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视屏在线观看,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在线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激情一区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古建筑 > 古建筑動態 > 山東濰坊市的古街(巷、道)有哪些

          山東濰坊市的古街(巷、道)有哪些

          來源:  瀏覽 9164

          山東省濰坊市古稱“濰州”、“濰縣”,又名“鳶都”,據明萬歷《濰縣志》記載,濰縣始創于漢代,時稱北?。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濰州。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降州為縣。1902年德國人將膠濟鐵路修筑至濰縣。1904年辟為商埠,為魯東商業重鎮。明清以來為“東萊首邑”。1948年4月27日,濰縣解放,以濰城、坊子為基礎建濰坊特別市,取濰城、坊子首字命名。1949年6月改稱濰坊市。濰城區以舊濰縣城得名。

          “萬歷志”所載的城外關廂的各個隅,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到解放前夕,已成為東關、西關、南關、北關、西南關、東北關6個關廂了,其中以東關、南關兩個關廂最繁華。
          現在的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城區面積跟民國初期已擴展了多倍,當時的濰縣城區僅僅是東到濰州路,西到永安路,南到人民街,北到北宮街,F在絕大部分古城墻被拆,很多老地名街名在城市發現在中已完全消失。
           
           
          古濰縣西城(城里)的街道以大十字口(今向陽路與東風街交叉口)為中心,有大小街巷48條。東關城內街巷繁多,有九街十八巷之說,其實遠不止這些。

          老濰縣西城(城里)共有48條古街古巷,由于歷史原因和城市開發原因,有些已經消失,目前舊址尚在街名尚存的有21條,成為稀缺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當前,濰城區重點選取17條保護相對完好且特別有“故事”的古街老巷,即“九街八巷”進行修復開發。九街即胡家牌坊街、城隍廟街、北門大街、增福堂街、芙蓉街、布政司街、郭宅街、預備倉街、棋盤街;八巷即海道司巷、曹家巷、梁家巷、郭家巷、金巷子、染坊巷子、水巷子、南巷子。每一條老街巷背后都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都代表著一段珍貴的歷史印記。
          歷史典籍和地圖沒有染坊巷子,應是無中生有出來的。
           
          介紹濰縣城里的街巷,必須先說一說大十字口。因為這里是全城的中心點,貫通東西、南北兩條中軸線上的四條大街,即東門大街、西門大街、南門大街、縣治前街,在此交匯,整座縣城由此分割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等范圍大體相等的四個隅,其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1.大十字口:位于今向陽路與東風街交叉口,離濰坊縣衙舊址不過百米,古代濰縣城最繁華的集市所在,店鋪林立,一派繁榮景勝,曾經云集了張三包子,時麻子肉火燒,等等好吃的面食大店。
          十字口也是濰坊市區海拔最高的所在,海拔31.7米,比北馬道高7.1米。
          向北不遠就是全縣最高權力中心縣衙門,向東、西、南都直通三個城門,是城內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多少年來一直是最繁華地段。無論是迎送官員、集會游行、節日宣傳,乃至城隍爺出巡等,凡是需要招搖過市的舉動,都要經由此處。盡管朝代更替滄桑巨變,大十字口的重要歷史地位一直沒變,人們至今還相沿相習地稱這里為大十字口。
          小十字口,在大十字口以南,布政司街與向陽路交叉口附近。
           
          2.中山大街(西門大街、東門大街):位于濰城從東門(朝陽門)到西門(迎恩門)之間(即今東風西街與和平路口以西至月河路口以東路段),全長約1公里。它由習慣上稱作東門大街、木牌坊、大十字口東、大十字口西、四牌坊、西門大街等路段連貫組成。這是一條歷史悠久、文風昌盛、商貿發達的主要干道,歷經千百年世代更替,見證了封建文明的鼎盛與衰敗、現代文明的興起與發展。各個時期都曾以獨具風格的建筑在這條軸線大街上留下了不同的印跡。
          有據可考的名勝古跡也大多聚集在東門大街。位于東門大街最東面的文廟
          (東風西街老槐樹的北面),始建于宋代,是供奉孔子的廟宇;文廟西院是本地的名宦祠、鄉賢祠,建于明代洪武年間;文廟往西走不遠,便是東岳廟,建于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明清時期,每逢農歷初一和十五,當時的知縣便要拜謁神靈,祈求本縣風調雨順、百業興旺,而東岳廟是知縣拜謁神靈時休息的地方;大十字口(街)以西坐落著濰縣的著名學府——濰陽書院,1913年,濰坊歷史上最早的公辦初中濰縣縣立中學創辦時,就以濰陽書院為校舍。
          1929年(民國十八年)縣政府將這六段自然街區一并定名為“中山大街”。1948年,為紀念“四八烈士”,將此街命名為鄧發街。1965年改為東風西街,沿用至今。
          建國后,東風大街從原來的七八米,逐步拓寬到30米,1993年,又重新拓寬到50米。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濰坊市城市建設的推進,數條道路得到拓寬改造,又新修了很多街道,寬度均超越了東風大街。如北海路通衢南北,北到海邊南到安丘,寶通街連接東西。東風街作為老濰縣中軸線的繁華地位也漸漸被淹沒。
           
