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燒造的時間較短,前后只有二十年,所以汝瓷的傳世作品十分少見,在北宋南遷之后汝窯燒造工藝就失傳了,2001年4月,汝州市內一個名叫張公巷街的居民地下,發現了一批瓷片、窯具、經專家論證這極有可能就是北宋官窯遺址。張公巷北宋官窯遺址被發現,是李廷懷大師藝術成就的重要轉折點。在當地人的記憶中,為解開張公巷官窯的千古奇跡,李廷懷開始了不停地尋找。不管刮風下雨,哪里有建設工地,哪里就有李廷懷,每發現一片瓷片,他便如獲至寶地趕快裝進兜里,帶回家仔細研究。
李廷懷對汝瓷的癡迷給當地人的印象是,其為揭開張公巷官窯之謎,冬天他的手被凍得又紅又腫,寒風一吹,就裂開了一道道血口子,疼痛鉆心,盛夏之夜,別人都到外邊乘涼,而他卻冒著炎熱的酷暑,躲在小屋里研究整理、分析化驗他撿到的瓷片。
李廷懷是個很要強的人,他一旦認準的事,就一定要干,還一定要干好。為了自己的汝瓷夢,他謀劃著要自己建廠,但是卻沒有資金支持。不肯向命運低頭的李廷懷,去了工廠販煤賺錢,一干就是兩年多,2004年,他通過沒日沒夜的拉煤積攢下來的5萬元錢,實施了造窯計劃,很快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型窯廠。
在此之后,年過半百的李廷懷滿懷著對汝瓷研究的執著,靠著借錢貸款和原汝瓷廠的技術團隊創立了廷懷汝瓷研究所,走上了自己的陶瓷人生之路。凡事親力親為,不畏多次實驗嘗試理念做陶瓷,成為了汝州最早具有宋代柴窯燒制能力的瓷窯。他著手成熟的傳統實踐經驗,引進全國各大美院的創作技術人才,開啟了汝瓷界創新的先河。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2006年9月,李廷懷經過196次的試燒,終于成功燒制出張公巷北宋官瓷,使斷代800年的官瓷重見天日,填補了國內外的一項空白。
2004年至今,李廷懷先后成功研發出汝窯天青、張公巷北宋官窯卵青、月白、豆綠、玉青、雙色6大釉色。產品涉及汝瓷瓶、尊、爐、洗、碗、盤、獸、人物、茶具、文具等11大類,500多個品種,其中貔貅、珠寶古幣爐、富貴團壽盤、牡丹盤、望天吼、漢代貔貅、運財龜、中華龍尊、中國和諧瓶、松鶴延年、豫象、茶具等42大系列產品獲國家專利。
李廷懷,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汝瓷燒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李廷懷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不僅恢復了失傳近千年的宋代汝瓷傳統釉色配方,還創新出了一種新的釉色,玉青釉。為現代汝瓷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汝瓷燒制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廷懷
來源: 瀏覽 6867 次
更多關于 汝瓷燒制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廷懷 的信息
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