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是漢人統治的天下,結束了少數民族的統治,整個明代1368——1644年,先后有十七個皇帝在位執政,共經歷276年{南明除外}。其瓷器的制作可分為三個時期:
早期: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其中洪武,永樂和宣德為最高峰。
中期: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其中成化最著名。
晚期:嘉靖,隆慶,萬歷,泰昌,天啟,崇禎。其中嘉靖,萬歷量最大。
下面樣子收藏網從瓷器的胎骨、造型、釉色、裝飾、款識幾個方面介紹明代早期景德鎮官窯瓷器特點。
明代早期(洪武、永樂、宣德)官窯瓷器
一、官窯瓷器胎骨:
不同時期不同地點所燒造的瓷器的胎也是不同的。到了明代景德鎮的瓷器,由于選料和淘煉技術的提高,胎質比元代細致、潔白,在器物露胎處,因胎內含有雜質,經入窯燒制出現火石紅的現象,較元代的氧化鐵紅斑有所減少,胎體較清代厚重,尤其盤碗的胎比清代厚重,胎較以前透明,聲音也比以前清脆,大件器物胎比元代薄,并且還出現了薄如卵幕,瑩似玉石的脫胎瓷器。
就瓷器而論,胎為骨,釉為衣。細致觀察胎體和釉面也是斷代和鑒別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鑒定胎質時,可從器足的無釉處觀察,注意胎土淘煉的純凈與燒結的縝密程度。如著名的永宜細砂底器,露胎處均可見到金屬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點或火石紅色;另外明代胎體迎光透視,都顯肉紅色而清代及民國仿品則為青白色。如以潔白細潤著稱于世的成化胎體,迎光透視顯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瑩潤光澤。
對于明代各種不同的釉面觀察方法,除以眼目直觀外,必要時還可借助放大鏡。觀察時更要注意釉質的粗細,光澤的新舊,釉面的厚薄,以及氣泡的大小、疏密的程度等特征。對各時代釉面的典型表現,要牢記心中,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閃現不同程度的青白色,明早期釉面常有無色的自然開片及縮釉現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明代晚期黃釉釉面所閃現的血絲狀小紅點。另外釉面的新舊光澤也可說明真偽。對各時期施釉的厚薄,釉面的瑩潤與干澀,釉質的縝密和疏松及濃縮、積釉等狀態也需掌握,這也是鑒定真偽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常見永樂白釉器口,底邊角與釉薄處閃白和閃黃,釉厚處閃淺淡青色。永樂翠青積釉處的氣泡密、玻璃質強,明代藍釉釉面表現的灰黑色調,明代宣德釉面的棕眼現象等等。所以,造型、紋飾、款識、釉色、胎質等鑒定方法必須同時并用,方能收到殊途同歸,全面一致的效果。
二、瓷器造型:
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鑒別真偽的重要依據。這是因為各類器型多能確切表現本時代的生活習慣、審美標準、風俗面貌和技術成就。若能諳熟并善于識別其形狀和神態,就掌握了一種比較可靠的鑒定方法。
對于明代的一些典型器型,特別是名貴品種,更應爛熟于心,形成固有的正宗概念。越是名貴的品種,便越會有人去仿制。在鑒別中,有了準確的器型概念,無須多究,便可一眼識破那些低劣的贗品;有了準確的器型概念,對那些貌似真品的偽作,經細心體察和揣度后,就能看出神離之處,找出其細微差別;有了準確的器型概念,就能善于體會各時代的不同風格和神態,對那些維肖的仿品,便能獨具慧眼,看出其雖維肖但不維妙之處,從而窺出破綻。明初洪武時期的青花瓷色澤暗黑,這主要是元末明初戰爭頻繁,蘇料進口中斷,使用國產青料造成的。
永樂、宣德年間瓷器制做也如明代國力一樣處于一個上升階段,尤其青花瓷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史稱“永宣瓷”。它的主要特點是:由于鄭和下西洋,從中亞伊斯蘭國家帶回了“蘇麻離青”料。在適當的火侯下,能燒成像寶石一樣的鮮艷色澤,但由于含鐵量高,往往會在青花部分出現黑疵斑點。
在掌握各時代瓷器品種的特征及時代風貌的同時,應側重對器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瓏、華麗等不同風格進行研究,詳加分析對比,摸清其演變規律。久而久之,便可充分利用不同器型特征,熟練地鑒別真偽。明代永樂年間的器型古拙秀美,當時出現的一些精品,如白釉脫胎暗花盤碗,青花壓手杯之類,都是后仿品在造型等方面遠遠不可企及的;宣德時期造型種類明顯增多,并且制作精致,獨出心裁,有些是空前絕后之作,若不具備很高的技術水平,難以仿制成功。故永宣青花器,僅見清代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時的仿品及民國時的贗作,除此而外其他時期少見。至于成化時期,器型惟重纖巧,大器較少,其碗、把杯、天字罐類,都出色地代表了當時輕盈秀致的風格,并為仿品所望塵莫及。弘治、正德時期雖器型品種不多,但卻端莊秀逸。嘉靖、萬歷以后,器型漸趨復雜,又有許多創新之作,風格上厚重古拙與輕盈華麗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時期的作品未免粗糙。
對于造型,要從以下幾點去觀察:器口、腹、底、柄、耳、頸、流、系、足以至器里。若能經常測量器體部位,體重厚薄,熟記大小,對于鑒定工作更為有利。
三、官窯瓷器釉色:
我國的瓷器到了明代無論在單色釉和彩瓷上都比以前有了發展和創新。代釉質多肥厚滋潤,除宣德時期外,釉面都較平靜,很少有棕眼,器物的口沿足邊有輕微的垂釉痕跡,清花器的釉色多白中閃青,俗稱亮青釉。此時器物底足里面釉面常和其他部位釉色不一樣。單色釉方面:明代有了釉汁肥潤如脂的“甜白”、釉色渾厚艷麗的“鮮紅”、鮮艷透明的“寶石紅”、嫩黃瑩明如雞油的“黃釉”以及燒制非常成功的近似孔雀羽毛顏色的“孔雀綠”、“孔雀蘭”色釉。
除了宋代黑白花瓷,元代的清花、釉里紅器外,明代以前的中國瓷器基本上以素瓷為主,即以單純一色釉為主。到了明代這一時期青花瓷器無論從數量和質量上都有很大提高。明初期仍用元代的色澤濃艷、暈散的“蘇泥勃青”料。明代中期用了發色淡雅、柔和的“平等青”。明代晚期用了藍色閃紫、艷麗的“回青”料。青花瓷器在明代瓷器中占的比例比較大,除青花瓷器外,明代彩瓷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斗彩、五彩。金彩的使用也比以前多了。
四、明代官窯瓷器紋飾
瓷器上的紋飾,也和造型一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對于明初永宣青花器上的暈散下凹斑痕等特有現象,在后代的仿品中都不能準確再現。在斷代和鑒別真偽時,觀察、比較同時期與相近朝代其他工藝品的圖案畫意等特征也很重要。例如,明清兩代瓷器的畫面,就與同時代的織繡、竹、木、漆、牙、玉、銅、銀等工藝品裝飾,互有影響,一脈相通;又如成化時期瓷器的海上水八怪,纏枝蓮紋,也與前朝景泰掐絲琺瑯器上紋飾相同。如此等等,便可發現時代的特征,找出共同的規律,無論是官窯還是民窯器物,都應作大量細致的對比分析,便如永樂、宣德瓷器的纏枝蓮、海水龍、成化瓷的青花底足雙線特征,正德瓷的回文,嘉靖、萬歷瓷的道教畫與鏤雕工藝,康熙瓷的雙猗牡丹、回影梅,雍正瓷的過枝花和皮球花等等,在決疑辨偽中,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這時紋飾裝飾主要以繪畫為主,也有刻花、劃花、印花、鏤雕等方法。從繪畫風格上看,無論人物、花鳥、飛禽走獸都極為生動豪放、富于畫意,不拘一格,線條舒展流暢;加之釉色純樸渾厚豐富多彩就更增加了畫面的優美。明代早期多用一筆點畫的手法,以后用勾勒填彩。官窯瓷器的紋飾比較工整、細致,民窯的器物的紋飾筆法瀟灑、自由奔放、生動地表現了對現實美好生活的愿望。畫面題材很豐富,人物、花鳥、飛禽走獸無所不有,有些畫面取材于錦緞上的紋飾、或受小說木刻插圖影響、或取材于戲劇、民間故事傳說等。有些內容尤其是在官窯器物上,反映了當時封建統治者的思想意識,有些帶有封建迷信色彩。
明代所畫的人物比較挺拔,小孩兒頭比較肥大,不合比例,前額及后腦凸出,畫的龍嘴較長稱“豬嘴龍”,明代龍的眼一般都畫在一側,明代早期龍的鱗畫的比較精細,明代晚期有的龍鱗畫的草率鱗為幾條線交叉畫成菱形,龍爪畫的比清代簡單,但比青代及后仿品的龍爪畫的有力。此時八寶紋的排列多為輪、螺、傘、蓋、花、魚、罐、腸。后仿品有時忽略此點,我們在鑒定時應注意觀察。在明代的瓷器上以文字作為紋飾裝飾內容,也比以前增多,如梵文、阿拉伯文、壽字、福字等,這也是明代瓷器紋飾特點之一。
五、明代瓷器款識:
明代官窯年款的出現也是一個創始。明代以前沒見過帶官窯年款的瓷器,識別款的真假必須了解當時的時代風格、書法特點,這對鑒別瓷器的年代真假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明代年款的字體豪放、不拘一格。字體生動有氣魄,有“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的說法。
明代瓷器帶官窯年款很普遍,有楷書、篆書,以楷書較為常見?畹呐帕杏袡M款、豎款、單行款、雙行款,還有極少數環行款、十字款、四字款、六字款,款的外圈有雙圈線,也有不帶圈線的。明代款的圈線比清代粗,圈線的起止處連接的不準,有時出現錯開現象,兩圈線之間明代離得遠些,清代離得近些。
明代時款多為青花楷書款,明中、晚期的彩瓷的款,偶有用其他顏色的。如紅色、紫色的。另外也有刻款、印款的。青花款在放大鏡下看好像深入胎里,而清初仿明,尤其是清后期仿明的青花款用放大鏡仔細看,款多浮在釉中,色也較淺。
1、洪武時期(公元1368年-1399年)
關于洪武時期瓷器的看法,目前國內外都有爭議。從現在發現的情況看,有確鑿證據證明是洪武時期的瓷器還不多,帶洪武官窯年款的瓷器也沒有見到,盡管洪武時期的墓葬出土了一些瓷器,但這也只能做個參考。當然也不能否定墓葬里有本時代的器物,這就要具體分析每一件器物,在有的洪武時期墓葬里就出土了元代、宋代的器物。類似這種情況也屢見不鮮,所以對這段瓷器的研究還有待今后進一探討。
南京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的地方。南京故宮出土的白釉紅彩云龍紋盤、青花云龍紋盤、醬釉碗、外醬釉里霽青暗花凸云龍紋大碗、南京故宮出土的青花殘片及少量的釉里紅、外醬釉里霽青凸花、醬釉等瓷篇和南京周圍墓葬出土的一部分青白瓷器為我們研究洪武時期的瓷器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關于洪武建立御窯廠的問題現在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根據文獻記載應為“洪武二年”建立,如果是這時建立的,那么經過三十年應燒造出一定數量的官窯器物。但從現在發現的實物看數量不多,或許我們還不認識它,而把它放在元代或永樂、宣德時期了;另一種說法認為是洪武三十五年建立的。如果是這樣,那就很難有洪武官窯瓷器了,究竟如何開始還有待研究。
從現在所見的洪武瓷器看,這時期的器物是具有元代瓷器的遺風又有明初特點。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介紹:
一、胎骨:
瓷胎胎質堅硬胎色潔白。也有因溫度掌握不準,胎質成分不同,胎色有淡紅、淡黃、灰白色。因胎內含有雜質在露胎處多有氧化鐵的紅色出現。
二、造型:
這時器物的造型和元代、明初永樂有相似之處,如有的碗底足中間有乳狀突起,有的碗是疊燒中心一圈無釉;也有元代淺碗的造型,外腹中間有折角,也有的類似永樂時期如碗的形狀和永樂相仿,撇口、腹部豐滿,有的圈足微微收斂,平削底這和永樂時碗的造型很相近。
這時民窯器型多不規整,有的器物上有窯裂,有的圈足里跳刀痕跡比較明顯,也有的器足正中有尖狀螺旋形凸起,有的圈足里壁折角處理成弧形。因是手工操作,各個窯之間,每個窯的每個窯工制作手法都不完全一樣,但從現在所見的器型看,器底露胎處都可見旋削痕跡。
三、釉色:
洪武時釉質較肥厚,有的釉面帶有開片問。因施釉不均,在器物上可見縮釉現象,尤其是底圈足內的縮釉現象更普遍。
主要釉色:青花,其它還有釉里紅、紅彩、醬釉、藍釉、青白釉等。有的在同一器物上施兩種釉,如:外醬釉里藍釉暗花,外青花里青白釉暗花器物。
青花:青花色調較淡,因燒造條件不同也出現深淺不一的情況,有的深些,有的青白色發灰。
青白釉:比元代樞府器物的釉色白。但釉面不夠光潤,有時在釉上出現黑色小斑點,這是因為釉里含有雜質的緣故。
釉里紅:釉里紅器不多,顏色深淺不一,而且還有些暈散,有的紅色成粉紅色。
醬釉:醬褐色,釉面不亮。
藍釉:顏色深淺,施釉較薄,類似乾隆磚藍。
紅釉:白釉上畫紅彩,彩色鮮明。如白釉紅彩云龍紋盤。
四、紋飾:
裝飾方法:繪畫、刻畫,還有的采用了一面繪畫,一面模印凸花的藝術手法。
繪畫風格:民窯器物紋飾簡單,線條粗放、流暢、生動豪放。使用一筆點劃的方法繪畫的。官窯紋飾精致,如白釉紅彩云龍紋盤,龍畫的非常精細,畫面不象永樂、宣德那樣滿。
主要紋飾:云龍、人物、動物、花卉、水藻、花鳥、松竹梅、折枝梅、纏枝花。也有在碗心書寫“!、“壽”字的,在器物口常見有幾何紋裝飾。
所畫變形蓮瓣的中間紋飾有的像花朵,流云的云腳沒有元代長,纏枝蓮的葉子有的和元代一樣,成螺絲釘型,有的像掠過的飛鳥,有的器物上只有幾筆畫成各種圈型圖案。
五、款識:
沒有發現官窯年款的器物,只見器心里帶“!、“壽”字等!
