匹仗馬外,還在陵的北門置仗馬六匹,其用意與南門外神道仗馬相同。
            唐陵置仗馬可能開始于太宗昭陵。唐人封演說:“國朝因山為陵,太宗葬九嵕山,門前亦立石馬。陵后司馬門內又有蕃臣曾侍軒者一十四人石像!彼普蚜晔R已不存在,究竟是否仗馬,很難作出判斷。乾陵以下,仗馬和“進馬”(即控馬者)猶存,很可玩味。乾陵神道仗馬五對,每匹長約2.8米,高約1.9米,頭有街鑣,背置鞍韉,披障泥,備馬蹬,身著鞅*(左革右秋),各馬的細部不大相同。馬鬃多為披鬃,也有栽鬃和三花。馬尾有垂尾也有縛尾。馬飾有的鞅、*(左革右秋)系掛杏葉,有的鞅、*(左革右秋)系掛珂飾。有的鞅系杏葉,*(左革右秋)系條飾物。還有的鞅系珂飾,少數仗馬于鞍后置火珠。原先各馬左側可能都有一位控馬者,現在東列南數第一至第三和西列南數第一至第四仗馬的旁邊各有控馬者一人,略如《唐六典》所載之制。乾陵北門外闕址北90米有一對仗馬,東西列間距29.9米,東列仗馬北15.5米,又有仗馬和控馬者石座,其大小和形制與神道者相同。從這些情況我們可以看出唐陵的仗馬制度,即南門外神道置仗馬五對,北門外三對,每匹仗馬旁均有控馬者,且大小、形制相同或者相似。
            仗馬是唐代從“六閑”中挑選出來的體形、毛色、個性最好的馬,也是最聰明的駿馬。唐人挑選駿馬的標準依然是:頭要方,目要明,眉骨要高,耳朵要豎,鼻孔要大,脊背要強,腿膝要長,等等[57]。這些特點在乾陵仗馬身上都得到了體現。仗馬照例都要進行裝飾。唐代文獻中沒有留下如何裝飾仗馬的資料,我們可以從后代的情況加以推測!肚鍟鋱D》載清代仗馬身上裝飾著珠光寶器,看上去十分華麗!度艌D繪》上所繪明代仗馬也很華貴。唐代的仗馬要享受三品官的待遇,想必也裝飾得十分豪華。從乾陵實物來看,仗馬頭上的絡頭,額上的葉形當顱,身上的攀胸、鞅*(左革右秋)、火珠等裝飾都十分考究。仗馬在雕刻方面趨于寫實。馬頭一般不大,而馬肌均較發達。腿部因要支撐龐大軀體顯得較為粗壯,其余部分比例均稱,看上去很有精神。
            4.紀念性石刻
            關中唐陵中的紀念性石刻也不少,主要有蕃臣和石碑等。
            (1)蕃臣
            乾陵陵園中的石人,除司馬道兩側的文武侍臣和仗馬旁邊的“進馬”以外,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石像。人們在習慣上稱之為“蕃像”、“諸蕃君長像”或“賓王像”。唐朝以前,墳墓上很少設置蕃像,除西漢霍去病墓石刻中有“馬踏匈奴”和“野人”像以外,其他墳墓尚無設置蕃像的記載,帝王陵墓中更無設置蕃像者。但到了唐朝,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乾陵中蕃像大量出現,這是乾陵石刻的一個顯著特點。
            乾陵中蕃臣像大量增加,并分為兩組,每組南北4行,東西8排,分別侍立于南門闕內的東西兩側。其總數達到60余人。從有關資料來看,乾陵蕃臣像的增加與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的民族狀況有密切的關系。在唐高宗和武則天統治時期,唐朝的國力空前強大,統治勢力北逾大漠,西越蔥嶺,達到中亞的兩河流域。周邊少數民族與唐的往來十分頻繁,“四夷酋長”多被任命為唐朝的地方官,同時在朝廷擔任十二衛大將軍等職。根據這種情況,神龍元年(705)唐中宗在埋葬武則天時,就仿照唐高宗埋葬太宗時的做法,把當年曾“侍軒禁者”即曾在朝廷中任職的蕃酋60余人雕刻成像,置于乾陵,以反映唐高宗和武則天的統治權力及各民族對唐王朝的臣屬關系。宋人趙楷在為游師雄《乾陵圖》所寫的“記”中說:“乾陵之葬,諸蕃之來助者何其眾也。武后曾不知太宗之余威遺烈,乃欲張大夸示來世,于是錄其酋長六十一人,各肖其形,鐫之琬琰,庶使后人皆可得而知之!盵58]后人多據此發揮,認為這些蕃臣是營建乾陵時前來助役的人或者是前來祭奠唐高宗的人。事實并非如此。因為乾陵有些蕃臣像的銜名有“故”字,也就是說,在唐高宗和武則天死亡之前,他們就已經死了,是不可能來助役或參加祭奠活動的。核實而論,這些人都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歸附唐朝,并在唐朝擔任過高級職務的少數民族首領。