           
          3.縣治前街、南門大街:位于向陽路,當時的主要街道,城里南北軸線上的大街。大十字口是南門大街和縣治前街的連接點。往南過小十字口、田宅街、南門大街到安定門(南門);往北直達縣衙門口的“東萊首邑”坊,名為縣治前街。
          日偽投降后,兩街曾統一改名為中正街,全長705米。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新命名為博古街。1965年改名為向陽路,經延伸拓寬后,成為向陽路中心城區的一段。
          民國以前,這條大街從東萊首邑坊到南門里,共立有諫議坊、解元坊、進士坊、通政司放、節孝坊等九座牌坊,現在一個也沒了。
          1982年,為將市區寬僅9米的向陽路拓寬到30米并延伸出城。
          二、東北隅的古街(巷、道)
           
          東北隅在東門大街以北、縣衙門以東至馬道的范圍內,街道有胡家牌坊街、曹家巷與梁家巷、新街子和海道司巷、郭家巷、安樂街和察院前后街等。東北角的荷花灣占地幾千平米,是城內的大灣之一,往西尚有二增灣和油房灣。
          濰縣城內七處古園林中,碩果僅存的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十笏園”,就在胡家牌坊街路北原丁四宅的大院內。1949年撤銷濰坊特別市建立縣級濰坊市,市委、市政府機關也設在丁四宅院內。昌濰公安處和市公安局就設在原縣衙門內(這是能保存下來的重要原因)。梁家巷、安樂街到荷花灣附近,拆建、新建了大片的干部宿舍。那時這一帶就成了全市的政治中心。
           
          1985年,最早開發的原縣城東北隅,形成了曹家巷社區、十笏園文化區的一部分。
          在社區內尚存在的街巷主要是曹家巷、胡家牌坊、梁家巷、北馬道(在下一篇中介紹)。
          郭家巷現在已是社區的一部分,比老郭家巷向東移了一個單元。
          安樂街也已融入安樂街小區,沒有一點以前的模樣了。
          海島司巷、新街子、察院前、后、中街、縣過道、東馬道,已融入曹家巷小區,這些街巷有的雖然存在,但形象都有改變,有的已經完全消失了。
           
          當前,濰城區重點選取“九街八巷”東北隅有:胡家牌坊街、海道司巷、曹家巷、梁家巷、郭家巷。
          曹家巷小區一帶我去過幾次了,現在正搞建設,有點亂,主要介紹幾條現存的街道吧。


           
          4.胡家牌坊街:位于城隍廟街以東,去過十笏園的人都知道這條街。濰坊現在以石坊命名的街巷現在只有這一條,其實濰縣城里共有三十多座牌坊,造型美觀,妙就妙在其形狀各有不同。但是留存下來的牌坊一座也沒有。濰縣胡氏雖然不是四大家族之一,但仍然是名聲顯赫,胡家四世連續做官,在明朝萬歷37年(1609年)的時候,朝廷就恩賜“四世坊”的牌坊立在了胡氏居宅的街東頭,所以這條街就喚作“胡家牌坊街”。當時能夠連續四世做官都出政績的,恐怕中國從政歷史上為數也不多吧!