洪武的鑒定重點是要正確辨別與元瓷的不同,并注意不要和典型永樂瓷相混淆: 1.元代除少數玉壺春瓶為釉底外,其他器物底部無釉。洪武則除玉壺春瓶、玉壺春執壺外,口徑在20厘米左右的扁菊紋大碗也為釉底,其他器物則底部無釉.
2.元代碗類底足斜削的習慣,洪武時期除民間青花粗碗仍沿用外,其他較細的器物已改為平削足。
3.元代梅瓶的口均為上狹下寬的梯形口,明代梅瓶口部已改變為直而稍翻唇,決無梯形感。
4.元代青花在紋絕少五爪,洪武官窯器幾乎全為五爪。
5.元代印花和青花二種裝飾工藝同置于一器的方法,洪武仍繼續使用。
6.元代蓮花葉子為標準的葫蘆形,洪武已變形的不成葫蘆形了。
7.元代牡丹葉子畫得肥厚規矩,洪武已變片稍微細瘦而隨便了。
8.元代的仰蓮瓣紋每瓣都分開繪畫,洪武朝除個別器物仍分開畫上,絕大多數蓮瓣之間借用邊線,不再分開,并出現了雙勾描繪邊線而不填色的白描畫法。
9.器物頸啊的蕉葉紋,元代每片蕉葉之中莖或單線色繪或雙勾填色,洪武則蕉葉中莖以雙線勾出后不埴青花或釉里紅以,形成中莖有空白地。
明洪武瓷器的特點
1.造型特征
洪武瓷的造型,多少具有元樞府窯古樸渾厚的遺風,尤其以民窯為甚。民窯撇口盤、碗類,中腰以下胎體漸厚重,有的和元瓷一樣,或折腰,或器心留有疊燒的墊餅痕跡。官窯器則銳意創新,迅速擺脫元瓷厚重粗笨的風格,孕育著以造型秀美飄逸著稱與世的永樂瓷器型,從而展現了明瓷的新風貌。
2.胎體特征
胎土因淘煉粗細之差,胎質表現不一。以官窯器物而論,瓷化程度較高,因而堅質細白,稍有厚重感。民窯器物則因火力不足,有類似漿胎的現象,胎體斷面呈土黃色,但大多數仍為略含雜質的淺灰白色。
3.釉面特征
釉面呈青白色,為元、明兩代瓷的共同點,只是青白程度各朝略有差異。
常見的洪武民窯瓷器,有的胎體淘煉不精,胎質呈白或灰白色,經厚潤的青白釉汁映襯,釉面顯示出較明代其他各朝更加深的青灰色或灰白色;而官窯器釉面雖也為青白色,卻較民窯器白潤肥厚,有的釉面伴有細碎無色的自然開片紋,玻璃化程度高,色澤清雅,柔和悅目。一般底足刷有白釉漿,薄處泛黃,厚處呈乳白或青色,光澤感不強。有器足與器身釉面色調不一的怪現象,究其原因,或者是器足受火向背不同,熔融時產生變異,或者是底足涂了不同的釉料所致。
4.圖案紋飾
明代早期紋飾,大多簡練流暢,豪放生動。洪武時期,官窯與民窯發展進程不一。官窯器的紋飾精細秀麗,或多或少流露出元代風格。而民窯器物則別有洞天,特別是描繪自然的寫實紋飾,更能體現制瓷工匠豐富的創造力,反映勞動人民濃郁的生活氣息。
洪武時所繪菊花呈扁橢圓形,折枝或纏枝蓮葉紋大都呈螺絲狀,而常見的元代纏枝蓮葉紋則為葫蘆形;同時元代葉形較大,為大花大葉,至洪武時則明顯縮小,昔日的碩葉紋飾不復再現。由此可以看出元、明兩代紋飾上的繼承和演變關系。
瓷器上那種一面青花繪畫,另一面模印凸花的兩面裝飾手法,是明代洪武窯對元代樞府窯模印凸花技術的承襲和演變。一些民窯器物的繪畫也和元代紋飾一樣,多用蓮瓣紋圖案。元代的蓮瓣內常書八寶之類,而洪武時多繪團花圖案。碗、盤類中,多見如意狀飄帶云、火云、纏枝蓮等紋飾。民窯器心,多草書“褔”“壽”字,也有繪蕉葉、纏枝蓮、松、竹、梅、蘭、水藻及人物、動物等的。主體紋飾常用云龍、梅、蘭、樹、花鳥、纏枝花等,而邊飾則多為二方連續簡單幾何紋。民窯青花器紋飾,繼承傳統的書法與繪畫,創造了明代早期的“一筆點畫”,用筆簡練、純熟,以描寫自然為主,樸實無華,大筆寫意,著意渲染。青花色調與元代一樣,比較穩定,很少有流散現象。但發色并不濃重,趨于清淡,能較好的襯托出紋飾畫意。
5.底足特征
底足中心乳釘狀突起,是元代器足遺風。這種器足的處理,在當時處于主流地位,成為明顯的時代特征。同時也興起各種型制的圈足,種類繁多。另外,民窯青花碗一類,則底面無釉,圈足高深,有的挖足過肩,殘留有削痕及同心圓跳刀痕。元明兩代瓷器的砂底,露胎處均可見星黑點狀或大片的火石紅斑。其形成原因有兩種:一為胎體本身含有鐵質,經窯火燒結轉為氧化鐵而呈現紅色;另一為工匠著意舊刷而成。經明代延續到清代中期,乾隆以后才完全消失。通常是火石紅斑越濃重,表明器物制作年代越早。
洪武、建文時期瓷器的認識
洪武時期
(1368-1398年)
一、對洪武時期瓷器的初步認識
明太祖朱元章在位三十一年。截止目前,尚未發現帶真正洪武官窯紀年款的瓷器實物。因此,在明代早期瓷器的研究中,洪武瓷器的真實面貌如何,仍是一椿正在探索的懸案。
由于這一時期的完整器物很少,過去有人曾經斷言:“洪武無瓷器”。但江西省玉山縣發現的“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造此”紀年款的民窯青白釉罐,提出了有力的反證。近幾年,隨著研究工作的進展,對元末和洪武瓷器的分期問題,國內外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南京市為朱元章建都之地,因而在那裹有可能較多地找到該時期的瓷器的遺存。近幾年,經南京地區同仁們的悉心發現和收集整理,積累了豐富的實物標本,為研究洪武瓷器的面貌提供了第一手珍貴資料,有幾位還作出了一些重要的推論,使陶瓷史這段空白的研究工作蓬勃開展起來。
1、明初瓷器的淵源——元末瓷器的概況
過去人們;\統地認為元代瓷器粗大、厚重、拙笨,現在看來,這種說法似失主偏頗。新中國成立后,在考古發掘和其他出土物中,陸續發現了許多細致精巧的器物,尤其是一些青花和釉里紅品種更使人耳目一新,引起國內外同仁的極度重視和關注。如河北省易縣出土的元代青花月影梅高足碗,北京市元大都遺址出土的青花松竹梅菱花口盤、青花鳳首壺,湖南省博物館所藏的青花蒙恬將軍玉壺春瓶,南京市博物館所藏元代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大梅瓶,河北市保定市出土的元代青花釉裹紅鏤雕開光蓋罐,以及江西省高安縣窖藏出土的一批元代青花和釉裹紅器等,這些實物足以證明,元瓷并非都是“粗大厚笨”;并告訴我們,不能用絕對的、一成不變的眼光和方法去認識實物,在瓷器鑒定中尤其是這樣。精致細膩的器物和粗糙低劣的器物往往在同一時代并存的,以偏概全的是不適合實際情況的。
至於元代青花和釉里紅何時燒制成功,現有兩種說法:一為元代中期,一為元代晚期。目前大多傾向前者,認為元代中期青花和釉里紅已經燒制得相當成功。實物證實,元代青花和釉里紅瓷器在開始制作時,燒制技術并不好,呈色不純正,多為灰色或黑色;而到了元末,由于經濟衰退,瓷器生產技術低下,粗制濫造的結果,已經燒制成功的青花和釉里紅,又再次出現這些灰暗的色調,如常見的大罐之類,往往把青花的藍色燒成了黑色或灰色,釉里紅也多燒成釉裹黑、釉裹灰或釉裹褐。
國內外學者對我國的陶瓷史的研究,已形成“元代熟”,尤其傾心於元末明初的瓷器分期問題。筆者認為,在探討洪武瓷器時,要以全面的、綜合的觀點,注意到本朝正處元、明交替之際,在分期斷代時,要同時兼顧元、明兩個時代的瓷器特征,上述尤其應當聯系元末瓷器的各個細部,承上啟下地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比較正確的結論。
2、關于明代早期的幾處墓葬
南京市郊區明洪武四年(1371年)汪興祖墓出土器物,其中的哥釉盤和青花云龍紋高足紋碗,根據其造型工藝與裹凸印細頭龍紋裝飾,固然均非洪武時期之物,而是元代或元代以前的先朝傳世隨葬品。
江蘇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沐英墓中出土的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大梅瓶,從其人物的形象及青花的畫意,色調上可看出,亦非洪武時期所制作。
山東省鄒縣魯荒王朱擅墓,出土有青白釉刻云龍瓶、罐等,該墓葬紀年雖為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但瓶、罐的造型、釉色及紋飾均與元代墓葬出土的元代瓶、罐類風格一致,也具有不可否認的元瓷特征。
上述三處洪武紀年的墓葬,是目前所僅見的,分別屬于洪武早期和晚期。南京市所出土的大量洪武民窯器物,其制作都帶有元代遺風,造型、胎釉、器足也與元瓷相近。至于要確認那些青花和釉里紅器屬于叫明代洪武時期,這需要作進一步的探討。如上述朱擅墓中,不但有元代影青釉瓷器、元版書籍、元代錢舜舉的繪畫(元代馮子振題跋),還有宋代古琴、宋徽宗趙構題詩金彩葵花蝴蝶圖絹書扇等,若要肯定墓中所出的瓷器為洪武瓷,證據還嫌不足。另如,過去於北京市清代康熙朝索氏墓中曾出土有明代永樂白釉梨壺、成化斗彩杯、嘉靖斗彩爐、萬歷五彩盆等?磥砻、清兩代的墓葬隨葬品根本不同漢、唐之制,并非都足當時專為非制而川的冥器,事實說明,我們不能認定洪武墓葬中沒有先朝遺物,只能推斷出它的下限不會晚於洪武時期,這樣理論較為客觀。但是,也應防止工程出現對墓葬出土物牽強附會的攀緣,除了少量特殊情況,用墓葬的確實紀年對出土物進行下限斷代的科學方法,仍是毋庸置疑的。
近年來,南京市中華門外郎宅山明永樂五年(1407年)宋晟墓中,出土了八、九十件青白釉瓷器,計有玉壺春瓶、雙環耳瓶、梨壺、墩式碗等,其造型頗具元代風格,胎體較元代樞府器略薄,砂底、圈足為外撇裹斜式,也有像元代那種圈足臍狀突起的圈渦形足,但青白釉面比樞府釉略白,釉中含有斑點和雜質,不夠光滑清澈,器物上多有樞府釉器一樣的模印凸花(纏枝菊及細方格形花芯),但凸花所呈現的效果又各又不同。元樞府釉印花器裹不透亮,此類印花器胎薄而透亮。這批瓷器雖然在某些方面不免帶有元瓷遺風,但從胎釉的精細、紋飾的柔美等方面觀察,風格欲和明故宮遺址出土的洪武紅彩云龍盤相近。據此,這些青白釉器應該是洪武時期的器物。
另外,江西省文物商店於1980年,在江西省玉山縣收集到一件出土的洪武款青白釉罐,現存省博物館。罐為直口,豐肩、圓腹;胎體厚而色灰白,質稍粗松;實足平底,足部露胎粘有沙土;口徑7厘米,高9厘米;口沿下肩部,壓印單層寬頭蓮瓣紋;器腹中間,順行接處用竹刀刻劃一周行楷“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的紀年款。器物造型豐滿莊重,具有元、明時期器物的渾圓特征,所刻文字為窯工隨手刻劃,運勁流暢。迄止目前,在江西地區民窯燒制的瓷器中,具有明確的洪武年款的器物,此罐當居其首,它是提示洪武瓷真貌,一批云霧的珍奇瑰寶。亦為鑒定洪武瓷的極為典型的標準器,按時間講,此罐已是洪武七年(1374年)所制,但仍具元代風格。由此對照南京市郎宅山宋晟墓出土的青白瓷釉器,互相印證,兩者已較為近似。如深入研究下去,順藤摸瓜,當不難理清洪武瓷器的眉目。
3、關于洪武時期的御窯廠和官窯瓷器
過去對洪武時期何時設立御窯廠,有兩種說法;一是洪武二年(1369年)開始於景德鎮設立;一為洪武三十五年(實為建文四年,即1402年)在景德鎮設立。照第二種說法,則推斷出洪武時期無官窯瓷器;現在一般認可第一種說法,那么,就應當有大量的洪武官窯器遺存。就明初大量出土物與傳世品而論,那些器物可歸入洪武官窯器呢?