            乾陵蕃臣像最初可能是64個,每個石像的背部都刻有像主人的官銜和姓名。到北宋時,蕃臣像只存61尊,且“姓名漫滅”。陜西轉運使游師雄“訪奉天縣舊家所藏拓本完好者摹刻四碑”[59]?上У氖沁@四通石碑到元代僅余其三,且有殘損。李好文在《長安志圖》中只錄出39人的官銜和姓名。清初葉奕苞在《金石錄補》中錄出38人。到現在,乾陵蕃臣像上留有名銜者僅6人,其官銜姓名可考的也只有36人。這三十六人中,有吐谷渾、吐蕃、突厥首領各二人,其余都是來自安北、北庭、安西等都護府和少數民族首領。其中安北都護府屬下回紇諸部酋長有:“故左威衛大將軍兼金微都督仆固乞突”、“故左衛大將軍兼燕然大都督葛塞匐”、“左威衛大將軍兼堅昆都督結黌蠶匐膚莫賀咄”。北庭都護府屬下西突厥諸部酋長有:“故大可汗騾騎大將軍行左衛大將軍昆陵都護阿史那彌射”、“十姓可汗阿史那元慶”、“左威衛將軍鷹娑都督鼠尼施處半毒勤德”、“故右威衛將軍兼潔山都督突騎施傍靳”、“故左武衛將軍兼雙河都督攝舍提暾護斯”、“故左威衛大將軍兼匐延都督處木昆屈律啜阿史那盎路”、“吐火羅葉護咄伽十姓大首領鹽泊都督阿史那忠節”、“右金吾衛大將軍兼大漠都督三姓咽面葉護昆職”、“十姓可汗阿史那斛瑟羅”、“右領軍將軍兼千泉都督泥孰俟斤阿悉吉度悉波”、“故右金吾衛將軍兼俱蘭都督闕俟斤阿悉吉那靳”、“故右衛將軍兼頡利都督拔塞干藍羨”、“碎葉州刺史安車鼻施”、“故左武衛大將軍突厥十姓衙官大首領吐屯社利”。安西都護府所屬諸族酋長有:“故右驍衛大將軍兼龜茲都督龜茲王白素稽”、“故右武衛將軍兼龜茲都督龜茲王白回地羅徽”、“龜茲大首領那利自阿力”、“疏勒王裴夷健密施”、“于闐王尉遲璥”、“朱俱半國王斯*(左阝右也)勒”、“播仙城主何伏帝延”、“康國王泥涅師師”、“石國王子石忽那”、“吐火羅王子特勤羯達健”、“右驍衛大將軍兼波斯都督波斯王卑路斯”、“波斯大首領南昧”、“大首領可汗頡利發(殘)”。吐谷渾、吐蕃、突厥首領及使臣有:“吐渾青海王駙馬都尉慕容諾曷缽”、“吐渾樂王徒耶缽”、“吐蕃大酋長贊婆”、“吐蕃使大論悉曩熱”、“默啜使移力貪汗達干”、“默啜使葛暹嗔達干”[60]。這36位蕃臣只是乾陵蕃臣的一部分,其數量已遠遠地超過的昭陵的蕃臣像。這些蕃臣的官階也很高,大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官。這說明,在唐高宗和武則天統治時期,周邊少數民族首領在朝中任職的情況更為普遍。
            乾陵蕃臣像在明代中后期遭到很大的破壞,“仆豎相半”,多已無頭[61]。到本世紀初,所有石像“頭部均已失去”[62]。關于這些石像無頭的原因,現在還不明確。相傳石人成妖,踐踏莊稼,被當地百姓打掉了頭。這種說法顯然是不能成立的。所以又有人說,蕃像頭可能是在近代被外國文物販子掠走。這種說法也沒有可靠的證據。從有關資料分析,這些蕃臣像的破壞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在明代以來關中地區所發生的大地震中,可能有一些蕃像仆倒,甚至摔壞。但大部分蕃像的頭可能是被人故意打掉弄走的。由于這些石像的頭部均失其所在,我們已無法弄清這些蕃臣的具體相貌。從現存石刻狀況來看,這些蕃臣的服飾和發型是不盡相同的,大多穿窄袖闊裾服裝,也有個別的袖胡較長,有圓領、大翻領或斜叉領,腰束帶,腳穿靴,雙足并立,兩手前拱,頭發有卷發,也有披發。雕刻工藝都是相當高超的。站在這些蕃臣像前,我們還可能想見當年朝堂中蕃臣侍立的場面。
            (2)石碑
            碑的起源很早,最初是用于引棺下柩。后來,人們為“追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后人因焉,故建于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而謂之碑”[63]。到秦漢時就形成了立碑的傳統,“死有功業,生有德政者”都要立碑[64]。唐代非常重視立碑,《新唐書·禮義志》載貞觀中議立碑,“勒石紀號垂俗后昆,美盛德之形容,闡后王之體烈,其義遠矣”!短普Z林》卷一碑志條載:“長安中爭為碑記,若市賈然。大官薨,其門如市,至有喧競構致,不由喪家者。裴均之子求銘于韋相,許縑萬匹。貫之曰:‘寧餓不茍!庇纱丝梢,唐代立碑之風甚盛。但唐代帝王陵墓上卻很少立碑。唐陵立碑者只有乾陵和定陵。這主要是由于自古帝陵“禮無神道碑”的緣故。
            在帝王陵前立碑是女皇帝武則天的創舉。唐高宗死后,武則天非常悲痛。為了紀念唐高宗,她破例在乾陵南門外司馬道右側立了一通巨大的石碑。這通石碑不叫神道碑,而稱作《述圣紀》。開元二年,中書侍郎蘇瓌曾上書說:“帝王及后禮無神道碑,近則天皇后崇尚家代,猶不敢稱碑,刻為述圣紀!盵65]事實上,武則天之所以把這通石碑稱作《述圣紀》而不稱作“神道碑”,并不是不敢稱碑,而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當時臣下的墓碑均稱神道碑,作為帝王,宜與臣下有所區別;二是武則天立此碑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頌揚唐高宗的功德,稱作《述圣紀》非常恰當。
            據說碑石來自于闐[66]。碑高7.5米,邊寬1.86米,碑身分為五段,上有蓋,下有座,榫眼扣接,凡七節,又稱“七節碑”,但文獻中一般都寫作《述圣紀》!妒鍪ゼo》碑文是武則天親自撰文,由唐中宗書寫的,洋洋8000言(一說5500字)。由于年代久遠,風吹雨蝕,加之人工拓損,已漫漶殘泐。但從留下的文字來看,仍充滿了對高宗的贊美,她把永徽以來唐王朝所取得的成就,全部推到高宗身上[67]。據說此碑刻成后,復嵌金屑,碑文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使宏偉的陵園顯得更加壯觀。