          (這一段街道應是“新街子”的位置,現與胡家牌坊街合并,統稱胡家牌坊街)

          胡家牌坊街是保存最好的古街,十笏園、鄭板橋紀念館、關帝廟(孔融祠)位于街的北側,文昌閣(新修建)位于南側。這幾個地方挨的很近,來濰坊旅游這里是最應該看的一個地方。
           


          5.曹家巷:十笏園東側,濰州劇場對面,南北走向。過年時,全是小吃店。據《濰城區地名志》“以曹姓居此最早得名”。南通東門大街,北至胡家牌坊街,長200米,寬4米左右。清代濰縣丁氏望族十二世丁庸行發家后,在此處大量購置土地,修建住宅。
           


          6.梁家巷:梁家巷南頭和曹家巷連接,北至荷花灣北馬道。傳說,最早只有張、梁兩家住戶,人稱“兩家巷”,光緒二十年,梁家學子梁文燦中進士,官至浙江道監察御史,梁氏家庭人氣大旺,此巷遂改名梁家巷,1992年與曹家巷合并統稱曹家巷至今。
          三、西北隅的古街(巷、道)
           
          濰縣城的西北隅,在西門大街以北,縣衙以西的范圍內。隅內有城隍廟、觀音廟等廟宇,以城隍廟為最大,兩個大灣在西馬道和城內的西北角。因縣衙坐落在南北軸線的北端,北城門向西偏移了200米,成了隅內獨有的一座城門。北門大街是最主要的街道,南通西門大街,身東便是城隍廟街和金巷子街,再往東是縣衙西墻外的倉巷子(因緊靠縣衙內的常平倉得名)。北門大街以西是陳家老過道、撞鐘院老過道、撞鐘院前街和后街。北城門名望海門(這個名字很適合它的位置),無甕城,城門外便是東到登、萊,西去濟南、北京的官道。1938年日寇占領濰城后,北城門和西城門被封閉,使西北隅城內外的交通和手工業、商業的經營受到嚴重影響。
           
          1990年前后開發的原縣城西北隅,形成了城隍廟、北門大街2個社區,尚存有北門大街、城隍廟街、金巷子、北馬道、西馬道等街巷,原來的撞鐘院前、后街,撞鐘院老過道、倉巷子等街巷消失。
           


          7.城隍廟街:位于東風西街北,向陽路西。城隍,本義是護城河,最初由道家演繹并推崇為護城之神。濰縣(當時是濰州)的城隍廟就建在了與縣衙并列,位于縣衙與北門大街的中間,體現了神權、政權互為依存的統治理念。由此而形成了這條240米東西走向的城隍廟街。
           

           
          老百姓普遍認為城隍爺就是陰間的縣官,每月的初一十五,縣官都要來拜謁。這些迷信活動,引來了城鄉各地的善男信女和小商小販以及看熱鬧的市民,廟前便成了小型集市。尤其在乾隆十七年(1752)知縣鄭板橋倡修城隍廟時,又在對面廣場增建了一座戲樓,直到民國十七年(1928),濰縣建成第一座戲院的170年間,城隍廟戲樓是全縣唱戲最多、時間最長、也是一年當中全城最火爆熱鬧的地方。
          鄭板橋在1752年主持重修城隍廟后,立三絕碑《新修城隍廟碑記》,石碑原立于城隍廟大殿旁邊回廊上,現存于濰坊市博物館石刻藝術長廊內。
           
          2012年以前,城隍廟周邊尚有近300處民居,除部分建筑建于清晚期外,多數建于民國時期以后,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大都陳舊不堪、基礎設施配套差、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剛出爐的火燒,色彩艷麗,火燒散發著面香、餡香、火燎香。咬一口,外焦的面皮咯咯作響,大蔥與鮮肉在高溫下的組合,香氣十分濃郁。食用時用一張吸油紙包住,一口口咬下去,鮮香美味,別有一番風味。
          這兒的火燒,皮鼓鼓的,要厚一些,肉餡是肉泥與肉塊混合在一起的,給人貨真價實的感覺。沒有想象的那么好,和其它地方的火燒一樣,也有烤糊的地方,兩面有厚有薄,不勻均。


           
          8.北門大街:從這個名字上我們可以推斷這條街往北直通北城門。北門里是濰縣陳氏的府邸,“潁川舊世第,濰水新人家”。因為當時北門里大街陳氏一家父子翰林,所以人們又將這個地方稱作“翰林院”。
          北門大街除有與陳家有關的街巷和豪宅大院外,還有毛家場子、彭家過道、劉家過道、同春大院、張家大門等用以標志地段、院落的具體名稱,它們也是不同時代政治、經濟、社會變革中凝結下的固體文化。
          濰坊戰役中,國民黨軍隊在這里設立了城防機關,派駐了不少士兵,北門大街附近的許多宅院毀于戰火。

