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琺瑯是金屬胎琺瑯工藝之一,注重畫工、工藝精細。畫琺瑯起源于歐洲,官造畫琺瑯開始于康熙時期,結束于乾隆五十四年,因為工藝講究,材料昂貴,所以清代只有官方才有財力燒造畫琺瑯。
雍正款畫琺瑯壽字花卉紋鹵壺,清雍正,高13厘米,口徑3.1厘米,足徑4.1厘米。
畫琺瑯的工藝
清代官造畫琺瑯是在歐洲畫琺瑯工藝的影響創燒的,清代官造畫琺瑯紋飾和款識是一起完成的,先是工匠按照圖樣制作好紅銅胎琺瑯,然后經過畫師先在紅銅胎上涂白琺瑯,入窯燒結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琺瑯料及金繪畫圖案,再經焙燒而成。
乾隆款畫琺瑯菊花紋執壺,清乾隆,高9.1厘米,口徑6厘米,腹徑10-10.1厘米,足徑6厘米。
畫琺瑯裝飾色彩
畫琺瑯以精工細作而聞名,清代官窯的畫琺瑯現在拍賣價格居高不下,可見畫琺瑯工藝的精湛和用料的考究,畫琺瑯以裝飾色彩豐富而著稱,畫琺瑯之所以漂亮,跟多種多樣的顏色是分不開的,畫琺瑯色彩有明黃、杏黃、紅、粉、淺藍、寶藍、深藍、赭、淡綠、深綠、草綠等二三十種。
官造畫琺瑯如何鑒別
官造畫琺瑯集全國優秀的工匠燒制而成的畫琺瑯藝術品,器形都是按照宮廷指定畫樣完成的,所以器形規整,而且銅胎平整;
清代官造畫琺瑯做工精良,品質上乘,銅胎厚重;
清代官造畫琺瑯顏色豐富多彩,色彩明快;
清代官造畫琺瑯釉質精純,釉料細膩;
清代官造畫琺瑯都是當時知名宮廷畫師完成的,所以繪圖精致,暈染細膩;
康熙畫琺瑯器喜歡施黃色地,雍正朝畫琺瑯工藝黑色琺瑯彩運用成熟,清乾隆時期的畫琺瑯工藝在康熙、雍正兩朝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作品數量大增,為后世留下了許多精美畫琺瑯藝術品。
康熙款畫琺瑯牡丹花紋海棠式花籃,清康熙,通高13.5厘米,口徑16.5—17厘米。
乾隆款畫琺瑯牡丹紋海棠式花籃,清乾隆,通高13.6厘米,口徑14.9-18.7厘米,足徑8.7厘米。
通過康熙和乾隆兩件海棠式花籃畫琺瑯顏色比較就能分別出兩個時代畫琺瑯釉色和工藝特點,為鑒別畫琺瑯提供了很好的實物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