            武則天死后,與唐高宗合葬,乾陵南門外司馬道的左側,又出現了一塊巨大的石碑。這塊石碑與《述圣記》相去61.6米,隔司馬道與《述圣紀》相對。由于這塊石碑當初未刻一字,故人們在習慣上稱之為“無字碑”或“沒字碑”。無字碑由一塊巨石雕成,通高7.46米,寬1.20米,碑座長3.37米、寬2.61米,重約一百噸。碑頭螭首下垂,碑身兩側與碑座四側線雕云龍和祥獸紋飾。碑側有“升龍圖”,座上有“獅馬圖”。宋、金以后,此碑始有游人題字,F有題刻十三條;碑側線刻升龍紋,碑座四周線刻祥獸紋,如獅、馬紋等,寫實特點突出。
            我國古代碑刻眾多,不勝枚舉,或簡記職官姓名,或詳述生平事跡,大抵皆有文字,為什么乾陵會出現這種沒有文字的石碑?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到現在仍然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武則天以女子稱帝,創前代未有之奇局,自以為可與秦皇相匹。秦始皇嘗作無字碑以頌其德,武則天仿而效之,故有此碑[68]。有人說,武則天喜歡自吹自擂,臨終前樹貞石,以歌功頌德,但撰寫碑文時,感到自己所作所為極不光彩,十分慚愧,因而留下了“無字碑”[69]。有人說,武則天臨死時,自認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故僅立白碑,不刻文字,取《論語》“民無德而稱焉”之意。有人說,武則天很有政治家的風度,臨終遺言:已之功過,留后人評價,只立貞石,不刻文字,所以“無字碑”無字。有人說,“無字碑”不是武則天自立的,而是唐中宗李顯給武則天立的。白碑立好后,在武則天稱謂(稱皇帝還是稱母后)問題上意見分歧。唐中宗舉棋不定,從而形成了“無字碑”[70]。還有人說,“無字碑”不是碑,而是“祖”,代表宗廟,當然不寫文字[71]。
            究竟哪一種答案正確呢?“仿效說”初看起來,似乎不無根據。今泰山云海之間,確有一通被認為是秦代的“無字碑”?墒,這塊碑是否秦碑及在秦代是否無字還很難講。因為《史記》秦始皇本紀和封禪書載秦皇刻石之事甚詳,但沒有提到“無字碑”。退一步講,即使“無字碑”果系秦始皇所創,說武則天仿效也有些牽強。假如武則天仿效秦始皇,那她應將“無字碑”立于泰山,而不當樹之墓邊!白詰M說”同樣忽視了一個基本的事實,那就是武則天死后,唐中宗才決定葬她于乾陵。史書中有關武則天晚期的材料較多,但并沒有臨終“自慚”的記錄。武則天死前,曾為其父武士彟立了“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帝碑”,為其母楊氏立了“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后碑”,為自己立了“大周萬國頌德天樞”。這說明她在晚年仍在炫耀自己,怎么會一下子“慚愧”到這步田地?“德大說”也有明顯不足。此說最早見于明人胡侍《真珠船》。胡氏不言取意《論語》,只是贊同“重難制述之意”而已!墩撜Z》所謂“民無德而稱焉”是孔子針對泰伯三讓天下而言的。意思是說,泰伯品德極高,老百姓簡直找不到恰當的詞來稱贊他。泰伯不是“帝王”,故“民無德而稱焉”絕無“帝王德高功大”之意。這樣看來,《論語》所言,與無字碑并無關系。與前二說相比!斑z言說”似近情理。此說是郭沫若在《我怎樣寫武則天》一文中首先提出來的[72]。郭沫若說:“無字碑,是紀念武則天的碑,原無文字。據說是根據武后的遺言:自己功過讓后人評說,不刻文字!焙髞碛钟腥税l展了郭老的說法,去掉了“據說”二字[73],使語氣變得十分肯定。從目前的情況看,這種觀點比較流行。武則天自顯慶五年(660)參與朝政到神龍元年(705)歸位中宗,內輔外臨數十年,用人納諫,“憂勞天下”,維護唐王朝的強盛局面,確實算得上是風云人物,巾幗英雄。因此,遺言“己之功過,留后人評價”不是沒有可能的。如果武則天果真留下了這樣的遺言,那么無字碑的真相自然就大白于天下了。但問題在于,有關武則天的最主要的史籍如兩《唐書》、《通鑒》、《唐會要》等所載武則天遺制中并沒有這樣的詞句。因此,“遺言說”依然難以成立!胺Q謂說”表面上有些道理,實際上幼稚得很。武則天臨死前,曾宣布去帝號,死后亦被謚為“大圣則天皇后”,且終中宗之世,通稱“大圣則天皇后”。因此,唐中宗果真要給武則天立碑,稱謂是不存在什么問題的?v有些糾紛,稱帝稱后,在乎中宗一念之間,何至于舉棋不定,以致不刻文字!至于“非碑說”,完全是為了標新立異。說者見“無字碑”在左,“述圣紀”在右,便不分青紅皂白,硬與古代的“左祖右社”相類比,說“無字碑”是“祖”,代表宗廟。然說者實不知“左祖右社”為何物。按先秦時代,天子諸侯立“祖”于宮殿之左,以祀先祖,置“社”于宮殿之右,以奉土神,而謂之“左祖右社”。故“祖”者,宗廟也。宗廟豈等于石碑!宗廟豈置于陵墓!