(1)南京博物館曾於明故宮玉帶河遺址,發現一件白釉紅彩云龍殘盤,其胎質潔白細膩,釉質勻凈,制坯及紋飾精細,紅彩鮮亮,所繪龍紋形與元代龍和永樂紋之間;另外,還有青花云龍殘盤,外壁為青花云龍,裹壁模印凸花云龍紋,中心繪三朵如意紋;又有外醬釉裹霽青暗花凸云龍大碗,這些雖是殘瓷,又不具年款,數量和品種也不多,但從制作的精細和考究上來判斷,均非民窯之所能企及,似應劃歸洪武官窯器為妥。
(2) 美國勘薩斯城阿脫肯斯藝術博物館藏有一件外醬釉裹霽青高足碗,碗心暗刻三朵鳳帶如意云紋,里壁模印凸云龍紋。這件器物,與南京博物館 收藏的洪武外醬釉裹霽青暗云龍大碗及英國不列顛博物館所藏外醬釉裹霽青高足碗的器心,紋飾幾乎完全相同。同時,這件高足碗的模印龍紋,也與洪武官窯紅彩云龍盤的龍形大體相似,類此風格的還有一些紅釉器,把這些器物定為明代洪武時期的作品,筆者認為完全有考慮的必要,并且也值得探討。
(3)上海博物館所藏釉里紅云龍紋雙環耳瓶,與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所藏的一件,在造型和紋飾上完全相同,頸肩都貼塑雙獸套環耳,所繪焦葉、回紋、纏枝靈芝也很一致。若將兩件器物上所繪一樣的云龍主題紋飾相互對照,則可看出,而龍為左右對稱(上海器為左向,舊金山器為右向),可謂天生一雙。這種雙獸首套環耳的器型,以元末時常見,如當時的銅器及龍泉窯的瓷器上,都慣用這種裝飾工藝。其釉里紅龍紋與南京市明故宮的瓦當龍紋一致,體現出明初龍紋的那種猛厲颯然的氣魄,而與永樂、宣德龍紋造型比較,欲既類似又略有差異。綜上分析可以判斷,這兩件器物體現的時代風格,主流仍屬明初。所以這對釉里紅龍紋獸環耳瓶的年代,應定為明初洪武時期。
(4)1984年,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一件釉里紅三支橢圓形筆盒,胎體厚重,釉面灰白,釉里紅色澤不及永樂、宣德的鮮亮,口沿下繪以纏枝花,花朵秀麗,層次清楚,葉脈線條流暢,較元代葉紋略小,盒蓋頂面的松竹梅與山石較元代的渾圓,而與同品種的其他造型的傳世品風格完全相同。按其工藝之精細,應為洪武至永樂初期的官窯作品。
(5)江蘇省江寧縣境內,宣德五年(1430年)宋琥(永樂安成公主駙馬)墓,曾出十一件釉里紅松竹梅三友梅瓶(現由南京博物院收藏)。其器身既有別於元代器的細瘦修長,略豐下腹又與永樂、宣德器稍有出入;就其紋飾而言,松竹、焦葉與山石形象雖仍有元人筆意,受元末畫家柯九思畫風影響,但畫法欲見柔和。據上述這些元末明初的特點及墓主的身份,此件也應屬洪武官窯之作。
(6)故宮博物院所藏兩件青花云龍盤,其器型與南京市明故宮出土的洪武青花云龍盤殘器相似,為襄斜削式厚淺圈足,有釉無款廣底,胎質精細,體感厚重,口沿處胎薄,至器底漸漸加厚。釉質肥腴細潤,釉面瑩潤呈淡灰乳色。盤心也和洪武青花云龍盤一樣,繪有三朵品字形排列的如意云紋,且云形基本一致。另外,器壁也有模印凸云龍紋,口沿卷草邊飾,外壁繪有青花云龍紋。其龍形與元代不盡相同,與永樂、宣德龍紋亦略有出入。值得注意的是,其青花色調很淺淡,少有暈散,并且于淺淡的紋飾中有極其明顯的深色小星點
無規劃地散于其中,似繁星密布。這種小黑斑現象,與元代和永樂的塊狀斑痕有所不同。底足白釉,也具有永樂時常見的那種溫潤如玉的特征。初步分析,這兩件青花云龍盤應屬官窯器物,其制作年代至少應在永樂早期,或早于永樂的洪武時期。與此此類的還有菱花口云龍盤及穿花翼龍高足碗等。
(7)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青花云龍三足爐,造型圓渾,為元末明初器之典型(后世類似的,見有永樂、宣德白釉青花器)。其器腹部略扁,所繪青花云龍紋飾的風格,與景德鎮出土之青花云龍紋花口盤及“洪武二十二年造”(1389年)款的銅鏡龍紋一樣;足的獅首狀貌雄威,亦與山西省太原市文廟之“洪武辛末晉府造”(既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鐵獅形像不同,為同一代的標準型制。據此考驗,上述青花云龍三足爐亦當是洪武時期的作品。
(8)1974年,筆者曾于美國華盛頓弗利而博物館中,見一件青花纏枝花大碗其造型及胎體都具有明初的特點;釉面肥厚細潤,器足亦為裹斜削式淺厚圈足,與洪武官窯紅彩云龍盤的圈足處理一樣,刷有不勻的釉漿,并且閃現許多鐵銹雜質斑點。器心繪折枝牡丹花于反正一組的回紋環中,內壁繪不同花心的纏枝蓮紋,口沿內外為纏枝靈芝邊飾,外腹部繪纏枝大花牡丹,腹下部一周雙形大蓮瓣,圈足用回紋環繞。這件器物的青花色調淺淡,既與元代大器上的那種青花、釉里紅敗色不同,亦與至正型青花佳色相異;并且青花也有明顯的深色小星點散布于淺淡色澤之中,這一現象與上面所列故宮博物院藏的兩件青花云龍盤的特點一致;尤其是器外壁主題紋飾與明初常見的纏枝花朵,花葉類似,而器腹下部所繪大蓮瓣內的團花形紋飾,與南京市明故宮出土的洪武釉里紅大碗殘片上的圖案完全相同。由以上諸多特征來推斷,這件青花纏枝花大碗的制作時代,劃為洪武時期較為適宜。
本著上述器物的特征進行收集,其同類器物在國內外屢見不鮮,如:香港收藏家葛士翹先生所藏青花折枝花菱花口大盤,國內外文博單位收藏的大石榴撙、扁腹綬帶葫蘆瓶、玉壺春瓶、執壺及直口大碗與折沿、花口盞托等。又如,景德鎮御窯廠遺址近年山上的青花花口龍紋盤,龍首細艮,如意形尾,神態柔和,青花較元代色淡,釉面厚潤光亮,火石紅底;剖面呈梯形的圈足,里側足根深凹一圈窄細的溝槽。具有這類釉質潔白、細潤、晶瑩、紋飾柔中見剛特點的器物,最為多見的莫過于景德鎮御窯廠及北京,仃元、明古建筑遺址近年出土的許多殘片。其造型有玉壺春瓶、執壺、軍持、石榴撙、收口墩式碗、撇口墩式碗、撇口盤、花口大盤。菱花口盞托及人物雕塑等等。無論青花或釉里紅器,均胎體堅織,釉面肥腴光潤,紋飾繪畫用筆灑脫;花卉寫實感強,靜中有動如在風中搖拽這些器物的造型、紋飾雖承襲元代,但細柔溫潤的風貌已與元代固然不同;隨著時間推移,類同的完整器物于國內外發現日漸增多。筆者經過深入探討,對器物排隊列出,從而認定,這類既帶有元代遺風又貌似永樂,介于二者之間的器物,其制作年代當定為洪武時期。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洪武時期的景德鎮御窯廠是燒制了數量可觀的官窯器的。若作進一步的探討,上述這些精致的官窯器,大概又是洪武朝三十五年中哪一階段燒制成功的呢?近年,北京地區出土有與南京地區紅彩器風格一致的明初黃釉印花龍紋盤,色澤較深,黃釉色調近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每面都具年款的開封鐵塔上的琉璃磚瓦;佐以常見的洪武銅鏡,寶鈔與鈔板,朱元璋對西藏的首次圣旨行文及山西省大同市的九龍壁等,多署洪武二十五年款,朝鮮李氏王朝李成桂也是在洪武二十五年附明的,加以推斷,此時洪武王朝已根基穩固,其官窯制瓷業當也相應也有了較大的發展。
4、關于洪武時期的民窯瓷器
洪武時期的民窯多生產青花器,器型以墩式碗或折腰盤、碗為多,曾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大量出土于江西省,當時末予重視而多當作嘉靖、萬歷時的粗糙制品,任其流落到日本與南洋一帶。新中國成立后,南京博物館的同仁在南京市明故宮御帶河中清理出了數量可觀的實物標本,近年在北京地區與遼寧省金縣金州古城遺址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林市也有大量的發現。從這些出土物的共同屬性上,可看出洪武民窯青花與元代青花之間的淵源,兩者關系至為密切;其造型大都沿襲元末舊制,如碗的形狀與元樞府釉碗極其相似,胎體基本和元瓷一樣厚重,有火石紅痕顯露釉面肥厚呈青灰色,無釉砂底也多帶有元代盤、碗類中多見的臍狀乳突;其青花色調有濃淡之分。洪武早期的青花色澤并不濃重,而趣清淡;至中、后期,則逐漸向永樂、宣德時期那種濃重暈散的色調過度。如類似永樂壓手杯的民窯小碗類,器型較規整,淡描的青花線條粗放瀟灑,寥寥幾筆似繪寫意畫。又如內心草書“!弊值恼垩,外壁纏枝蓮紋簡潔而活潑,與通常所見的元青花龍紋高足碗的那種紋飾線條潦草疏簡、色調清淡的風格一樣。因此,在研究和鑒定洪武瓷器時,必須對照元代青花器,而洪武瓷器處于元、明過度階段,既有繼承也有開拓,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5、關于景德鎮五彩瓷的起源
景德鎮燒制五彩瓷究竟起始何時?一直是陶瓷界關注的問題之一。據明人谷應泰所著《博物要覺》記載,景德鎮的彩瓷始自明代宣德。但南京市明故宮遺址發現的官窯紅彩云龍盤。為研究明代彩瓷的發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事物資料,將釉上彩瓷開始燒造的時間上推到洪武一朝,較文獻記載提前了三十多年。其實,若探索景德鎮彩瓷的起源,當較洪武更早。日本講談社出版的《世界陶瓷全集》(明代部分)圖錄中,有一件元影青的玉壺春瓶,器身紅綠彩濃艷鮮亮,其紋飾也與元青花纏枝蓮相同;又有獅球紋的玉壺春一件。與此風格相類同的器物,還有青白釉五彩墩碗與高足碗的殘片。前者是遼寧省文物商店楊永盛先生于北京地區采集,后者是浙江杭州市文物商店楊金仙于杭州地區發現,二者均胎厚,釉面青白瑩亮,器心與高足完好。墩碗的底部尾乳突狀,高足碗柄為竹節中空,此均為元代器足的典型。其造型則與元代樞府窯撇口墩式碗式樣相同;其花卉紋飾的紅綠色彩十分濃艷,與一些寺廟中的元代壁畫著色調一致,因之有理由明確地定為元代器物。
