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视屏在线观看,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在线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激情一区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古建筑 > 古建筑動態 > 敦煌的發展歷史

          敦煌的發展歷史

          來源:  瀏覽 2243

          敦煌是佛教雕塑和彩繪精華藝術匯集的地方,這里保留著精美的佛教藝術,讓敦煌載入佛教歷史,樣子收藏網介紹敦煌藝術在中國歷朝歷代的發展歷史。

          漢朝敦煌

          西漢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兩次挫敗月氏,迫使月氏人西遷徙于兩河流域(錫爾河、阿姆河)。整個河西走廊為匈奴領地。強盛的匈奴以“控弦之士三十余萬”的威勢,對西漢王朝構成了嚴重威協,并且經常騷擾掠奪。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繼位后,采取武力防御和主動進攻兩者兼用的戰略,于建元二年(前138年),首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聯絡月氏、烏孫夾擊匈奴。元狩二年(前121年),漢王朝決定斷敵右臂,張我左掖,進發河西走廊。同年春,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統率萬騎從隴西出塞,進軍河西,大獲全勝。不僅生擒了渾邪王的兒子、柏國,還繳獲了匈奴的“祭天金人”,給河西的匈奴勢力以沉重的打擊。漢武帝把這一戰利品放置在甘泉宮”(陜西鳳翔)加以供養禮拜。莫高窟第323窟北壁繪有此段故事。這年夏天,霍去病親率騎兵涉過居延水,直沖祁連山,斬殺敵兵3萬余人,使河西的匈奴勢力受到毀滅性打擊,其間,匈奴統治集團發生內訌,渾邪王殺死休屠王,攜其部4萬余人投降漢朝。漢元鼎二年(前115年),張騫二次出使西域,順利地從烏孫凱旋而歸。從此,開通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張騫“鑿空”之行,是中西交通史上的創舉,為促進中外以及中原同西域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績。

          為了徹底斷絕匈奴與西羌的通路和聯系,捍衛邊關和絲綢之路的安全,漢武帝于元狩二年(前121年),在河西設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并采用設防、屯墾、移民等措施,不斷充實、加強建設河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將酒泉、武威二郡分別拆置敦煌、張掖兩郡。又從令居(今永登)經敦煌直至鹽澤(今羅布泊)修筑了長城和烽燧,并設置了陽關、玉門關,史稱“列四郡,據兩關”,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從此,中國的絲綢及先進技術源源不斷地傳播到中亞,西亞和歐洲。歐洲、地中海沿岸和西域的玉器、瑪瑙、奇禽異獸、農作物等長途轉運到中原。各國使臣、將士、商賈、僧侶往來不絕,都要經過絲路要道敦煌。敦煌成為中西交通的“咽喉鎖鑰”。當時的敦煌疆域遼闊,統管六縣。西至龍勒陽關,東到淵泉(今玉門市以西),北達伊吾(今哈密市),南連西羌(今青海柴達木)。敦煌建郡之后,為西漢王朝經營西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貳師將軍李廣利伐大宛國,獲汗血馬;趙破奴擊姑師國俘獲樓蘭王,都是以敦煌為糧草、兵馬供應基地而一舉獲勝的。

          東漢初年,匈奴又逐漸強盛,征服了曾是西漢管轄的大部分西域地區,絲綢之路被迫中斷。公元75年,東漢王朝出兵四路進擊北匈奴,涼州牧竇固率河西兵大敗匈奴,收復了伊吾等失地,重新打開通向西域的門戶。同時派遣名將班超兩度出使西域,殺死匈奴使節,聯絡西域諸國與東漢建立了友好關系,使斷絕65年的絲綢之路重新暢通。

          自西漢設郡到西晉末的數百年間,絲綢之路雖幾通幾絕,但敦煌日漸呈現出繁榮昌盛的景象,也逐步發展成為西北軍政中心和文化商業重地,成為“華戎所交大都會”。在此期間,敦煌文化發達,名士濟濟,人才輩出:有驍勇善戰的征邊名將張奐,有深明大義的朝臣蓋勛,有才學出眾的大文學家侯瑾,有勤奮好學、人稱“草圣”、“亞圣”的著名兄弟書法家張芝、張昶等。