            由此看來,上述答案都帶有猜測性質,不能令人滿意!缎绿茣の淙紓鳌飞嫌幸粭l重要的信息:景龍元年(707)春,“大旱,帝(中宗)遣(武)三思、(武)攸暨禱乾陵而雨。帝悅。三思因主請復崇恩廟,昊、順二陵皆置令丞。其黨鄭愔上《圣感頌》,帝為刻石!睂τ谶@條信息,過去學者均未注意。其實,這條信息對于解開“無字碑”之謎是很有幫助的。關于景龍元年武三思等人在乾陵禱雨之事,許多文獻中都有記載。如《舊唐書·中宗本紀》載:正月“已巳(三十日),遣武攸暨、武三思往乾陵祈雨于則天皇后,既而雨降,上大感悅。二月辛未,制武氏崇恩廟依舊享祭,仍置五品令、七品丞,其昊、順陵置令、丞如廟!薄顿Y治通鑒》卷二○八載:“上遣武攸暨、武三思詣乾陵祈雨。既而雨降,上喜,制復武氏崇恩廟及昊、順陵……庚寅,敕改州中興寺、觀為龍興,自今奏事不得言中興!庇纱丝梢,乾陵祈雨之后,唐中宗的確感觸很深,不僅恢復了武氏宗廟,而且令天下奏事不得言“中興”之事。在這種情況下,鄭愔撰述《圣感頌》,中宗為之刻石,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換言之,《新唐書·武三思傳》有關刻石的記載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中宗既因武三思等在乾陵祈雨而“感悅”,令刻鄭氏所撰《圣感頌》于石,則此石理當立于乾陵。但從后來的情況來看,乾陵并沒有一塊刻有《圣感頌》的石碑,而只有一通高大雄偉的“無字碑”。因此,這塊“無字碑”很可能就是唐中宗下令刊刻《圣感頌》的碑石。
            但令人費解的是,中宗讓刻《圣感頌》,而這塊石碑上卻沒有字。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現象?目前尚未發現文獻中有明確的記載。從當時的社會狀況推測,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當時樹了碑而未能刻字;二是刻了字被人磨掉。鄭愔獻《圣感頌》當在景龍元年二三月間,中宗下令刻石也當在這個時候。凡立碑先要樹石。由于對碑石的規格要求很高,加之鑿碑的任務由于闐工匠承擔,因而工程進度較慢,到了六月份,才樹起了一塊高六七米、重達一百噸的貞石。正當準備刻字時,唐廷內部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宮廷政變;侍永钪乜∨c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率羽林兵三百人殺了武三思、武崇訓等人,并且斬關而入,企圖奪取皇位[74]。雖然李重俊后來兵敗被殺,但唐中宗受到很大的震驚,從此一蹶不振,加上武三思被殺,“政出多門”,再也沒有人熱心于推崇武氏的活動。這樣,鐫刻《圣感頌》的事便被擱置起來,從而形成了這塊巨大的“無字碑”。這種可能性最大。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碑石樹起后刻了字。但不久鄭愔被貶為江州司馬,睿宗時他又以謀反罪被殺[75]。因而他所撰寫的《圣感頌》可能被磨掉。此外,《圣感頌》是贊美武則天的,玄宗即位不久,下令毀壞歌頌武則天的“天樞”和“拜洛受圖碑”,在這種情況下,也可能下令磨掉乾陵碑上的《圣感頌》。當然,這些都是推測,還缺少更為有力的佐證。所以說,“無字碑”還是一個謎。要真正揭開“無字碑”的秘密,恐怕還要實事求是,更加努力。
            唐陵石刻及其組合的基本模式是從乾陵開始確定的。乾陵四門外各有石獅一對。南面神道寬25米,長約l公里,由南向北有華表、翼獸、鴕鳥各一對,仗馬和控馬者五對,石人十對,石碑兩通,蕃酋像六十一尊。石刻分東西排列,對稱布置。翼獸在華表北30米處。鴕鳥距翼獸約24米。仗馬與鴕鳥相距18.5米,仗馬與仗馬之間、仗馬與翁仲之間、翁仲與翁仲之間的南北距離也在18米左右。石碑南距翁仲17.4米,北距南門21.6米,兩碑間距61.6米。蕃酋像位于南門闕北18米處,分東西兩組排列。北門外有又有仗馬三對。與獻陵石刻和昭陵石刻相比,乾陵石刻種類更多,數量更大,組合更加完美。尤其是神道兩側大型石刻的增加,在唐陵中形成了一條蔚為壯觀的風景線,不僅具有獨特的裝飾效果,而且使唐陵顯得更有氣勢。很顯然,乾陵石刻的這種組合與布局,是在獻陵石刻和昭陵石刻組合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完善的結果。由于乾陵的石刻組合已趨于完善,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視,高宗以下唐代諸陵石刻,大體上都是仿乾陵設置的。比如,諸陵四門外都有石獅一對,神道自南而北,都有華表、翼獸、仗馬、翁仲等石刻。其數量和排列順序也與乾陵相似。說明乾陵石刻已經形成了一種制度,并且得到后世的認可。