           
          現在的北門大街,街道不直,有寬有窄,秩序混亂,已失去了的往日風采,只有臨街的幾間舊房子石頭根基還能找到一點點往日的影子。
           

           
          9.金巷子:位于城隍廟街北,向陽路西,東西走向。又稱八支旗桿底、譚家場子,是北門大街身東同一條200米街巷,因時代背景演變而賦予的不同名稱。
           
           
          因為這條巷子的北面住著陳風翰,陳風翰在清朝嘉慶的時候中了進士,后來到了廣東做官。于是家中就翻蓋府邸宅院,當時張燈結彩,金碧輝煌,老百姓一看整條巷子都這樣,于是就稱作金巷子。金巷子過去商鋪林立,生意紅火,而且住著很多有錢人。
          在金巷子街西段路北曾豎立有八支旗桿,俗稱八支旗桿底。傳說這八支旗桿的背后就是清朝嘉慶進士陳鳳翰的老宅院。陳鳳翰的三四代人中,先后有十人出身科甲,根據清朝的慣例,具備拔貢以上功名的人可在家中豎旗桿一支,陳鳳翰門前曾豎有八支旗桿(院內還有兩支),世稱八支旗桿底陳 (不太明白這個“底”字的含義)。
          清末民初,民族工商業興起,這座封建大院的主人,換成了以糧食中介發家的譚思聰家,于是又有了譚家場子的稱謂。
          現在已破爛不堪,垃圾遍地,巷子的東頭還有一家火燒店在營業。巷子南面是正在建設的城隍廟金銀倉歷史文化街區,建成后應該重新對此巷進行修復。
           

           
          10.北馬道街:位于金巷子北,約200米,是一條比較長的小巷,位古濰縣城墻根下。是西北隅留下古跡較多的街道。
           
           
          “馬道”是舊時軍隊巡城遛馬的通道,環城之內有東、西、南、北、四條馬道。城里(河西)的就直接稱為什么什么馬道,東關(河東)的就在前面加上“東關”兩字。


          順著北馬道向西,過北門大街之后,我又發現了一段老城墻。向坐的路口的老人求證,這段城墻就是原來的北城墻,這說明北馬道的位置和原來的位置是一樣的,現在北馬道的走向就原北城墻的走向。
           

           
          11.西馬道:在頤園社區的最西側,我去時正在修路,無法通行。
           
          12.撞鐘院前后街:已淹沒于頤園社區,難覓蹤跡。此街臨近西馬道,因觀音大士廟(觀音院)朝夕撞鐘,人們稱作“撞鐘院”而得名,此廟后改建為西北鎮小學。元代狀元張起巖曾經把這座撞鐘院寫入濰縣八景,叫做《北樓曉鐘》。
          街民中,小商小販、耍手藝、賣吃食、下苦力的居多,其中不少是陳大觀家族的后人。窮苦家庭的婦女都在家做針黹、繡花。因此,這里乃至北門大街,也是濰縣傳統刺繡手工藝品的基地之一。觀音大士廟前后的住戶,基本都以銅首飾加工為業,產品送往大街上的銀樓,行銷省內外及京都、東北各地。在濰縣所謂“三千砸銅匠”中,他們為數不少。解放后,家住廟前的朱光之一家,父母、兒子、媳婦都從事銅首飾加工,很有名氣,在承做解放軍服裝銅紐扣時,獨家創制出帶五角星的紐扣,受到軍隊的表彰,載入濰城史冊。
          原來在城關撞鐘院街觀音大士庵內有一口大鐘,撞鐘院也由此得名。后來挪到北門城樓,每當晨曦之時,敲擊大鐘,響聲之大,全城老少爺們都能聽到。觀音大士庵曾經被叫做撞鐘院,后來改成一所學校,大致位置在今濰城區頤園小區內,當時撞鐘院南北有兩個大灣,南為前灣,北為后灣,如今后灣尚存,不過已是垃圾堆如山的廢水池。聽老人講,現在的后灣大概比以前小了三分之一。后灣北側的幾家小院的墻頭上開的花甚是漂亮,給人以寧靜之感。
          四、西南隅的古街(巷、道)
           