          十六國時期的敦煌歷史

          歷史進入十六國時期,包括敦煌在內的涼州八郡都在張軌治下,中原的的大動亂到這里已是“天下方亂,避難之國,唯涼土耳”。許多文人學者避亂到此,他們在河西傳授儒學,使中原失傳的一些經籍學說得以保存下來,對后世影響極大。這一時期,河西的經濟文化在中原普遍殘的時候,卻有了穩定的發展和進步。

          敦煌在這一時期,涌入了大量的外來人口,帶來了經濟文化的進步,另一方面,在那個動亂的時代,社會的動蕩始終籠罩在人們心頭,現實的苦難,使得人們轉而乞求神明的保佑,佛教由此而大為流傳開來。

          十六國時期敦煌的歷史興衰交替。前期一個世紀敦煌局面安定,海內稱名邦。自西涼建元初年改都酒泉,敦煌進入衰落期。420年北涼滅西涼,次年沮渠蒙遜再度攻破敦煌后“屠其城”。422年李寶自伊吾帥眾二千人據敦煌,修繕城府,敦煌才從極度衰敗中復蘇。大約三年后,北魏在敦煌設軍鎮,河西走廊西端的軍政中心又從酒泉移到敦煌,敦煌再度進入發展期。這一興衰交替的反復,后期戰亂帶來的災難,也刺激了佛教的發展。

          莫高窟的創建年代,一般定為十六國前秦建元二年(366),一位名叫樂[亻尊]的行腳僧人,來到敦煌南面的鳴沙山,忽見三危山頂放射金光,宛如千佛降世,他認定這是一種神示,于是便在鳴沙山沿河的陡壁開鑿了第一個洞窟。開鑿第二個洞窟的是法良。從此進入了蓬勃的開鑿時期。

          莫高窟現存十六國時期所開窟七個,即第267、268、269、270、271、272和275窟。莫高窟的全部洞窟分布在南北長1600米左右的崖面上,絕大部份集中在南段900米的崖面,上下作三、四層。十六國時期的七個窟位于南段中心崖面中層。

          這批洞窟的頂部有幾種形式,禪窟都是平頂,第268窟頂部用泥塑疊澀平棋一排,是從木構建筑脫胎而來。第272窟窟頂是莫高窟現存第一個疊澀式藻井,第275窟窟頂為縱向人字坡形。

          十六國時期的塑像都是單身的,多以彌勒菩薩為主尊。公認是這時期標準的第275窟,在南北壁上部的闕形龕中塑了形像各異的交腳彌勒像。闕樓象征兜率天,是彌勒所住的西方凈土世界。彌勒交腳而坐是早期的形像,頭部比例明顯過大,要占到腰以上一半的樣子,也是早期造像的特點之一。第272窟西壁畫的菩薩是西域式的,上身裸露,用圓弧和圓圈形粗線條勾勒眼、臉、胸、腹的筆法,帶著強烈的外來色彩,立體感很強。是為凹凸畫法,最早從印度傳來。

          第275窟南壁龕下畫佛傳故事。北壁龕下自西向東畫毗楞梨王斫千釘、虔[門者]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燈、尸毗王割肉喂鷹等本生故事。本生故事是講佛前生施善的種種經歷。這類宣揚苦難,忍痛犧牲累世修煉的題材,在莫高窟壁畫中最早出現,充滿血腥恐怖,是時代苦難的折射。壁畫下部并列畫著三十來個供養人,個頭很小,身高不及菩薩的膝頭,遠沒有盛唐以后頂天立地壓倒一切式的規模氣勢。

          第268、272、275窟都有飛天,與中國傳統的遍身長羽毛的羽人不同,也與靠彩云承托的印度乾闥婆不同,飛天是靠飄帶翱翔藍天的,中國化了的飛天在以后成了敦煌藝術的代表。

           北魏時期的敦煌歷史

          從442年北涼余部撤出敦煌,到大統元年(535)正月西魏建國前,敦煌在北魏治下實有九十三年(442--534)。

          在這段時期里,魏滅北涼,徙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三萬戶于平城等,這些對內地佛教特別是對云崗乃至龍門石窟的開鑿起了促進作用的因素,顯然也影響到了莫高窟的發展。另外太武帝毀法事件也大有影響,拓拔燾是信奉道教的,太延六年(440)改元太平真君,446年在道士寇謙之策劃下大規模廢佛,一直到七年后太武帝被謀殺,才恢復佛法。因此北魏統治敦煌之初的一些年里,莫高窟不可能有大規模的興建。