            四 乾陵的盛衰變遷
            乾陵是嗣圣元年(684)開始修建的,距今已有1314年。從神龍二年(706)武則天下葬算起,也已經有1292年的歷史。在1000多年的歷史歲月中,乾陵經歷了由盛到衰的轉變。大體說來,唐代是乾陵最輝煌的時期,唐亡以后乾陵與其他唐陵一樣,遭受了很大的破壞,宋元明清諸代雖有所保護,但仍在繼續破壞之中,直到20世紀50年代以后情況才有所好轉。
            1.唐代乾陵的盛況
            唐代帝王對本朝陵寢十分重視。一方面,每當“先帝”升遐,嗣君都要盡力于山陵之事,以表達孝心。不僅為其修建宏麗的地下宮殿,營造雄偉的地面建筑,而且為其樹立精美的石刻,大張旗鼓地實行厚葬。另一方面,也非常注意對其祖先陵寢的保護和管理,使唐陵呈現出一派空前繁榮的景象。
            唐代帝王對關中諸陵的管理主要是通過諸陵署來實現的。唐初諸陵署各設陵令一人,正五品上;丞一人,從七品下;錄事一人;又設陵戶若干!傲炅钫葡鹊凵搅曷蕬羰匦l之事,丞為之貳,凡朔望、元正、冬至、寒食皆修享于諸陵”[76]。天寶十三載(754),改陵署為陵臺,改陵署令為陵臺令,各升一階。為了確保陵寢的安全,唐朝的統治者還特令在陵前駐扎軍隊:“凡諸陵皆置留守,領甲士與陵令日知巡警”[77]。從《宣室志》卷三的有關記載來看,內城常有數百名甲士持戈戟,列旗幟,環衛甚嚴。驚夜之兵也達數百人之多。為了供奉諸陵,有唐一代曾多次對乾縣的地位和轄區進行過調整。文明元年(684)八月十五日,以乾陵置奉天縣,隸京兆府[78]。興元元年(784)升奉天縣為赤縣,以奉陵寢。為了表示對乾陵的重視,唐玄宗和唐懿宗都曾親自拜謁過乾陵。除了皇帝親自拜陵,還規定了公卿巡陵的制度:“春則掃除枯朽,秋則芟剃繁蕪。掃除者,當發生之時,欲使茂盛也;芟剃者,當秋殺之時,除去擁蔽,且慮火災也!盵79]武則天統治時期,每年四季之月及忌日降誕日遣使往諸陵起居。玄宗開元年間,每年春秋二時,差公卿各一人,奉禮郎一人,右校署令一人,巡謁諸陵。天寶時停奉禮郎、右校署令、公卿至陵所,以縣官和陵官攝其事。穆宗長慶元年六月二十七日,準吏部奏,公卿拜陵,通取尚書省及四品以上清望官、中書省及諸司五品以上清望官及京兆少尹充。為了真正做到“事死如生”,當時還制定了向陵寢進獻禮物的制度。馬端臨在《文獻通考》卷一二五中說:“唐凡園陵之制,皇祖以上至太祖陵皆朔望上食,元日、冬至、寒食、伏臘禮各一祭,皇考陵朔望及節祭而日進食,又薦新于諸陵,其物五十有六品!碧瞥鮾x注:品物時新,將堪供進之時,所司先進太常,令尚食相知簡擇。永徽二年規定獻、昭二陵,每朔望上食,冬夏至、伏臘、清明社節等日,亦準朔望上食。武則天時,諸陵每日奠祭。開元二十三年四月規定獻、昭、乾、定、橋、恭六陵朔望上食,歲冬至寒食日,各設一祭;橋陵除此日外,仍每日進半口羊食。元和十五年五月,殿中省奏:“尚食局供景陵千味食數,內魚肉委食,味皆肥鮮,掩埋之后,熏蒸頗極。今請移魚肉食于下宮,以時進餉,仍令尚藥局據數以香藥代之。敕脯醢豬犢肉等,皆宜以香藥代。其酒依舊供!盵80]此外,唐朝的統治者還十分注意唐陵的綠化,不僅不許在陵園內樵采,而且規定每年都要在陵園中栽植松柏。為此,有些皇帝還專門頒發過敕文。如會昌二年(842)四月二十三日敕:“諸陵柏栽,今后每至歲首,委有司于正月、二月、七月、八月四個月內,擇動土便利之日,先下奉陵諸縣,分明榜示百姓,至時與設法栽植,畢日縣司與守塋便同檢點,據數牒報,典折本戶稅錢!盵81]當年乾陵中松柏極多,看上去郁郁蒼蒼,故而時人又把乾陵稱作“柏城”。
            由于唐代帝王非常重視陵寢的修建和保護,當時唐陵大都顯得很壯觀!缎抑尽肪砣d:“清河張詵,貞元中以前王屋令調于有司。忽夢一中使來,詵即具簪笏迎之。謂詵曰:‘有詔召君?少扇!栿@喜,且以為上將用我。既命駕,與中使俱出,見門外有吏卒十余為驅殿者。詵益喜,遂出開遠門西望而去。其道左有吏甚多,咸再拜于前。過二百里至一城,輿馬人物喧喧然闐咽于路,槐影四矗,煙幕迤邐。城之西北數里又有一城。城外有被甲者數百,羅立門之左右,執戈戟,列幡幟,環衛甚嚴,若王者居。既至門,中使命詵下馬,詵即整巾笏。既而中使引入門。其城內檐宇櫛比,兵士甚多;又見宮闕臺閣,既峻且麗。又至一門,中使引入門內,百余人具笏組列于庭,儀甚嚴肅。又有一殿巋然,瓊玉華耀,真天子正殿。殿左右有武士數十,具甲倚劍,立殿上,有朱紫中使甚多。見一人峨冠被袞龍衣,憑玉幾而坐其殿之東宇。又有一冠裳者,貌若婦人,亦據玉幾,在殿之西宇。有宮嬪數十列于前。