元人蔣祈所著的《陶記》有關于元代“青花、五色花”的記載,但五彩花是否既為五彩,向乏考證。進入本世紀以來,文物界對元瓷的研究,僅限于青花、釉里紅、紅釉、藍釉、描金及樞府釉等,對“五色花、戲金”仍未涉獵,缺少了解。近年筆者曾見過兩件元代五色花的玉壺春和墩碗,制作精巧,堪稱為一代的奇特作品。其器是以樞府青白釉瓷為彩底,用彩釉堆花立粉的技藝堆出紋飾的輪廓;再在其形成的紋路內,分別填以紅、紫、藍、綠、孔雀綠等色彩;進而在廓內彩地上加嵌金片做成雜寶紋飾。施彩濃艷,沉著古雅,與金嵌紋飾渾然一體,金碧輝煌,繁縟華麗。其紋飾有云龍;ɑ、纏枝花、蓮瓣、八寶、梵文等圖案;器壁內外并有印刻的花紋、云龍、水紋等,工藝別具一格。它們明顯僅受西域“大食窯”銅質琺瑯器的影響(大食即古阿拉伯帝國,被蒙古族建立的元帝國所滅),雖為瓷質欲呈現類乎銅質琺瑯鑲嵌的效果。由此推測,這兩件珍寶應為景德鎮制瓷業引進西域技藝而燒造的新品種,或就是彼時被俘來中國的西亞工匠的佳作。
上述實物印證了文獻的記載,證實所謂的五彩花既是五彩,表明景德鎮早于元代既將五彩燒制成功,且其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近年景德鎮陶瓷工作者于當地不時發現青白釉紅綠彩折腰盤、碗底殘片,其內心一般飾折枝菊花,紅綠彩濃艷鮮亮,與前述兩件殘碗色彩接近;其底足外直內斜,內足底根有溝槽,為洪武器足的典型;所繪菊花也為此時習見的紋飾。據此,足以證實其為洪武時期的五彩瓷(同時格調色彩的完器,見日本講談社《世界陶瓷全集》明代部分中的五彩束蓮玉壺春瓶,它上承元代五彩,下為永樂、宣德時期五彩瓷的發展,創新奠定了基礎。
二、洪武時期瓷器的特點
1、造型特征
洪武瓷的造型,多少具有元樞府窯古樸渾厚的遺風,尤以民窯為甚。民窯撇口盤、碗類,中腰以下胎體漸厚重,有的和元瓷一樣,或折腰、或器心留有疊燒的墊餅痕跡。官窯器則銳意創新,迅速擺脫元瓷厚重粗笨的風格,孕育著以造型秀美飄逸著稱于世的永樂瓷雛型,從而展現了明瓷的新風貌。
2、胎體特征
胎土因淘煉粗細之差,胎質表現不一。以官窯器物而論,瓷化程度較高,因而堅致細白,稍有厚重感。民窯器物則因火力不足,有類似漿胎的現象,胎體斷面呈土黃色,但大多數仍為略含雜質的淺灰白色。
3、釉面特征
釉面呈青白色,為元、明兩代瓷的共同點,只是青白程度各朝略有差異。如果能把深淺不同的青白度標樣總結出來,利用色標來斷代,就無異于化學反應中測定PH值時所用的試紙和比色標板,既科學又簡便。
常見的洪武民窯瓷器,有的胎體淘煉不精,胎質呈白或灰白色,經厚潤的青白釉汁映視,釉面顯示出較明代其他各朝更加深的青灰色或灰白色,而官窯器釉面也為青白色,卻較民窯器白潤肥厚,有的釉面伴有細碎無色的自然開片紋,玻璃化程度高,色澤清雅,柔和悅目,一般底足刷有白釉漿,薄處泛黃,厚處呈乳白或青色,光澤感不強,有器足與器身釉面色調不一的怪異現象,究其原因,或者是器足受火向背不同,熔融時產生變異,或者是底足涂了不同的釉料所致。
4、圖案紋飾特征
明代早期紋飾,大多簡練流暢,豪放生動。洪武時,官窯與民窯發展進程不一。官窯器的紋飾精細秀麗,或多或少流露出元代風格。而民窯的器物則別有洞天,特別是描繪自然的寫實紋飾,更能體現制瓷工匠豐富的創造力,反映勞動人民豐富多彩的生活氣息。
分析洪武官窯的典型紋飾,可以洪武官窯紅彩龍紋盤為例。龍紋兼具元、明兩代龍紋特征,但其形象不如元龍兇猛;爪為五爪;流云的云腳粗短(元代較長),盤中心的三朵流云呈“品”字形排列,這種呈品字排列的如意狀云紋,沿用到正德年間都無大的差距,甚至嘉靖、萬歷時才有較大的變化。
洪武時所繪菊花呈扁橢圓型,折枝或纏枝蓮葉紋大都呈螺絲狀,而常見的元代纏枝蓮葉紋為葫蘆形,同時元代葉形較大,為大花大葉,至洪武時明顯縮小,昔日的碩葉紋飾不復再現。由此可見看出元、明兩代紋飾上的繼承和演變關系。
瓷器上的那種一面青花繪畫,另一面模印凸花的兩面裝飾法,是明代洪武窯對元代樞府窯模印
花技術的承襲和演變。這一裝飾工藝,成為洪武瓷器脫胎于元瓷的又一明證。
一些民窯器物的繪畫也和元代紋飾一樣,多用蓮瓣紋圖案,元代的蓮瓣內常畫八寶之類,而洪武時則多繪團花圖案,碗、盤類,多見如意狀飄帶云、火云、纏枝蓮等紋飾。
民窯器心,多草書“!、“壽”字,也有繪焦葉、纏枝蓮、松、竹、梅、蘭、水藻及人物、動物等。主題紋飾常用云龍、梅、蘭、樹、花草、纏枝花等,而邊飾則多為二方連續簡單幾何紋。
民窯青花器紋飾,繼承傳統的書法與繪畫,制造了明代早期的“一筆點劃”,用筆簡練、純熟,以描寫自然為主,樣式無華,大筆寫意,著意渲染,青花色調與元代一樣,比較穩定,很少有流散現象。但發色并不濃重,過于清淡,能較好地烘托出紋飾畫意。
5、底足特征
洪武瓷器底足中心乳釘狀突起,是元代器足的遺風。這種器足處理,在當時處于主流地位,成為明顯的時代標志。同時也興起各種型的圈足,種類繁多,常見的有圓渦形厚足、高足。另外,青花碗一類,則底面無釉,圈足深高,有的足過肩,殘留有削痕及同心圓跳刀痕。前面談到的列為洪武官窯的那件外醬釉霽藍暗花凸云大碗的殘底,為淺圈足,與宣德斜削淺圈足微有區別,元、明兩代瓷器的砂底,露胎處可見星黑點狀或人片的火石紅斑。其形成原因有兩種;一為胎本身含有鐵質,經窯火燒結轉為氧化鐵而早現紅色;另一為工匠著意律刷而成。這種自然與人為而成的火石紅斑,至元代始多見,經明代延續到清代中葉,乾隆以后才完全消失。通常是火石紅斑越濃重,表明器物做的年代越早;但景德鎮制陶業幾經鉆研,近年已初步掌握了使砂底露胎處呈現火石紅斑的技術。
洪武正處于元、明交替之際,是一個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瓷器,截止目前已有相當數量的傳世品與地下發掘物可供研究。以上論述,僅為筆者管窺主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景德鎮御窯廠遺址中元末、明初遺物的不斷被發現,這一歷史懸案必將得到進一步澄清。
建文時期
(1399-1402年)
建文朝為時很短暫,加之當初政權不穩,以及南北連年對峙,瓷器生產甚受影響,官窯燒造也為恢復舊觀。截止目前,既未發現真正的署有建文年款的傳世之物,但未見到建文紀年的墓葬出土物。所以,這個時期的瓷器燒造面貌,仍是一段歷史空白。
關于明初陶瓷燒造,本來就是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只有四年歷史的建文朝就更容易忽略了。南京市發現一批明代早期瓷器,對于那些標本資料是否遺應作更細膩的分類研究,把建文時期的瓷器從洪武或永樂中劃分出來?這個問題是值得考慮的。
至于帶有建文款的器物,雖有所見,但都靠不住,1981年在英國倫敦拍賣的仇炎之所藏瓷器中,就有一件署建文年款,類似仿越窯的雕山水人物的五峰筆架,其釉色泛黃綠色,棱角處顯露胎骨,款識為;“吳氏均茂志明建文四年三月日橫峰”。但這件器物,從圖片上觀察,款識字體甚為可疑,很可能是贗品。據吳仁敬著《中國陶瓷史》記載,近年經江西省博物館調查,從橫峰窯遺址中所得實物為仿龍泉窯的青褐釉瓷,見有觚、爐洗及碗、盤等器,其釉面渾濁,呈色灰青,與上述筆架的胎體和釉色特征均不相符。
1938年前后,文物市場仿越窯的風氣很盛,如仿越窯瓷羊、五孔憑、瓷盒等,其盒底足外撇,底面刻寫“太平戊寅”年款(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即978年)為了遮耳人目。這些新仿器往往被做成出土狀。除此而外,當時所仿明代青花器上,也隨意書寫稀有罕見的年號款識,其中包括建文年款。這些偽作,大多以高價兜售給外國商人。然物以稀為貴,有些收藏家為了爭奇斗勝,也不惜重金搜羅這些贗品。
2、永樂時期 。ü1403年-1425年)
明代經過洪武、建文一段時期,政治局勢逐漸穩定,經濟也有所恢復和發展。這時的瓷器制造業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地位。元代以前各代均以單色釉為主(除元代有些青花、釉里紅外)。而到明朝永樂時,雖然還未出現以后的五彩、斗彩,然而在品種、色彩方面已呈現繁縟的趨向,為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它一方面繼承了元代的文化遺產,在器皿的造型、釉色,尤其是青花色彩方面更為顯著。另一方面,永樂時期開創了明一代總的造型風格。
一、胎骨:
永樂胎骨淘煉精細,此時胎體有瓷胎和漿胎、脫胎。瓷胎又有薄胎和厚胎。琢器一般胎體較厚,底足無釉,露胎處非常細膩光潤,有玉質感。圓器中的中、小盤碗的胎體較薄、較輕(但壓手杯例外)。永樂時瓷胎雖然不如康熙堅硬,但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
漿胎瓷器的胎體較輕,胎較松軟,不如瓷胎色白,此種器物的釉面多有開片紋呈黃色。聲音也不如瓷胎清脆!