          城內西南隅在南門大街以西、西門大街以南至馬道的范圍內。沿馬道有柴家灣、小太平街灣、蝴蝶灣、大石炕灣,以西南角的蝴蝶灣最大。隅內貫通東西的街道是布政司街連接增福堂街、西下洼街。貫通南北的,東邊是芙蓉街連結羅家巷;西邊是岳王廟街連接南下洼街、冶坊巷街。芙蓉街向東有水巷子、宋家門樓,向西有八仙巷、大太平街、忍和街、鞍子街。太平街中段往南是四合頭街。
           
          1992年開發的原縣城西南隅,建成了芙蓉街、增福堂、岳王廟3個社區。社區內的街道有芙蓉街、布政司街,太平街、水巷子4條尚存。原來的岳王廟街、增福堂街、西下洼、八仙巷、蝴蝶灣崖、鞍子街、忍和街、宋家門樓等街巷已經消失。
           

           
          13.布政司街、增福堂街:位于東風西街南,向陽路西。布政司街東接小十字口,向西,就是增福堂街,長約150米。明代山東設布政司使,據萬歷《濰縣志》:“布政分司(公廨)在縣治西南”,此街因此而得名。20多年前,這里并不是樓房,而是一排排小平房。上世紀90年代拆遷,布政司街的名字雖然保留了下來,卻早已不再是原來的模樣。當時的布政司街是一條并不寬敞的小街,沿路的平房用的是灰色磚瓦,平房有屋有院,色調是灰色和青色的。
           

           
          現在布政司街與郭宅街不在一條線上,布政司街稍北一點,街很窄,我從郭宅街出來時根本沒有看到,F在就是一個過道,指示牌藏在樹枝中,不知道這些歷史的人根本不會注意它。
           

           
          當年,增福堂街東頭,路南路北都是陳介祺家的豪宅。路北的大院占地約一萬平米,南北有四排房舍,F存的后排東頭南北兩廳房及東邊的二層磚木小樓(即原貯藏古董文物的所謂“萬印樓”),建筑面積380平米,F已從羅家巷(羅家巷與芙蓉街現在合稱芙蓉街)開門,辟為“陳介祺故居陳列館”。陳介祺故居陳列館開館時間是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00,周二至周日免費開放,國家法定節假日另行通知,憑身份證免費參觀,周一閉館。
           

           
          為什么叫“增福堂街”呢?是因為街上有一財神廟叫“增福堂”,里面供奉的是本地最有名的財神,叫“增福財神”,也就是文財神李詭祖。隨著舊城改造,增福堂街已在2006年永遠消失。在郭味蕖故居陳列館的東墻外側有關于增福堂街的介紹。我在萬印樓東側遇到一位老大娘,向她打聽財神廟的事,她說:“那兒是住家,不是廟!笨磥,這些關于老街老建筑的記憶正在快速地消失。
           

           
          14.芙蓉街、羅家巷:位于向陽路西,東風西街與勝利西街之間,是連接西南隅全部東西街巷的主要街道。從中段的水巷子路口分為南、北芙蓉街,北頭通過羅家巷可到西門大街(解放后羅家巷并入芙蓉街)。明朝時,這條街上有一座劉氏家廟,廟里有一棵大芙蓉樹人人喜愛,因此稱此街為芙蓉街。直到現在,芙蓉街兩側還種著不少芙蓉樹。大名鼎鼎的萬印樓就位于芙蓉街的北端。
           

           
          15.太平街:東起芙蓉街西至西馬道(月河路),從南下洼路口分為大、小太平街。自上世紀30年代至1993年舊城改造前,街面、房舍變化不大。知名人士的宅院:路北的有清末狀元王壽彭得功名后新置的房產,他本人住得時間不長,他的夫人郭氏和三個兒子及其后輩都長期住此。
          中段正沖四合頭街有一黑漆大門,庭院深房舍多,劉氏族人稱為“老大門”。門上懸“世襲云騎尉”匾額,劉氏第十二世劉鵬翕早年住此。民國后,此門內部分房產賣給同祥李家,劉氏后人仍住大院內。此大門的歷史和劉氏家廟一樣久遠,F在太平街成了便民市場。
           

           
          16.水巷子:在位于太平街南,屬于芙蓉小區,東西走向,多靈韻的名字啊,可是現在沒有了味道,就是一個簡單的過道。其名字由來則是因為每逢雨季來臨,雨水會沿此巷向西分流,F在的地勢依然是東高西低。
          五、東南隅的古街(巷、道)
           