中使謂詵曰:‘上在東宇,可前謁!蹿呏翓|宇前再拜。有朱衣中使立于殿之前軒。宣曰:‘卿今宜促治吾宮庭事,無使有不如法者!栍衷侔菸璧。既而中使又引至西宇下,其儀度如東宇。既拜,中使遂引出門。詵悸且甚,因謂之曰:‘某久處外藩,未得見天子。向者朝對,無乃不合于禮乎?’使笑曰:‘吾君寬,固無懼爾!援厲|望,有兵士數百馳來。中使謂詵曰:‘此驚夜之兵也。子疾去,無犯嚴禁!春衾裘{;袒笾H而寤,竊疑其夢,不敢語于人。后數日,詵拜乾陵令。及至,凡所經歷盡符所夢。又,太后祔葬,詵所夢東宇殿下峨冠被袞龍衣者,乃高宗也。其殿西宇下冠衣貌如婦人者,乃天后也。后數月。因至長安,與其友數輩會宿,具話其事。有以歷代圣圖示詵者,高宗天后,果夢中所見也!边@里講張詵前往乾陵的所見所聞是夢中的經歷,但既然張詵拜乾陵令后“凡所經歷盡符所夢”,則當時乾陵的實際情況確實如此。張詵出任乾陵令是在唐德宗貞元年間,距武則天葬入乾陵已過了100多年。100多年以后的乾陵尚且如此,新建的陵寢就可想而知了。陵寢若有損壞,也能予以修理。唐德宗即下令對獻、昭、乾、定、橋、泰、建、元等八陵進行了擴建和修葺。史載:“(貞元)十四年正月詔曰:八陵宮寢,久要修茸,此緣非便,未及興工,宜令宗正寺與所司即計料依所擇日速修理!盵82]不久,“遣右諫議大夫平章事崔損充修八陵使,及所司計料,獻、昭、乾、定、泰五陵,各造屋三百七十八間,橋陵一百四十間,元陵三十間,惟建陵不復創造,但修茸而已。所緣寢陵中帷幄床褥一事以上,并令制置,上親閱焉”[83]。八陵的修建工程完成后,朝廷上下一片歡騰。權德輿作《代中書門下賀八陵修復畢表》說:“臣聞宗廟之享,以致吉蠲;山園之制。以極嚴敬。國朝祀典。盡用漢法,寢宮便殿,永奉衣冠。日往月來,久未修復。伏惟皇帝陛下繼明恭己,大孝因心,丕承祖宗,對越天地,薦馨香于九廟,崇經構于八陵。庶工孑來,百堵皆作,人神協吉,龜筮告猶。用成奕奕之新,實自蒸蒸之孝。行宮盡復,神御以安!盵84]太和五年(831)五月,宗正官請修獻陵、乾陵、定陵、橋陵、泰陵、建陵、元陵、崇陵、豐陵、景陵、光陵、莊陵、惠陵、昭陵。唐文宗下詔:“所修陵寢事至嚴重,簡計崇飾,須得精實,宜令度支郎中盧商,將作少匠韋長同往諸陵子細簡計,具合修處與不合修處聞奏!盵85]后來到底修葺與否,史無明文記載,不得而知,很可能只是一紙空文而已。黃巢起義之后,關中多次淪為戰場。唐昭宗天祐元年(904),朱溫毀壞長安城,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關中地區到處是一片殘破的景象。哀帝天祐二年(905)正月十八日,又發生了“盜焚乾陵下宮”的事件[86]。此時唐王朝已完全控制在朱溫手中,危在旦夕,自然不能修復陵寢了。
            2.五代以后乾陵的破壞
            唐朝滅亡以后,乾陵的地位一落千丈。陵署解散了,守軍逃亡了,原來的陵戶也不復存在。在五代、宋元、明清時期,雖然有些帝王采取過保護乾陵的措施,但在更多的時間里,乾陵都處在無人管理的狀態,不斷遭受著自然的破壞和人為的破壞。
            五代時期,長安失去了全國首都的地位,下降為一般的地方都會。在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諸王朝更替的過程中,關中一帶又發生了一系列的戰爭。這些戰爭使關中千瘡百孔,滿目瘡痍,也給關中唐陵帶來了悲慘的命運。在五代戰亂的過程中,關中唐陵遭受了一場空前的浩劫,大部分陵墓都被華原(今陜西耀縣)賊帥溫韜盜掘!顿Y治通鑒》卷二六七載:后梁太祖開平二年(908),冬十月,“華原賊帥溫韜聚眾嵯峨山,暴掠雍州諸縣,唐帝諸陵發之殆遍”!杜f五代史》卷七三《溫韜傳》載:溫韜為耀州節度,“唐陵在境者悉發之,取所藏金寶”!缎挛宕贰肪硭摹稹稖仨w傳》載:“韜在鎮七年,唐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而昭陵最固。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鐘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惟乾陵風雨不可發!焙筇魄f宗同光二年(924)三月以工部郎中李途為“長安按視諸陵使”[87],前往關中進行考察。同光三年(925)六月,后唐莊宗下敕說:“關內諸陵,頃因喪亂,類遭穿發,多未掩修。其下宮殿宇法物等,各令奉陵州府據所管陵園修制,仍四時各依例薦享,逐陵各差近陵百姓二十戶,放雜差役,以備灑掃。其壽陵等一十陵亦一例修掩,量差陵戶,仍授尚書工部郎中李途京兆少尹、完修奉諸陵使!盵88],后唐明宗時,誅殺了唐陵大盜溫韜。