永樂開始燒造脫胎器物,胎體極薄,體極輕,俗稱“卵幕”,清朝人形容此種器物是“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炙銷”。這種器物是在做成的胚胎上,先在器物的里面上釉,釉干后再刮削沒上釉那面的胎體,一直削到不能再削薄為止,最后再在這面上上釉燒制而成。此種器皿造型精美,多為純白釉代暗花之盤、碗;以后有仿制品,但暗花紋飾仿品不如永樂。
二、造型:
永樂時期政治、經濟穩定,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增多,鄭和在永樂和宣德時期七次下西洋,帶著中國的特產如:絲織、瓷器、茶葉等出口,進行對外貿易,使我國的文化藝術影響到這些地區,同時也把外國的一些文化藝術品等帶到我國。因此,永樂時期很多瓷器的造型、紋飾受中亞地區的影響,如:花澆、僧帽壺、無檔尊、執壺、大盤、折沿盤等(包括宣德時期)。有的上面還有伊斯蘭文,這些器物與中亞人的生活習慣有關。古代波斯國瓷器與我國元、明瓷器頗相似,不僅瓷器、銅器、金銀器等也有相似之處,這些都可以看出我國當時的對外文化交流情況。
明永樂、宣德時期,景德鎮官窯青花瓷器的燒造,進入了一個全盛時代,這一時代被譽為中國青花瓷器制作的“黃金時代”。
在今天的古陶瓷研究、尤其是鑒賞領域,人們最重視、最受歡迎的作品就是明早期永樂、宣德的景德鎮官窯作品,有人甚至把永樂、宣德的青花名品同西方一些杰出的古典美術作品相提并論。有的作品一度創造過中國古美術品售價的最高紀錄。永樂、宣德官窯青花瓷器的卓著名聲,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以其胎質、釉層的精細肥厚、青花色澤的濃艷、紋飾多樣、線條優美和造型豐富等多方面特征構成的。因而被世人譽為中國青花瓷器燒造的“黃金時代”。
而這個“黃金時代”的出現并不是偶然的。永樂初年,剛剛上臺不久的新皇帝就派遣以太監為首的叔陶官,前往景德鎮御器廠監督燒造陶瓷,以補充朝廷需要。因而永樂年間的官瓷燒造更是精益求精,從青花瓷器看,永樂青花與洪武青花相比,更趨成熟,作品從洪武朝的素樸雄渾不斷地朝精美典雅風格演變。從外觀上看,元代和洪武似乎用的是兩種青料。再看永樂青花,它的青花色調、繪畫風格,與元青花有異曲同工之妙。究其原因:元青花與永樂青花都是采用同樣的進口的“蘇麻離青”繪制而成的。
永樂、宣德青花之亮麗,早地明代就已令文人雅士傾倒,如明人王世禎《觚不觚錄》中記載:“畫當重宋而三十年忽重元人……,價驟增十倍;官器當重哥汝而十五年來忽重宣德,以至永樂、成化,價亦驟增十倍!庇罉非嗷ㄖ烙纱丝梢娨话。宣德時期的官窯青花瓷,由于大多數書有四字或六字朝代官印,因而面貌比永樂朝作品更為清晰,歷代文人對之述之尤詳,凡提到明代青花瓷器,世人多推宣德為第一,但由于永樂、宣德青花瓷器具有許多相同的特征,因而這兩朝的作品地歷史上曾有一段相當長時期難以區分,舊時國內古玩行業有“永宣不分家”之說。在當今世界各地的許多博物館、美術館和私人收藏家手中,藏有大批宣德青花瓷器,其數量遠遠超過永樂青花瓷,其中收藏量最豐富的是臺灣故宮博物院,有兩千多件作品。
此外如上海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收藏也十分豐富。另外,除國內一些大小博物館有收藏外,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和香港、臺灣等地的公私博物館、美術館、私人藏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藏。私人收藏中可能就以香港葛氏天民樓的收藏最為豐富。
永樂瓷器的造型總的來講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改變了宋元以來的風格,器型變化多端,造型清秀,圓器圈足較矮淺,比元代圈足放大,顯得平穩,盤碗圈足向里收斂(明初期比明中期收斂的少)。圈足底邊猶如刀削非常整齊,俯視器心內凹外凸,腹部豐滿。琢器的腹部因加工比較細,接口痕跡不太明顯,比元代及明代中后期琢器腹部接口痕跡小。
明永樂時期瓷器主要器型:有圓器如:盤、碗、洗、盆等。有琢器如瓶、罐等!
1、圓器:壓手杯、雞心碗、撇口碗、收口碗、葵瓣式碗、菱花式碗、草帽式碗、墩式碗、臥足碗、高足碗、小碗、薄胎小碗、收口盤、撇口盤、菱花式盤! 菏直菏怯罉窌r期非常成功的制品!安┪镆[”中記載:“壓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畫雙獅滾球,球內篆‘大明永樂年制’六字或四字,細若米粒,此為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又其次頁。杯外青翠,式樣精妙”。釉微青白,極潤,此器胎體后中,胎由口到底逐漸加厚,放于手中,大小正合握于手中,故此得名“壓手杯”,加之以優美的花紋,十分引人入勝。
。、琢器:帶系小罐、花澆、無檔尊、軸頭罐、梅瓶、執壺、扁平大壺、扁腹綬帶葫蘆瓶、魚簍尊、燭臺、藏草壺、玉壺春瓶、折沿盆、漏斗、履式水盂、系高罐等。
。ǎ保⿴敌」蓿河卸、三系、四系的,尺寸無大的,這也是明代獨一無二的器型。其器細沙平底,底部施釉,系很小,罐有蓋,蓋上面多凸起,折角圓滑。
。ǎ玻┟菲浚河写、中、小三種。肩部豐滿,腹的下部比較寬,胎輕,用手去拿時其重量比看上去輕。還有一種梅瓶,肩部有青花楷書“內府”二字。
。ǎ常┗玻菏芡鈦碛绊,外國常以此凈手進食,永樂有,宣德也有。永樂的把用青花畫龍,把的形狀也是龍。宣德的把是寬帶式。永樂的頸部長,宣德的頸部短,永樂的腹部圓,宣德的腹部扁,永樂的無款,宣德的器物有款。
。ǎ矗o檔尊:中間是空的,外有伊斯蘭文。
。ǎ担┹S頭罐:永樂開始有。
。ǎ叮┍馄酱髩兀河址Q“臥壺”,上面凸起,沙底無釉,兩側有雙系活環。
。ǎ罚┍飧咕R帶葫蘆瓶:又稱“寶月瓶”、“抱月瓶”。永樂的葫蘆型口長,底足小,紋飾纖細,宣德的葫蘆型口短圓,底足也較大,紋飾沒有永樂的纖細。
。ǎ福~簍尊:胎較薄,無圈足,底部不平中間凸,可轉動。
。ǎ梗T臺:是八面形,上面中間又插柱。
永樂的器足有以下幾種:圈足里直外收 圈足齊平 淺圈足內墻外撇 圈足齊平,外微有突出
總之,在造型方面既要把握優美而豐滿、平穩又大方的感覺外,還要知道:各種器皿獨有的特點。特別是永樂時期圓器外撇口的器口邊沿鋒利,器物較輕,與之前后都有明顯的區別,主要是永樂胎薄,這點在鑒別時要留心比較。
三、釉色
永樂時的釉色除繼承元青花外,還是以單色釉為多。如:紅釉、白釉、藍釉、翠青釉、冬青、影青,還有加金彩的。如:青花金彩、紅釉加金彩。
永樂時的釉面,釉水肥厚,光瑩細潤,無桔皮紋。琢器表里釉面多均勻一致。
。、青花:永樂時器物的紋飾多由青花構成,仔細觀察永樂時的青花器與之前后都有區別,這時的青花器物的釉面仍有元代青花器的青花色調,但和元代的釉色比,元代釉面白些,有的釉面潔白瑩光細膩,也有底足內釉呈漿白色,有的地方微微發黃,釉有薄厚不勻的現象。
這時青花用料有國產料和進口的“蘇泥勃青”料,國產料成色幽雅,藍色有深淺不同,青化料中有的閃藍,有的閃灰,有涂染痕跡;進口的“蘇泥勃青”料色則濃艷。色彩比之前后都較鮮艷發嫩,選料較精。在繪畫中根據圖案內容需要紋飾線條有粗有細,有深有淺,在線條的紋路中常有鈷鐵的結晶斑點,呈星狀點滴暈散,結晶斑點有深有淺,深色的有黑褐色的鐵銹斑有金屬的錫光色,甚至深入胎骨,用手摸上去有凹凸不平的感覺,為后仿者所不及。
青花金彩:金彩在唐宋時陶瓷器上就已經使用,元代藍釉金彩器也有出土。永樂有青花金彩荷蓮碗,器心畫荷蓮,內外壁畫纏枝苜;ㄌ罱鸩,金彩大部脫落,金彩色發紅。
。、一色釉:
(1)紅釉:
紅釉瓷器在元代已經燒成,但遠遠比不上永樂時的鮮紅,永樂時由于原料及燒造技術的改進,改變了過去的黑紅色調,紅釉器物極為成功。一般稱這時的紅釉為“鮮紅”釉,多數紅釉都均勻透亮,但也有的釉中有小黑點,釉色深淺不同,薄胎紅釉器物如:盤、碗等釉面常通體有開片紋,器底白釉閃黃,開片明顯。厚胎紅釉器口邊和足邊有一圈淡青白色寬線,比宣德紅釉的“燈草口”寬,釉色很艷麗。
永樂紅釉器主要有:盤、碗、把碗、壺。
有的紅釉器上有刻印的花紋,偶爾可見紅釉金彩器。
(2)白釉:
永樂白釉一般人稱之為“甜白”、“奶白”或“填白”,此為永樂獨有制品。甜白釉的汁水肥厚如脂,光瑩如玉,細膩可愛,在陽光下照看胎釉呈肉紅色。薄胎及脫胎器上施薄釉,薄釉平整,器物轉角處微露胎骨,厚胎的琢器多施厚釉。厚釉釉面往往不平,器物上如帶暗花不易看出,后來的仿品與此不同,花紋比較明顯。
永樂白釉釉色微微閃粉紅,而在口底邊角釉薄處閃現黃白色釉,釉厚處閃現淺淡的豆青色,琢器表里釉均勻一致。
永樂白釉器物主要有:盤、高足碗、雞心碗、墩式碗、葵口碗、玉壺春瓶、梅瓶、扁方瓶、系扁罐、僧帽壺、背壺、執壺、裂壺等。
(3)藍釉:
見藍釉瓷盤殘件,其胎薄體輕,釉光潤肥厚。從造型、規格處理方法都與永樂相同。從現有實物看,元代、宣德、成化都有藍釉,唯獨中間永樂還是個空白,永樂是應該有的,這藍釉瓷片為研究永樂時釉色品種提供了良好條件。
(4)翠青釉:
翠青釉是永樂時創燒得很成功的釉色,翠青釉色較薄,釉泡亮大,釉色淺翠,細而勻凈,顏色近于粉青。如系蓋。
(5)影青釉:
影青又稱“隱青”,此種釉色是仿宋、元影青釉色,釉內有小氣泡,胎體比宋、元時期堅細透明,再施以清澈透明的影青釉色,更顯得器物玲瓏透體。傳世品很少,僅是影青釉撇口碗,造型和永樂高足碗上的碗相同。
。ǎ叮┒嘤裕憾嘤杂蟹慢埲缘男Ч,釉色青中閃綠,釉質肥厚,內有小氣泡,釉面光亮,傳世器有:罐、高足碗、碗有刻畫作為裝飾。
四、裝飾:永樂時花紋的裝飾方法有:繪畫、刻花、劃花、印花、錐拱花、雕塑、活環等。
永樂青花器逐漸改變了元代繁縟的布局。青花構圖層次較元代少,但比明中后期花紋層次多些,青花器圖案緊湊,有些器物里外都畫花,有的在器心也繪花紋。如大碗外面多畫菊花瓣紋,里面畫花卉,也有大碗外面畫折枝花卉的。有些青花器物用了多層連續的花邊紋飾,在山石、花卉等圖案邊緣處留一圈空白,不填滿色,在明中期以后逐漸不用這種方法了。這時的纏枝蓮花大而葉小,與元代不同! ≈饕y飾:云龍、團龍、龍首、雙龍、五龍、云肩、朵云、云鳳、龍鳳、獅球、鴛鴦、喜鵲、山雀、園景、竹石芭蕉、朵梅、碧桃、團花、佛花、蓮瓣、折枝花、折枝石榴、折枝牡丹、折枝枇杷、折枝花鳥、纏枝蓮、纏枝菊、纏枝牡丹、纏枝寶相花、纏枝靈芝、纏枝苜;、纏枝蓮八寶、三果、松竹梅、荔枝、海棠、石榴、枇杷、柿、桃、回文、海水紋、弦紋、半錢紋、方勝、忍冬紋等,這時的紋飾受元代畫風的影響。
五、款識:
現在見到帶有官窯年款的景德鎮器物最早是永樂時期。傳世品器物中帶款的很少。
有寫款、印款、刻款,都是四字篆書“永樂年制”,沒見有六字款,字體結構嚴謹,起落筆是尖狀,字體折角處呈圓角,看上去字體比較柔和。
寫款是用青花寫在壓手杯的器里中心處,款的四周有團花的,有獅球的,有畫鴛鴦的,青花原料有暈散,比較模糊,款識不太清楚。
印款有在白釉盤,把碗、小碗等器物上。
刻款有在高足碗、白釉碗、脫胎小碗上?炭、印刻的字體因施釉厚,不易看清,要仔細觀察。
還見在永樂白釉梅瓶的肩部寫楷書“內府”二字的青花款的。
六、永樂仿古:
這時期有的品種是繼承紅釉、藍釉、影青,也有發展,有的是創新燒制。從永樂開始仿古,如冬青釉是摹仿宋龍泉,影青、翠青是摹仿宋代影青。仿品因燒制地點不同,制作工藝不同,胎體不同,所以仍是明代景德鎮窯的特點,永樂時一方面摹仿本國的古代產品,同時也摹仿國外的裝飾藝術,如有的器物有中亞地區的造型藝術風格,明代從永樂時就已經出現了仿古的萌芽。
由于工藝技術的改變和政治上的改朝換代并不是同步的,因此永樂和洪武晚期,以及部分宣德瓷器的區分比較困難,但從一般掌握的現象看,大致可列出下述幾點:
1、此時的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獨樹一幟,占有特殊地位,成為明清兩代的典型。某些特殊器形可視為始于或盛行于永樂朝,如瓢形扁壺、抱月壺、大天球瓶、單面扁壺、雙系(或三系、四系)蓋罐、花澆、壓手杯、尖底蓮子碗等。
2、盤、碗之類撇口器的口沿極薄,手撫之較尖而無圓渾感。不見棱角。這種器口特點,是我們斷定年代初區分真偽的主要依據之一。琢器胎體接痕微露,不及元代與明初時期明顯.