          太和十八、九年(494--495),孝文帝遷都洛陽,西域胡僧到洛陽的多達三千,龍門石窟大規模興建,佛教進入了興盛時期。但此時的敦煌經濟發展尚低,莫高窟的發展受到當地人力財力的限制,北魏建窟不多,原因即在此。

          正光5年春北邊爆發六鎮起義,敦煌鎮改為州,取名“瓜州”,孝昌三年(527)崇信佛教的明元帝四世孫元榮出任瓜州刺史。元榮利用佛教穩固政權,莫高窟才有成批洞窟修建,這一次的建窟活動在他任上一直延續到西魏大統十年(544),共十七、八年,這是繼北涼時期之后的第二個興建高潮。

          北魏窟現存十五個,即第246、248、251、254、257、259、260、263、265、273、431、435、437、441、487窟。北魏窟的制形有所變化,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現了中心塔柱窟(塔廟),而且成為這個時期的基本窟形,五個廟也是如此。這是模仿印度支提的形制,加以民族化的窟建形式。和這個變化相適應的是北魏窟的基本結構為窟室前部作屋宇式的人字披間,模仿木構房屋棗出椽柱斗拱加彩繪,在前壁門道上方,還鑿有通光的方形明窗,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徵?呤液蟛恐醒氡A粢粋從地面到窟頂的中心塔柱,柱身四面鑿龕造像,柱身上部貼影塑。

          壁畫布局和以前十六國時期相似,大致是頂部畫裝飾圖案藻井、平棋和椽間自由圖案,四壁腰部即人們平視的最佳部位畫佛像和主題故事畫,其下畫小身供養人行列,四壁上端繞窟一周畫天宮伎樂,四壁下段畫金剛力士,其余壁畫密布千佛,組成一個莊嚴神圣的佛國世界。這時期的主題故事畫可分為佛傳故事、佛本生故事、因緣故事等。佛傳故事宣揚釋迦牟尼生平事跡,本生故事宣揚釋迦前生善行,因緣故事宣揚與佛有關的度化事跡。北魏壁畫仍以各種弧線圓圈勾勒出畫像的顏面、軀體、手足,立體感強,肉體明暗暈染,白鼻梁、白眼眶,習稱“小字臉”。

          北魏時期的塑像,佛的兩旁一般都有了脅侍菩薩,左右各一尊。古印度傳來的以衣褶線紋流暢著稱的犍陀羅藝術風格,在這時還很有影響。如第259窟北壁東龕坐佛,衣紋處理深淺適度,刀法靈活,疏密變化協調,紋路清晰優美。而有的魏塑,輕薄流暢已近“曹衣出水”風格。面塑有的渾厚含蓄,表情淡漠超脫,有的清矍瘦削,威嚴堅定,這除了受外來的影響,也有南朝士人崇尚秀骨清相的病態審美觀的影響,反映著當時仍尊崇南朝為華夏文化正統所在而刻意模仿的風尚。而此時的飛天,身著露體長裾,拖擺裹足,已不同于北涼時代壁畫中袒露上身和雙足保存著印度天神特徵的飛天形像,顯然是受到了褒衣博帶式的內地服裝的影響了。秀骨清相和褒衣博帶是北魏末彩塑的新內容,是在孝昌中東陽王出任瓜州刺史后,從中原帶入了中原文化,從而使敦煌石窟藝術更富有民族特點。

          西魏時期的敦煌歷史

          535年,宇文泰毒殺孝武帝,另立文帝,史稱西魏。自此敦煌在西魏政權轄下。

          掌握西魏、北周、隋、初唐政權的宇文氏、揚氏、李氏,同出武川軍鎮,都是屬于中下層軍官出身。他們仰仗武力掌握了國家最高權力后,這些并非世族舊門的人,并不因襲舊制,反而有許多的革新,在思想意識上也不頑固守舊,富有少數民族開朗曠達的氣質,一反南朝士人頹廢夸誕的習氣,自強不息,最終統一了北方。西魏北周是我們國家歷史上一個興旺發達時期的起點,其生氣勃勃的景象,明顯反映到敦煌藝術中,使得這一時期的壁畫圖案開始變得富麗多彩。