明宗在《誅溫韜等詔》中說:“德州流人溫韜,生為黔首,起自綠林,依憑中夏干戈,劫盜本朝陵寢!盵89]后唐末帝李從珂《修奉列圣陵寢詔》也說:“列圣陵寢,多在關西,中興已來,未暇修奉,宜令京兆河南鳳翔等府、耀州乾州奉陵諸縣,其陵有所闕漏,本處量差人工修奉,仍人給日食,祭告下太常宗正寺參詳奏聞!边@些事實都說明:溫韜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干起了盜掘唐陵的勾當,用了短短的七年時間,便將大部分唐陵盜掘。其貪欲之大,手段之高,行為之猖獗,在古今中外的盜墓賊中是罕見的。后唐的統治者雖然對唐陵比較關注,誅殺了溫韜,并頒發了《修奉列圣陵寢詔》,但由于后唐的勢力有限,實際上并沒有能夠真正實施,因而沒有起到多少保護唐陵的作用。不過唐陵被盜的事件對當時的統治者有很大的震動。后周太祖郭威曾多次對晉王柴榮說:“昔吾西征,見唐十八陵無不發掘者。此無他,惟多藏金玉故也。我死當衣以紙衣,斂以瓦棺,速營葬,勿久留宮中,壙中無用石,以甓代之。工人徒役皆和雇,勿修下宮,勿置守陵宮人,勿作石羊虎人馬,惟刻石至陵前,云:‘周天子平生好儉約,遺令用紙衣瓦棺,嗣天子不敢違!昊蜻`吾,吾不福汝!盵90]郭威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對柴榮講這件事,主要是怕自己的墳墓將來也被人盜掘。他分析唐陵被盜的原因是“多藏金寶”的緣故,所以要求柴榮對他進行薄葬。
            宋元時期,關中地區恢復的速度很慢,極目四望,依然是一片殘破的景象!端问贰肪矶咂摺稄堣b傳》、卷三二○《余靖傳》載,宋時西北用兵,關中之民“畜產蕩盡”,“十室九空”。方回《長安》詩云:“客從函谷過南州。略說長安舊日愁。仙隱有峰存紫閣,僧居無寺問紅樓。蘭亭古瘞藏狐貉,椒壁遺基牧馬牛。萬古不隨人事改,獨余清渭向東流!盵91]可見宋時關中尚未復蘇。及金人占據關中,長安一帶再遭兵燹。時人李獻甫在《長安行》中寫道:“長安大道無行人,黃塵不起生荊棘。高山有峰不復險,大河有浪亦已平。向來百二秦之形,只今百二秦之名……河東游子淚如雨,眼花落日迷秦城。長安道,無人行,長安城中若為情!辈贿^,宋初的統治者對前代帝王陵墓還是比較重視的。在保護歷代帝王陵墓的過程中,也對乾陵進行了保護。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詔先代帝王陵寢,令所屬州縣遣近戶守視,其陵墓有墮毀者亦加修葺。乾德四年(966),宋太祖趙匡胤下詔:給唐高祖獻陵、太宗昭陵各置守陵五戶,蠲其他役,長使春秋奉祀;唐玄宗、肅宗、憲宗、宣宗各給守陵二戶,三年一祭。唐高宗、中宗、睿宗、德宗、順宗、穆宗、文宗、武宗、懿宗、僖宗諸陵常禁樵采者著于令。北宋中期,對歷代帝陵也曾采取過—些保護措施,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六月十四日,詔:京東京西河東陜西淮南江南兩浙荊湖南北中路有歷代帝王陵寢之處,依景德元年(1004)敕禁止樵采,不得侵耕發掘,違者收捕嚴斷[94]。但為時不久,情況發生了變化。洪邁《容齋四筆》載:“有議前代帝王陵寢許民請射耕墾,司農可之。唐之諸陵因此悉見芟刈。昭陵喬木,剪伐無遺。御史中丞鄧潤甫言:‘熙寧著令,本禁樵采,遇郊祀則敕吏致祭,德意可謂遠矣。小人掊克,不顧大體,使其所得不貲,猶為不可,況至為淺鮮哉!愿絀創意之人而一切如故!谑俏锤貎H得免!钡奖彼文┠,關中多故,戰亂頻繁,唐陵殿宇凋殘,石刻也遭到嚴重破壞。元祐年間,游師雄擔任陜西轉運使時,看到關中唐陵石刻慘遭破壞,十分痛心,曾采取過一些保護措施。曾重繪了乾陵狄仁杰等六十人畫像!堕L安志圖》也有記載:乾陵“狄仁杰以下六十人畫像姓名今皆不存,其見于奉天縣丞趙楷繪像記者才二十九人焉?浳亩嗖槐M載,撮其大指,略曰:唐之諸帝功烈如太宗、明皇者可謂盛矣。宜其立垅完固及于無窮。今兵火之余,荒墟壞皿,瓦礫僅存,理亦宜也。獨高宗武后之陵,崇丘磅礴,上詣青冥,雙闕聳峙,丹青猶在。是豈造物者有以扶護而致然耶?抑亦窮匱國力,深規厚圖,使人未易窺也?轉運游公一日按部過乾陵,慨然興嘆,乃錄高宗天后時朝臣六十人重圖于陵所!彼芜|夏金時期,來乾陵憑吊者不乏其人,或在乾陵無字碑上撰刻題記。據無字碑上的題記,金太宗時,“大金皇弟”也曾對乾陵進行過整修。