3、胎土淘煉精細,胎體輕重適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細膩而著稱,撫摸有極細膩如糯米粉的感覺。
4、永樂器的釉面肥厚、瑩潤、平凈,無桔皮紋。白釉器的口邊與底角釉薄處多閃白色或黃色,釉汁厚聚處閃淺淡的霞?青色,琢器表、里的釉面,多均勻一致。器底的白釉,一般勻凈,少有厚薄不均現象。薄處泛黃,厚處呈漿白色,或稍閃青色。有些器底白釉開有細片紋。白瓷器底部聚釉處,呈水綠色特別明顯。細瓷底足平削,底釉有的呈波浪紋。
5、常見器足有以下幾種:高深外撇式圈足、內墻外撇式圈足、里直外收式圈足、齊平式圈足、外底邊角微有突出的齊平式圈足。圈足露胎處多泛火石紅斑。盤、碗類的內壁與底面先解除印弦紋一周;器心多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狀。梅瓶多平底,微有修胎痕,呈直角式小斜坡狀甜白器盤、碗的底部胎體稍厚,并不完全透亮,凡器底部全透者,非永樂甜白半脫胎器,應屬后仿品。
6、青花器釉面肥厚,瑩潤平凈,無桔皮紋.釉色多數發青,用進口“蘇泥勃青料”,燒造時有自然的暈散現象,形成濃重凝聚的結晶斑點,呈凸凹不平狀,有不同深淺的筆觸感。
7、此時官窯與民窯常用的裝飾,有海水、卷草、纏枝蓮、竹石芭蕉、折枝枇杷、蓮瓣、洋蓮、暗龍等。青花紋飾線條纖細、清晰;所用金彩成色足赤,紅彩色鮮。多見纏枝四季花和折枝瓜果為主的裝飾紋飾圖案。
8、玉壺春瓶唇口內外沿,往往有稍厚的釉層,而呈淡青色的流淌斑塊。
9、永樂款式只有“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字體自然,凡特別規矩而呆板者要注意其時代。
10、永樂瓷的氣泡一般均有大小不同,以30倍顯微鏡觀察,凡氣泡一律大小者,要特別注意其時代。
一、永樂時期瓷器的概況
明成祖朱棣在位二十二年,當時政局穩定,經濟發展,大大推動了制瓷工藝的進步,使其在繼承元瓷工藝的基礎上,又不斷有所創新。在我國的陶瓷工藝史上,此時的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獨樹一幟,占有特殊的地位,成為明、清兩代的典型,并廣泛影響于后世。
明初,隨著手工業和城市經濟的迅速發達,對外貿易也日益繁榮。至永樂三年(1405年)始,三寶太監鄭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足跡速涉地中海、東非一帶,既向外推銷了精美的瓷器,又帶回制瓷所需”蘇尼勃青”色料(波斯語音為”拉古瓦德”------LAJIWARD,釋為如青金藍色料,產于古波斯雷伊城,今伊朗德黑蘭城以南約40公里處),為景德鎮燒制獨具特色的青花器皿提供了物質基礎。由于頻繁的中外文化和貿易交流,這一時期的瓷器在造型和紋飾上,也受到西亞地區文化的影響。如永樂青花水注、無擋樽、花澆、臥壺及天球瓶等,就與古代波斯陶器的造型、紋飾有很多相似之處.這種通商的影響不獨瓷器為然,在銅器、金銀器上也有表現。這一時期出現的部分異國造型和紋飾,反映了我國陶瓷史上中外交流的盛況。
二、造型特征
永樂瓷器的造型,以優美俊秀、厚薄適度.儀熊萬方為其突出的特點,型制都很新穎,與宋代迥然不同,比元代和明初洪武有較大的發展和改造。
此時瓷器品種繁多,僅從釉面特征來看,一改宋、元時的釉色單一而富于色彩。如有些相同的器型欲具有不同的釉色,有些不同的器型欲具有同一的釉色,等等.
過去,因永樂和宣德青花器的器型、釉面、紋飾都很接近,人們往往不加區分,統稱之為“宣青”,故有“永宣不分”的說法,隨著對永樂、宣德瓷器的風格深入研究,現在已經基本摸清其各自面貌特征,完全可以把兩者區分開來。
一般說來,永樂時大件器皿較少,圈足矮淺,盤、碗底心略微內凸外凹,大盤砂底細密,足狀外直內坡,偶見火石紅斑,同樣的器型,永樂的胎體比宣德的要輕薄,修胎工整;琢器腹部的胎體銜接痕跡不明顯。較為突出的,是那些受外來影響的器型,如無檔樽、執壺、花澆、僧帽壺、魚簍樽、八方爐臺、折沿盆、大盤等,有的上面還寫有阿拉伯紋、波斯紋或藏紋(包括宣德時期).這些器物是明初專為西亞人燒制的外銷瓷,大盤與西亞人的飲食起居習俗有關,花澆、執壺等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舉行禮拜活動的用器,除此而外,這些器型也受到了元蒙文化的影響。
造型選例:
梅瓶:永樂梅瓶胎輕,造型古樸,肩部豐滿圓潤,腹下較元代的開闊、穩重、紋飾精細,有白釉、青花、釉里紅等品種。器型可分為大中小三類;較大的梅瓶,上部胎薄,下部漸厚,托于手上其重量要比視感要輕.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多仿中型器,其中雍正幾可亂真。
“樞府”白釉梅瓶:蓋上飾有青花折枝花果,肩部有青花楷書”內府”二字,當屬宮內用瓷.此類梅瓶極為罕見,早年僅于北京地區出土兩件,約在1930年左右流散到了國外,現有日本安托博物館收藏。
杏圓扁瓶:為明代中期常見器,永樂時罕見。器為撇口、溜肩、扁腹、圈足.腹部突起如杏核,又如雞心,故又稱“雞心扁瓶”.同時并有此一型制的執壺,另有頸部粗放,平底,碩腹,扁方口流,高聳曲形把柄的白釉同類執壺,,氣勢雄偉,同于明代早期官窯的錫器造制.
洗口鋪首銜環耳瓶-----洗口長頸,飾鋪首銜環耳,腹部修長,高圈足呈三層階形,見有白釉與釉里紅器,釉面均白潤肥厚。釉里紅器于口沿下署永樂元年(1403年)與四年(1406年)記事款,器身分繪焦葉、蓮瓣、錦紋與龍紋,其紋飾形象與灰褐的釉里紅色調仍留有明顯的前朝遺風。器高約70厘米,實為明初罕見的大器,類似器型見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代漳州窯器.上刻”云麓”二字光素。
橢圓扁瓶----見有白釉器,通身呈橢圓形,撇口溜肩,高的32厘米,釉面瑩潤光潔肥厚,白中略泛青或灰色。
玉壺春瓶----由詩句“玉壺先春”得名。撇口,其頸細長,垂腹圈足略高,足際平齊.其光素與暗花白釉器釉面肥潤光滑.紋飾隱約不清;青花器見有花鳥與云龍等圖案,紋飾線條精細,畫意生動。
扁腹綬帶葫蘆瓶----又稱“抱月瓶”或“寶月瓶”洪武時御窯廠開始燒制,見有青花器.永樂與宣德時有青花與白釉品種,但兩朝器型略有不同,永樂器葫蘆形器細長,底足較小,腹部所繪青花(又稱“佛花”)、龍紋精細清晰;宣德的同樣器型,葫蘆形器口較短粗(但亦有例外)底足也大,紋飾粗重有力,.見有清代康熙、雍正仿品。
蒜頭口綬帶扁壺----蒜頭形口,高足外撇,造型秀逸.腹部飾以錦紋,僅見青花品種。宣德同類器紋飾略粗放.清代康熙、雍正多有仿制.
背壺----永樂、宣德時均有此器型,見有青花與白釉器,其造型大體相同,但永樂紋飾精細.清代康熙、雍正仿品多不規整,胎體非薄既厚,不能適中,并且其胎坯呈兩片扣合豎向相接.
漏斗----造型奇巧,為醫療用品?跒榫瞻昊ㄐ瓮馄,邊飾菊瓣紋,沿下繪錢紋,器腹鼓凸,下環單條菊瓣,上半部如雞心碗式,接漏管處小圈足.器里繪纏枝花、雙線、蓮瓣紋,中心呈梅花狀的六個蓖形漏孔,可作過濾之用.青花紋飾繪制清晰,色澤濃艷,漏管施以哥釉,上寬下窄,口沿邊為青花弦紋.此器極為罕見,永樂、宣德兩朝都有制作(宣德器為白釉漏管,邊部有款),以永樂時為精,由此也可以衡量出永樂時期的制瓷及醫療水平。管身哥釉的釉質肥厚光潤,開有大片紋,呈乳白色,亦及少見的永樂哥釉實物.明初哥釉的燒造,已見諸洪武時的白釉瓷磚、瓦;而永樂時這一精巧器物的制作成功,更足以證明明初哥釉器的特點。這對于研究宋代哥窯史者.無疑也是有用的資料。
執壺----有青花與白釉品種。其青花器,柄高,流長,壺身如玉壺春瓶,俏麗俊秀;頸部較元代的短而粗,但又較后世的細而長。明初尚白(僅永樂的白釉器型,據實物統計約有六十余種),永樂時的白釉壺較青花壺的造型更為多樣,除與青花器同一造型外,還有杏圓扁壺、粗頸碩腹執壺;同此造型的亦見于明初的錫器類。
茶壺----器分大小,壺身與永樂有ju扁罐相同,只是增加了把柄和口流.有的柄呈竹節式.