          西魏時期開七窟,第247、249、285、286、288、432、461窟。第285窟壁畫中新出現的五百強盜成佛,壁畫形像地反映了當時的戰爭、刑罰、兵甲、服飾等方面情況,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單檐歇山頂大殿,人字形的拱架,反映建筑特點,是西魏壁畫的代表作。西魏壁畫中的新題材,有第285窟的伏羲、女媧、雷公,第249窟的東王公、西王母,還有羽人,都是典型的神話傳說人物。第249窟窟頂北披下部所繪的狩獵場面,表現了西北少數民族的游牧生活。第432窟的影塑飛天是現存北朝影塑的精品,主尊南側的脅侍菩薩,塑造細膩,形容端麗,體型修長,突破了北魏以前人物粗短的格局,是西魏時期的代表作。佛、菩薩的右袒式袈裟換成了褒衣博帶式服裝。

          西魏時期,敦煌加強了和內地的聯系,中原的、南方的藝術風格和思想對敦煌產生了越來越明顯的影響,南北交融著,敦煌石窟藝術正發生著很大變化。

          北周時期的敦煌歷史

          宇文泰死后,他的第三子宇文覺廢魏自立,建北周,時557年。北周一代加速西魏的發展,尤其是北周武帝,全力推進統一事業,雖然最后他壯志未酬,但已經打開了全國統一的局面。

          北周時期對莫高窟的興建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是于義,他就是武周圣歷碑中和東陽王并列的建平公。這個時期莫高窟的發展情況壁西魏有過之而無不及。莫高窟現存北周時期開的窟共有十五個:第250、290、291、294、296、297、298、299、301、428、430、438、439、440、442等窟。北周洞窟最大的是第428窟,面積達178.38平方米。

          北周窟除了大之外,內容之豐富、描寫之細膩也是明顯的進步。這時由于譯經數量漸多,經變故事畫增加了,如微妙比丘尼變、福田經變、善事太子入海品、得眼林故事等,還有東王公、西王母等傳統題材故事。這些在四至六世紀流行的佛經故事,適應晉末以來動亂社會的現實,北周處在這一時期走向終結,社會走向治理的過渡中,爭亂尚在繼續,所以這一類的故事,成為有吸引力的歷史題材。

          畫塑中人物的衣著形像也繼續變化著,除南朝的褒衣博帶式外,窄袖小衫也出現了。壁畫人物開始著“帔帛”。北周洞窟中的塑像增加了佛弟子,出現了迦葉和阿難像。佛弟子塑像的出現,使北周窟中有了一輔五身塑像的新組合。

          隋朝時期的敦煌

          隋朝的建立,結束了西晉以來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隋文帝收復河西時,相繼平息了突厥、吐谷渾的侵擾,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與繁榮。同時改北周以來的鳴沙縣為敦煌縣。隋文帝平定了南方割據政權后,將大批南朝貴族連同其部族遠徙敦煌充邊,給敦煌帶來了南方的文化和習俗。這樣,南北漢文化在敦煌融為一體,使敦煌的地方文化更加富有明顯的特色。隋文帝崇信佛教,曾幾次下詔各州建造舍利塔。詔命遠至敦煌。

          在最高統治者的提倡下,隋代雖存在了短短的37年,但在莫高窟開窟竟有77個,且規模宏大,壁畫和彩塑技藝精湛,同時并存著南北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大業初年,隋煬帝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到張掖、敦煌一帶了解絲綢之路以及中西通商貿易情況。大業五年(公元609年),煬帝西巡,在張掖舉辦了西域27國貿易交易大會,盛況空前。

          唐朝時期的敦煌

          唐朝初期,在河西設肅、瓜、沙三州。河西全部歸唐所屬。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一舉鏟除東西大道上以西突厥為主的障礙,確保了絲路占道的暢通。唐代的敦煌同全國一樣,經濟文化高度繁榮,佛教非常興盛。莫高窟開窟數量多,達1000余窟,保存到現在的有232窟。壁畫和塑像都達到異常高的藝術水平,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玄奘到印度取經返回,經敦煌回到長安。