            明朝統一全國后,時歷代帝王陵墓比較重視。一方面定期派人前往各地,祭祀在歷史上有所作為的帝王,另一方面,指派專人看守陵墓!独m文獻通考》載:明初朱元璋閱讀《宋史》,見宋太祖詔修歷代帝王陵寢,嘆曰:“此美事也!彼烨埠擦志幮薏淘、侍儀舍人李震亨、陳敏、虞謙等四方求之,仍命各行省之臣同詣所在審視,若有廟祀,并具圖以聞!稓v代山陵考》卷上載:“洪武三年遣官訪歷代帝王陵廟,令具圖以進。四年,遣使祭歷代帝王陵寢,始罷天下府州縣祀三皇。又令歷代帝王但在中原安養人民者俱春秋祭祀。雖賢而在偏方與中原而昏愚者俱不祭,亦不禁樵采。九年,遣官行祀歷代帝王,凡三十六陵,令百步內禁樵釆,設陵戶二人看守。有司督近陵之民以時封培,每三年以降旨致祭!薄疤祉槹四炅罡魈幍弁趿陮嫳蝗藲Оl者,所在有司即時修理如舊,仍令附近人民一丁看護,免其差役”。明代中期以后,關中唐陵進一步遭到自然的和人為的破壞。如乾陵在宋代保存尚好,金代又經過修葺,但到明武宗統治時期,就已經相當殘破了。正德四年(1509)重陽節,宋廷佐等數人游乾陵,深有感觸。在《游乾陵記》中記述了他的所見所聞。他說:“陵正南兩峰對峙,上表雙闕,曰‘朱雀門’。內列石器:首華表二,次飛龍馬二,朱雀二,馬十匹,仗劍者二十人。次二碑:東碑無文,間刻前人題名;西碑文曰《述圣紀》,后自制也。碑制四方如局,俗曰七節碑,今仆矣。次雙闕,陵之內城門也。大獅二,南向。左右列諸番酋長像,左之數二十有八,右之數三十,今仆豎相半;背有刻,皆剝落,不可讀。論者謂太宗之葬,諸番酋長來助者甚眾。武后不知太宗之余威遺烈,乃欲張大其事,刻之以夸耀后世,是也。復北行,抵后山下,并麓而西,曰‘白虎門’,北曰‘元武’,東曰‘青龍’,皆表雙闕,樹石器。于時復抵朱雀門,將尋臨川上仙之跡而吊之,遂憩闕下,削苔讀碑。喟然曰:‘……吾想武后之營斯陵也,以為不窮奢極侈,無以耀當時而夸后世,且無以盡身后之富貴。肆茲土木器物之制,皆壯麗堅固,蓋欲傳之百千萬世而無蔽也。抑豈知今日如此哉?’”顯然,到明代中期,乾陵的地面建筑已不復存在,石刻也多有損壞。述圣紀已仆倒,賓王像僅有五十八個,也已“仆豎相半”。世宗嘉靖年間,關中地區發生了大地震。這場大地震對乾陵也有一定的破壞。明神宗萬歷年間,出現了兩本記述古代陵墓的專著:一部是王在晉的《歷代山陵考》,另一本是祁光宗的《關中陵墓志》!稓v代山陵考》記述明代以前歷代山陵,涉及范圍很廣。誠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是書僅從《一統志》抄撮而成,無所考證。況既名山陵,而趙宣子、孟嘗君輩遺冢亦列其間,尤非禮也!睂﹃P中乾陵的記載十分簡略,沒有多少參考價值!蛾P中陵墓志》是萬歷三十五年(1607)余懋衡令督學祁光宗撰寫的。全書一卷,又有附錄一卷!熬W羅舊聞,互相參考。有圖有說,附錄各陵墓道里遠近,俱以各州縣城定其相若里許,載于說”!端膸烊珪偰刻嵋贩Q:“是編乃光宗督學陜西時,于歷代陵墓詳加考證,各為之圖而系之以說,其距諸州縣城方隅道里皆備志之。亦《皇覽》、《圣賢冢墓記》之流也!笔聦嵣,此書對關中陵墓的記載也很簡略,猶其是對乾陵的記載,既未說明陵墓的修建情況,也未詳細記載陵墓的變化。所繪諸圖只是簡單地標明陵墓所在的方位,并沒有能夠反映陵墓本身的情況。對諸陵的文字描述也較空泛,如寫到乾陵時只是說:“高宗荒淫,惑于武后,致牝雞晨鳴,幾移李祚,猶與武氏合葬。乾陵在乾州北十里,古粱山之巔。按唐書,后崩,議合葬,嚴善思爭之不能得。俗呼為武后陵。豈后盜魁柄,千載下遂無高宗乎。陵上刻諸蕃酋長,各肖其形,并刻名姓,今猶有存者。又有于闐國進無字碑!边@段話中我們所能得到的信息只有兩處:一是在明代,乾陵“俗呼為武后陵”;二是諸蕃酋長像“猶有存者”。其他情況不得而知,這是令人十分遺憾的。從這兩部專書記載的情況來看,明代后期,政府似乎沒有采取什么保護唐陵的措施。
            到了清代,情況稍微有了好轉。清代的地方官也比較注意對唐陵的保護。在這方面做出貢獻的人當首推陜西巡撫畢沅。畢沅在乾隆年間出任陜西巡撫,撰寫《關中勝跡圖志》和《關中金石志》等書,對陜西境內的名勝古跡都劃出保護范圍,建立標志,并派專人進行管理,尤其注意保護關中地區的唐代帝王陵墓!肚h新志》卷九《古跡·陵墓》載:“清代祭告之陵,凡三十九處,乾陵不在其中。然向有陵租地九頃九十八畝六分,分與陵戶耕種。不知何年撥二十畝為狄梁公墓地租。余地九頃七十八畝七分。陵戶共二十五家,計每年征銀十九兩五錢七分二厘,不在正項錢糧內,另文解布政局!庇捎谇宕捌谧罡呓y治者和地方官吏都對乾陵比較重視,因之乾陵一度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但鴉片戰爭以后,乾陵又處于無人問津的境地,遭受著自然的和人為的破壞。時人吳玉在《晚過乾陵》詩中也說:“二圣長眠處,蕭條余野草。萬古悲荒涼,當年徒改造!鼻曛,于此可見一斑。

          上一篇:南漠一第府-內蒙古綏遠城將軍衙署

          下一篇:齊白石舊居紀念館

          更多關于 唐乾陵:唐高宗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