藏草壺----器型始創于永樂時,有青花、白釉品種。造型秀麗,胎體輕薄,紋飾纖細.其用途或為伊斯蘭教穆斯林禮拜洗手器或為西藏佛教用品。乾隆時多作此器,壺流呈獸面噴水狀,用作佛前供具.
梨壺----因造型類似梨形而得名。元代開始燒造,其后歷明、清兩代,經久不衰.元代器古拙渾厚,見有影青,青白釉,青花,醬釉,藍釉,紅釉諸品種,以刻牡丹或凸印龍紋為飾,釉薄者清晰,釉肥厚者僅能辯其大致輪廓。永樂器較之元代,胎薄體輕,器型明顯秀巧,口流細長優美。品種紛繁而新穎,除甜白釉、紅釉、紅釉填白與釉里紅外,尚有釉上彩器、黃地綠彩與綠地紅彩等。紅釉與釉里紅色澤鮮亮,彩色淡雅明快,紋飾細長流暢。宣德器胎有厚薄之分,器身漸行變異而較前略肥,除此尚有瓜棱形的新作,品種有青花、青花地白花、紅釉及藍釉白花等;紋飾以云龍、海水龍、龍鳳.開光雙龍、鳳穿花及雙獅戲球等圖案最為常見;有的署款,有的無款識.成化器造型見有兩種:一類為傳統的梨形,線條起伏流暢,如永樂、宣德器;一類為新創的帶紐的平頂蓋式,其品種見有九龍鳳穿花與獅戲球紋的青花器.弘治時的官窯作品尚未寓目,僅見民窯折枝花卉青花器,器型亦很秀麗.正德時,器型與成化器中的平頂蓋式相似,唯器身加高,腹部略豐,圓珠寶頂亦相應增大,紋飾以青花穿花為主.嘉靖器較前變化更為顯著,器身分大小兩種:小者器身粗矮,蓋平扁;大者身高而修長,蓋呈半圓形高凸,除青花、白釉器外,尚有黃釉托紅的黃上紅品種,尤為新穎。白釉器于民國時期有的被人用來后加五彩或紅彩,所繪紋飾有團龍、云龍等。轉入清代,康熙時亦有摹擬只作,器身較明代的高而肥碩;把柄的變化更為顯著,曲折的線條欠流暢,品種有所增加,除傳統的青花、醬釉外,有新添了烏金釉、灑藍釉、五彩、粉彩及一色釉加金飾與開光施釉彩等;其官、民窯成器除內銷外,還有大量的外銷于西方國家。梨壺造型歷來大同小異,隨著各朝審美觀的變化而演變,其明顯變化見諸于流、柄、蓋、足等處.
僧帽壺----直頸,圓腹,圈足,板帶狀把柄,圓頂鈕蓋合于長條口流之上.器型受外來影響,因器口邊沿如同僧帽,故名“僧帽壺”.元代已有燒造,比較敦厚,永樂時的風格俊秀,,所見品種有青花、紅釉與白釉器.
扁平大壺----有稱臥壺.器身呈圓形,一面鼓腹中央拱起,一面平砂底無釉,中心下凹如臍,肩兩側凸起花朵或以雙系活環裝飾,短頸口流,其紋飾類似壓手杯上所繪纖細纏枝花紋和錦紋.其造型用途待考.
花澆----系摹擬西亞器型之作,筆者曾于葡萄牙里斯本占本江博物館見到一見白玉龍柄花澆,其成器時間相當于我國元代.與之相同的器型,我國在永樂時才開始燒制,其后僅延續到宣德。永樂器僅有青花品種,宣德時又增添了白釉器.兩朝花澆之不同點為:頸部,永樂長,宣德短;腹部,永樂圓,宣德扁;把柄,永樂為龍形,宣德為寬帶式;紋飾,永樂頸部長繪有海水紋,腹部繪有像壓手杯的那種細梗葉纏枝蓮紋,宣德頸部則常繪有兩種不同的雙形蓮瓣紋,腹部多繪纏枝花;紋飾風格,永樂纖細,宣德粗放;款識,永樂無款,宣德常寫款于腹部上端,此外,永樂器有蓋,蓋有外套口與內插口兩種式樣。
水注----又名“花澆”或“執壺”,僅受外來影響而出現的器物,與西亞地區的銀,銅 陶器造型一致,穆斯林常以此凈手或澆花.器為直口長頸,豐腹,圈足;頸側呈方形口流,另一側寬帶把柄將頸腹相連,器應有蓋,水注始燒于永樂,宣德時承制,永樂器體薄而俊秀,無款,宣德器體粗厚重,署有款識,有青花與白釉品種,青花器多繪纏枝蓮紋.
無檔樽----也是受外來影響的造型,永樂始有,至宣德時仍在燒造,,有白釉與青花品種,胎薄體輕,上下直通,呈桶狀。器身上寫有阿拉伯紋.宣德器的造型與永樂大致相同,但青花紋飾略粗放.清代康熙仿品非厚即薄.雍正仿品雖器接近永樂、宣德,釉面亦有桔皮紋,但胎體較薄,青花色調仍具本朝時期特征.乾隆時仿品器型縮小,,顯得短粗,有的還于無檔樽內插放掐絲琺瑯或黃緞裹著的銅胎花形筒芯,用作插花供器.
魚簍樽----因襲西亞銅器造型,胎體輕薄,器型秀美,底面為弧形圈底,置于平面可以轉動,并有一圈露胎,以利燒制,見有白釉與青花品種,其青花器腹壁繪纏枝蓮、菊,紋飾纖細.故宮博物院有真品,也有康熙仿品。仿品胎質細密、厚重,釉面為淡淡的青白色,青色紋飾也具有康熙時的淡雅色調。
帶系蓋罐----造型渾圓,扁肚,無釉平砂廣底.其蓋頂部凸起,折角處線條柔和.器身光素或帶暗花裝飾。溜肩飾二或三、四系,數日不等;系極小,孔徑僅容細繩穿過。此種蓋罐的器型,為永樂時期所僅有;明代其他時期罐上多無系,至萬歷時再現.
帶系高罐----廣平底,肩部有三或四系,多見白釉器.永樂時期無論大中小罐,其肩部多有小系,這一獨特的裝飾,為其造型增添了俊秀,也使釉色和紋飾更顯得俏麗。這種帶小圓系的罐類,永樂以后就很罕見了。
扁罐----與帶系蓋罐器型相似,但無小系.其蓋,或為天蓋地式,或以子扣套合,亦多有散失,所見有白釉和冬青釉兩種品種。白釉器的器身光素或以單線刻暗花紋飾;冬青釉器,有的肩部飾以圓系為花心的露胎大石紅梅花。
荷葉蓋罐----直口溜肩,平底無釉露胎,器身光素;白釉瑩潤;所覆荷葉形蓋,頂面平扁,邊沿起伏翻卷卷度大,并暗刻葉筋脈絡。清代同類器蓋面高凸,邊沿翻卷度小,器身笨拙肥碩。
軸頭罐----永樂始有,折角處線條渾圓,上部較小,下部較大,造型纖巧,胎體輕薄.僅見青花品種,青花色澤艷麗.清代康熙、雍正時仿品最多,然胎體厚重,罐的上下部分或大小相同,或下身過高,線條生硬,器底有明顯的旋紋.
八方爐臺----器呈八方形,見有白釉和青花器.爐臺上的蠟爐形插柱易于遺失,故現存多為乾隆時后配.永樂器無款;宣德器有六字橫款,寫于露盤的折邊處.
三管器----平口深腹呈缽狀,頸部環以三道凸弦紋,中腰鏤空錢紋為飾,其下均分三彎管,分別承接三個小盂,鼎立為足.盂為鼓腹淺圈足.上部缽體鏤空錢紋為篦,篦孔下有膽壁貫通于三管至盂.全器釉質肥腴瑩潤,除上部缽體為光素外,均以暗花裝飾。這種別致新穎的珍品,近年于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其奇特的造型為明初傳世品所鮮見;它究竟是永樂時期的醫療衛生器械,還是外銷西亞地區伊斯蘭清真寺的供器,是花插或香薰,尚待考證。
爵----為仿銅器型,永樂器較元代爵形高大,僅見專為祭祀所燒的白釉器,釉面白瑩晶瑩,光素凸有弦紋.這種器型延續至明代萬歷時期一度中斷,后又恢復并貫穿于清代始末。
虎眼雙耳三足爐----虎眼雙耳,扁圓腹,三乳足,造型渾厚,僅有白釉器,釉質溫潤。故宮博物院編輯的<陶瓷選輯>圖錄一,有一件造型類此的紅釉雙耳三足香爐,過去被誤定為永樂時器物,現在幾經審度,判定此件為清代康熙時的仿品。
三足鼎爐----為仿銅鼎器型,雙耳朝天,三足鼎立.故宮博物院藏有這一時期的青花海水波濤大爐,器型渾重莊重,通身濃重艷麗的青花海水,波濤澎湃,氣勢磅礴。此外,近年景德鎮御窯廠遺址也出土有與此風格一致的白釉與釉cong紅大器,器口折沿,束腰,圓腹下斂,下承三足粗壯高大如象腿,雙耳朝天。器型雄偉,釉質肥厚,纏枝蓮紋飾自然流暢,為明初器的典型,其造型風格、氣魄完全同于青海省瞿曇寺藏“大明永樂年施”款的紅銅鎏金大爐.
四方倭角三足爐----迄止目前,僅發現一件,現收藏于故宮博物院。器口平齊,折沿束腰,器身與腹呈長方形,腹部倭角呈八棱錘狀,雙耳對稱朝天。此件歷來被定為元代青花,但其釉面較元代器潔白,所繪松竹梅山景與永樂青花園林景致圖案的大盤風格一致,據其釉面、紋飾畫風及青花色澤的特征,筆者認為此件宜定為明代永樂器.
溫器----景德鎮御窯廠遺址近年出土的稀世珍寶。器型渾厚,直壁較矮,平底廣闊;兩側附對稱小ju,可穿活環;覆寶珠頂蓋.器身滿施白釉,肥腴溫潤,露胎砂底.據文獻記載,明初尚白,初傳世品外,近年于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了大量造型新穎奇特的白釉瓷,它與文獻記載相吻合,從而為研究永樂、宣德的甜白釉瓷增添了新的內容。
折沿盆----永樂始有,僅見紋飾纖細的青花器,分大小兩種,均為平底.清代雍正、乾隆時的仿品造型頗像,但也有的寫本朝款識.
壓手杯----其制作工藝可謂超前軼后.坦口,折腰,滑底砂足.順口沿而下,胎骨漸厚.如將其握于手中則切合于手心,執于手中則恰合于虎口,均有疑重之感,故的“壓手杯”之美名,外壁所繪青花纏枝蓮,紋飾纖細.青白色的釉面,光澤瑩潤。其“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寫于器里中心,以獅球、鴛鴦及花瓣等圖案環繞。永樂青花壓手杯為明代瓷器中的佳作,被后世視為無尚珍品,古歷代一直乏仿制品。此品種最早的贗品見于明代萬歷時期,其后是崇禎及清初的康熙,到清末光緒年間仍有仿制.這些贗品的共同點是:器型放大(真品口徑、足徑、 器高的尺寸依次為9.1×3.95×5.1厘米),紋飾粗獷,胎體過于厚重,明末清初有的已成大碗,甚至有的索性改制成盤,與原物相去甚遠.近年來,景德鎮所仿之器,從造型規格到青花色調與紋飾,反而十分接近于真品的效果,唯底足處理的還不夠自然,微露規整的旋痕,足底邊緣也無真品那種微凸一線之特征,但如掉以輕心,欲極易受其蒙蔽.現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幾件壓手杯與近代景德鎮的仿制品,就造型尺寸及重量等諸方面作如下比較:
墩大碗----直口、深壁、垂腹、豐底、圈足廣闊平齊,故稱作“墩式”.器有大中小之分,口面大者約40厘米,小者約15厘米。品種見有青花、白釉暗花與紅彩器等。其青花、白釉器以纏枝蓮和折枝花葉或鳳紋裝飾,紅彩器繪云鳳紋圖案.另有厚胎器,僅見白釉暗花品種。
收口碗----敘口,器壁較直,腹部下垂,平削足,底心微下塌,細砂足底無釉,顯火石紅斑,多見白釉器,釉質肥厚光潤。胎體輕薄,透光時泛肉紅色。器壁刻暗花,上邊沿飾以纏枝蓮紋,下邊沿飾以卷草紋.
