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罐也叫蟋蟀罐是古代文玩雜項,也是皇親貴族為豢養秋蟲所用,主要是冬季豢養蛐蛐,在冬天聽它們的叫聲,故名蛐蛐罐。蛐蛐罐分為南方工藝的蛐蛐罐和北方工藝的蛐蛐罐,其不同之處即在于南盆腔壁薄而北盆腔壁厚,乃為氣候所致。
南宋時,豢養蛐蛐即在江南盛行,蛐蛐罐有永樂官窯、趙子玉、淡園主人、靜軒主人、紅澄漿、白澄漿之別,自古名家制作的蟋蟀罐就身價不菲,其中趙子玉制作的蟋蟀罐在清末民初時就值百八十現大洋,也有琉璃廠老古玩商講:上世紀三十年代“六只子玉換一對道光官窯粉彩龍鳳碗”。目前存世最早的蟋蟀罐,應是現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賈氏珍玩醉茗癡人秘制”蟋蟀罐。
蛐蛐罐分類
1.按照用途分類
蛐蛐罐可以分成斗缸(小底大肚,斗蛐蛐時用)、盆(飼養罐)、配罐(蛐蛐配種時用)、叫罐(養蛐蛐冬天聽叫聲時用)。
2.按照材質分類
1.泥材質的蛐蛐罐
泥蛐蛐罐,清,高9.5cm ,徑10.5cm。清宮舊藏。
此蛐蛐罐為泥制,光素無款,表面潤滑,有包漿,造型簡潔質樸。
南宋時,豢養蛐蛐即在江南盛行。蛐蛐罐為豢養秋蟲所用,亦有南北之分,其不同之處即在于南盆腔壁薄而北盆腔壁厚,乃為氣候所致。此罐屬北器,制作精工,蓋腔相扣嚴絲合縫。據傳,蛐蛐罐有取御用金磚斧砍刀削,砥礪打磨成罐者,想是取其澄泥極細的緣故,其名曰“瓦中玉土精盆”。
澄泥蟋蟀罐,明宣德,高8.8cm,口徑12.3cm,足徑12.5cm。
罐口、底相若,直口,深弧腹,玉璧底。通體澄泥無釉。外壁分別繪有兩組人物圖,周圍襯以欄桿、樹木、花卉等紋飾。蓋面繪仙人指鹿,上配祥云。外底有楷體“大明宣德年制”六字豎行款。
2.瓷器的蛐蛐罐
3.陶制的蛐蛐罐
4.琺瑯彩的蛐蛐罐
5.玉器的蛐蛐罐
6.匏器蛐蛐罐
7.石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