          城內東南隅,位于東門大街以南,南門大街以東,連通馬道的范圍以內。與東門大街平行的郭宅街是其橫貫東西的主要街道。南北走向的有興隆街連接預備倉街到南寺前街;還有棋盤街、南巷子、射步亭街、平安街,它們之間各拐一小彎便貫通南北。松園子街在郭宅街南邊,西到預備倉街,東接南宮后街。隅內有天仙宮(南宮)和石佛寺(南寺)兩座古廟,其周邊形成了南宮諸街和南寺諸街。
           
          最晚開發的東南隅,形成了包攬所有街道的松園子街社區(已改名為濰州社區),社區中尚存的街巷有松園子街(半段)、郭宅街、棋盤街、預備倉街4條。原來的南巷子、南宮前街、后街、西街、平安街、塘子過道、南寺前巷、后巷、前街、西巷、射步亭、南馬道(部分)等12條街巷已經消失。
           
          17.郭宅街:郭宅街東至東馬道(和平路),西至預備倉街、興隆街、小十字口東街(向陽路)的交匯處,全長400余米,向西過小十字口直通西南隅的布政司街。
           

           
          歷史上因濰縣郭氏望族聚居于此而得名。郭氏一族明初遷入濰縣,其四世祖住東南隅,六世郭尚友萬歷二十九年(1601)中進士,官至戶部尚書。仕宦起家,詩書傳世,明清兩代共有翰林4人、進士8人、舉人27人、武舉2人,貢生以上83人。他們的宅院、祠堂遍布郭宅街及其附近的棋盤街、南巷子、松園子街、射步亭街。邑人俗稱郭宅街是“舉人滿街走、秀才家家有”!稙H縣志》曾記:郭宅街“甲第連云”可見其房屋之多,其勢之雄,同時郭宅緊連郭氏園,即南園,郭宅建筑橫跨三條街,所以成片。
           

           
          此處原先也是濰縣田氏的宅邸。如今古宅再也看不見,郭宅街物是人非,全部改為了小吃一條街。聽同事林富山說郭宅街有一家肉火燒(好像是“百姓肉火燒”,在靠近向陽路的位置)比城隍廟肉火燒好吃,有時間我要去驗證一下。
           
          18.棋盤街:在濰州劇場東鄰,南北走向,100多米。城內有兩條寬而短的南北街,一條是縣衙前的縣治前街,一條即文廟前的棋盤街?h衙和文廟是全縣政治、文化的主要建筑,其門前必須敞亮通達以彰顯其尊崇,這兩條街的設置格局,包含在縣衙和文廟的建筑氣勢之內,F在街的中段東側有一棵高大的樹,應是以前留下的老樹,老樹的對面有一家賣煎餅的,價格很實惠,味道也是極好。
           

           
          19.預備倉街:位于向陽路東,東風西街南。當時縣衙設國糧倉庫三座,分別是預備倉、常平倉、鹽義倉。常平倉位于縣署內,共十間;鹽義倉在縣置以西,六間;預備倉蓋倉房六十九間,這三間倉庫共存糧食三萬一千石,F在的預備倉街就是一個過道,兩邊沒有商鋪。
           

           
          20.松園子街: 位于濰州社區內,只留下半條老街,大部份房子年久失修。松園子街名的來歷,可溯《濰城地名志》:“街中有丁氏松園,故名!毕啾纫恍┰浢胍粫r的老街,深居小區內部的松園子街算是當前保存得相對較好的老街。在周圍現代化高樓大廈的映襯下,松園子街的這片老房子顯得有些落寞。

           
          約在隋末唐初,縣城始定位于白浪河西岸,千年來再未移址。濰縣城是全縣的政治文化中心,縣衙便是最高行政權力機構,因而居于全城最尊的正北方。與其并排的是身西的城隍廟。向南正沖縣城的中心點大十字口,以此為分界點,將全城分為四隅。其他文武機構、文教設施、寺觀廟宇等,則有選擇地分布在縣衙附近或四隅的重點部位。這便是濰縣古城在千百年封建時代基本定型的建筑格局,直到解放前變動不大。

          上一篇:中國古代的門、門墩、門環、門釘、斗拱、飛檐、屋頂

          下一篇:北京名聲顯赫的胡同東廠胡同

          更多關于 山東濰坊市的古街(巷、道)有哪些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