          唐朝興起的時候,我國西南部的吐番王朝日益強盛!鞍彩分畞y”以后,唐王朝由鼎盛開始走向衰落,從此一蹶不振。吐蕃乘虛進攻河西,攻陷了涼州、甘州、肅州等地。沙州將士百姓堅持了長達11年的抵抗,終因彈盡糧絕,以城降蕃。自此,吐蕃統治了全部河西,長達70多年。吐蕃也信佛教,莫高窟中唐洞窟中保存了大量吐蕃時期的壁畫藝術。藏經洞內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經卷。

          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敦煌百姓難以忍受吐蕃暗無天日的統治,奴隸般的生活,本地人張議潮乘吐蕃王朝發生內亂,聯絡當地各族群眾,聚眾起義,趕走吐蕃貴族,一舉光復沙州。經過10多年的斗爭,全部收復河西、河湟等地,并遣使奉表歸唐。唐王朝封張議潮為河西、河湟十一州節度使,建歸義軍,治沙州。

          后來,朝廷詔張議潮人朝為官,沙州張氏宗族內亂。其孫張承奉嗣節度使,叛唐自立“西漢金山國”,自稱“金山白衣天子”。此時,甘州回鶻也控制了河西走廊中部地區!敖鹕絿睘榇蛲|西交通,與回鵑交戰,結果一敗涂地。后回鶻攻打沙州,張承奉難以抵擋,只好投降。公元9l4年,金山國亡,張氏絕嗣,沙州長史曹議金取代節度使地位,統領瓜、沙二州。曹氏統治期間,籠絡瓜、沙望族,注意發展生產,重視經濟、軍事和文化建設,改善同周圍各民族的關系,東交回鶻,西聯于闐,與鄰邦各國和睦相處,保持了穩定和安寧,維持了130多年。

          遼、宋、西夏、元朝時期的敦煌

          11世紀初,西北地區的黨項族開始興起,逐步強大。公元1028年取勝甘肅回鶻,繼而攻陷瓜州、沙州,稱霸河西。于1038年建立了西夏王朝。當時,形成了宋、遼、西夏三足鼎立局面。在西夏統治敦煌的一百多年間,由于重視經濟發展,使敦煌保持著漢代以來“民物富庶,與中原不殊”的水平。西夏統治者崇信佛教,不排斥漢文化,在文化藝術方面也有很大的發展。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窟保存著大量豐富而獨特的西夏佛教藝術。舉世聞名的“敦煌遺書”即在西夏統治時期(公元1036年)封藏于莫高窟第17窟內。

          宋寧宗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元太祖鐵木真(成吉思汗)統一漠北各部族,成立了強大的部落聯盟。1227年,蒙古大軍滅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區歸元朝所有。此后,升敦煌為沙州路,隸屬甘肅行中書省。后升為沙州總管府。元朝遠征西方,必經敦煌。當時瓜、沙二州屯兵濟濟,營寨櫛比,屯墾農兵遍布黨河、疏勒河流域。敦煌一度呈現出經濟文化繁榮的景象,和西域的貿易更加頻繁。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就是這一時期途經敦煌漫游到中原各地。元朝統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開造得以延續,F存元代洞窟約10個。自元朝以后,千里河西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明朝的敦煌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為掃除元殘部,派宋國公馮勝率兵三路平定河西獲勝,修筑了嘉峪關、明長城,重修了肅州城。明王朝為了加強西北邊疆的防衛,設置了關西七衛。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在敦煌設沙州衛。后吐魯番攻破哈密,敦煌面臨威脅。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設置罕東左衛。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敦煌被吐魯番占領。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王朝下令閉鎖嘉峪關,將關西平民遷徙關內,廢棄了瓜、沙二州。

          此后二百年敦煌曠無建置,成為“風播樓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別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清朝以來的敦煌

          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漸次收復了嘉峪關外的廣大地區。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衛,并開始從甘肅各地移民2400戶到敦煌墾荒定居,同時又遷吐魯番、羅布泊大批兵民于沙州一帶。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萬余畝,引黨河水分10渠灌溉,農業得到很快的恢復和發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綠洲。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衛升敦煌縣,隸屬安西直屬州,直至辛亥革命。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敦煌一直是縣府所在地。 1987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立敦煌市。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上一篇:北京房山遼代的萬佛堂花塔

          下一篇:寧波古牌坊

          更多關于 敦煌的發展歷史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