撇口碗----器身與高足碗相同,只是未加高足。品種有白釉刻花、影青釉刻花、冬青釉刻花及青花器,后者僅見竹石芭蕉及苜;y圖案.
葵瓣口穩----有大小之分,半脫胎,均為白釉.器口為六瓣葵花式,腹略有弧度,淺圈足,里壁暗印花紋,有纏枝蓮、八寶、雙龍、五龍、團龍、龍鳳紋等,內心刻、印篆書款.清代康熙、雍正常有仿品,其仿品的特點為:
(2) 釉質稀薄,釉面不夠平滑。
(3) 紋飾及款字過于清晰。篆書款字體較真品稍大,結構松散,折角處生硬,起落筆處不尖銳。
雞心碗----碗底如雞心,腹深足小,器型有大中小之分,常見大小兩種,有白釉劃、刻、印和青花描繪等工藝裝飾。青花器的外壁多飾條形蓮瓣紋,其與宣德雞心碗的區分在于胎體,永樂的胎體輕,宣德的胎體重;底足,永樂底足矮,宣德底足高;蓮瓣紋.永樂呈單體細長狀,青花色濃,宣德多早雙層寬短狀,青花紋飾有的色澤不艷,,但也偶見繪單體蓮瓣紋寫宣德年款的雞心碗,為宣德初期的作品。
臥足碗----器分大小,底心拱起,外口沿處,寫有“感謝主賜!敝惏⒗淖,青花紋飾纖細.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有此藏品。
草帽式碗----又稱涼帽式或笠式碗.撇口,器壁斜直呈喇叭形,小圈足.器有大小之分.見有白釉與青花品種.清代康熙仿品多見白釉器,胎體也很輕薄,但迎光透視,微泛青色;一已暗刻的龍紋細瘦,與康熙官窯青花器上的形貌相同。
小碗----有兩種尺寸,一種口徑為7.9厘米,另一種略大,其中的白釉器印有暗花雙龍.雙鳳、纏枝蓮八寶等,碗心飾三朵如意云紋或暗刻篆書款,胎體輕薄.清代康熙時多有仿制.永樂時制作的薄胎器不僅限于甜白釉品種;于同時期的青花器中,也有胎體極薄的大碗,外壁繪青花海水龍紋,圈足內以青花繪細身龍紋代替署款.
小盞----葵花口脫胎小盞,口徑約7厘米,腹壁較淺,胎薄如紙,釉面肥厚.刻印纏枝蓮花紋和“永樂年制”篆書款.
高足碗----造型優美,撇口線條流暢,器足的高度略弱于全器的一半。常見的冬青釉、白釉及紅釉器,青花器少見.紅釉器有兩種:一種為開片的釉面,釉色不鮮亮;另一種為不開片之釉面,釉色很鮮亮.內壁多印云龍、云鳳、雙龍、五龍、團龍、纏枝蓮八寶紋飾或光素無紋.宣德時器型腹部下垂,較永樂器略豐.
收口大盤----大者口徑達67.6厘米,盤心畫園景圖案,青花色澤明快。過去此類均被看作是宣德器物,后經細致比較,發現永樂大盤紋飾的線條較之宣德的纖細柔和,有眉清目秀之感。
撇日盤----線條優美,比例協調,胎體輕薄,口沿鋒利。盤的內壁根部劃刻旋紋一周,次為元代至明代宣德盤類器特點之一。
折沿盤----造型像元代盞托,其折沿分兩種:哄口或菱花形口,但盤心均無臍.僅有青花和白釉暗花兩種品種.永樂器的青花色調清晰明快,相比之下,宣德器的青花色澤濃深或灰暗,并有流散現象。
湯匙----通長33.5毫米,呈150度角,釉面白潤,器里外書青花梵文咒語,宗教用器,為稀世珍寶。
三、圖案紋飾特征
永樂時期,瓷器上的裝飾手法日益繁多,不僅有劃、刻、印、堆、拱里印外刻(如白釉雞心碗,里印焦葉,外刻纏枝蓮紋,或反之),而且還有青花畫花、青花加金彩畫花、釉上彩繪、雕塑、活環等。有的器里印花,器外為青花畫花(如高足杯或里壁上常印有暗龍紋),這種裝飾,是承襲了元代樞府窯的傳統方法。
元代青花裝飾繁縟;永樂時期風格一變,大都疏朗秀麗,筆意自然。由于“蘇尼勃青”料呈色不穩定,易于暈散,紋飾中較少畫人物.同時,內外加花、器心繪畫裝飾手法得到廣泛使用。元代器上習見的卷草、海水、回紋、點子花、雙形蓮瓣等邊裝飾樣,明初仍舊沿用,至宣德時依然可見,成為永樂、宣德兩朝共有的邊飾.
永樂時纏枝蓮葉和元代不同,花大而葉小.蔓葉清秀,運筆流暢,形象牛勁,常繪纖細齒狀的葉紋,而有別于宣德同類器上的畫法,引人注目。
永樂時瓷器上所印暗花,線條圓潤,似隱似現,生動自然;清代康熙、雍正時仿品的暗花則用白粉狀的線條凸出釉面,紋飾淺露。
常見圖案紋飾:
團龍、云龍、雙龍、五龍、荷塘龍、龍鳳、云鳳、云肩、朵云、拐形如意云、獅球、瑞獸、鴛鴦、喜鵲、山雀、園景、竹石芭蕉、松竹梅、朵梅、碧桃、團花、佛花、蓮瓣、菊瓣、洋蓮、折枝花、折枝牡丹、折枝石榴、折枝枇杷、折枝花鳥、纏枝菊、纏枝靈芝、纏枝牡丹、纏枝苜蓿、纏枝蓮八寶、三果、荔枝、枇杷、海棠、石榴、桃、柿、旋紋、回紋、海水紋、 半錢紋、方勝紋、忍冬紋、嬰戲紋、藏人歌舞及阿拉伯文與藏文等。
四、備品種特征
永樂時期釉色品種很多,如分類歸納,可分為釉下彩、釉上彩及一色釉三大類。一色釉即是單色釉,并非都無紋飾.永樂時期的一色釉,一改元代和明初青白單調的色澤,燒制出極負盛名的甜白、影青、翠青冬青、鮮紅、藍釉、黑釉等各具特色的新品種。
青花----永樂的青花瓷,繼承前代的傳世工藝并有所創新。鄭和下西洋(永樂時期六次,宣德時期一次),帶回名為“蘇尼勃青”或稱“蘇麻歷青”的色料,景德鎮用以燒制出的青花器,極富特色。
以青花繪畫的紋飾多帶西亞色彩;線條有粗有細,或粗細兼用,籍以表現青花紋飾的濃淡層次;不論著色深淺,青花色澤都極為絢麗鮮艷,清晰明快;線條的紋理中常有鈷鐵的結晶斑,呈星狀點滴暈散,淺淡處結晶斑點減少,濃重處則凝聚成黑青色、藏青色或呈現金屬錫光,甚至下凹深入胎骨,迎光測視或用手撫摸可辨凸凹不平之狀.這種現象是研磨不細的鈷料在窯火中形成的自然暈散,絕不同于清代雍正仿品那樣有意重涂點染,著意模仿.永樂、宣德青花器色料的這一特殊現象,可作為我們鑒定年代的有力依據。正因為有這種泐釉之病,所以永樂、宣德青花紋飾中較少描繪人物,而用來渲染花鳥、海水、園景等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在生宣紙上作畫時留下的筆觸、磨痕,富有風頭.
青花瓷釉面的青白色調,是元明兩代的共同特點,為使用中國傳統陶瓷燒制方法所致.永樂時釉面的青白色已較元代有所減弱,有的已開始呈現潔白色調。釉面大都平滑光潤,肥厚晶亮,不像以后宣德時的桔皮釉面那樣多皺.
釉里紅----此時的釉里紅大器,除前述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的署永樂元年與四年款供器雙環耳大瓶外,還有纏枝三足鼎爐,器口齊平,折沿束腰,圓腹下承三足,朝天雙耳;其造型與青海省霍曇寺藏“大明永樂年施”鑄字款的紅銅鎏金大爐完全一致.除此,小件器皿有胎薄體輕的梨壺及盤、碗等,色澤鮮艷,可與同時期的鮮紅釉媲美。
青花釉里紅----兼有青花與釉里紅兩色交織構成紋飾;也有在同一器上的不同部位分用兩種色澤的紋飾。如高足碗,器身上部繪以青花龍,而柄部則以釉里紅著色海水紋.這樣的處理,構思巧妙,極為罕見。
黃釉地綠彩----此時新創的彩器品種。所見有撇口盤,胎薄體輕,外壁黃釉為地,填以綠彩龍紋.黃綠兩色均淺淡.自永樂始,黃釉地綠彩成為明、清兩代的傳統品種;唯永樂、宣德時期龍身凸起于釉面,而有別于成化以后諸朝的暗刻填綠彩的裝飾工藝。明代傳世品中,多見弘治、正德器,永樂、宣德及成化作品少見.
綠釉地紫彩----景德鎮御窯廠于永樂時新增加的彩瓷品種。是以孔雀綠釉為地,于暗刻龍紋上加繪赭紫色,其色彩深暗無光,為成化姹紫色的前身。后嗣、嘉靖、萬歷及清代各朝官窯均以此為規范。
綠釉地紅彩----紅彩原僅在白釉地彩繪,此時又有所發展,采取以綠彩釉鋪地、暗刻龍紋著紅彩的新技法.見有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的龍紋梨壺與盤類,其胎薄體輕,色彩凝重泛紫.
紅彩----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有紅彩云鳳紋墩式碗,畫風細膩,施彩有層次感,彩色紅艷凝膩,教南京市明故宮遺址出土的洪武紅彩龍紋盤色澤略重.又有以紅彩鋪地繪綠彩圖案的裝飾。
金彩----金彩早在唐、宋、金、元時就已用來畫陶瓷紋飾.如唐代鄧仁泰墓出土的陶俑及五代越窯器、宋代定窯器、元代白釉、紅釉和藍釉器等,加繪金彩,增添了紋飾的美感,使器物顯得雍容華貴。永樂金彩的品種,有青花加金和紅釉加金.
故宮博物院與山東省曲阜縣孔廟均藏有永樂青花金彩碗,碗心繪荷蓮,內外壁繪纏枝苜;,并填以金彩,底足有青花或金彩圖案款.清代嘉慶、道光時,青花苜蓿常仿此圖案款.這種金彩紋飾,雖涂金大部分脫落,但從紅澄澄的遺痕光澤仍能辨出其成色十足.清末和民初的仿品,由于金的成分中摻銅或采用的是洋金,呈淺黃或黃綠色,亮度不足,顯得漂浮。因此,參其金彩成色,可以作為明、清金彩器斷代的依據。而且,不僅限于瓷器鑒定,其他鎏金銅器等也可以用此方法佐以參考。
紅釉白花----以紅釉為地進行裝飾,是對元末、明初釉里紅白花品種的繼承和創新.此類品種造型有胎薄體輕的盤、碗與梨壺等,均以紅釉為地,劃到龍紋后填施白釉,色澤紅白分明,給人以新穎別致之感.
甜白釉----釉質潔白,溫潤似玉,肥厚如脂,比后來宣德時期的更光凈,無棕眼,簡稱“奶白”或“甜白”(亦有寫作“甜白”的!疤畎住北臼且环N工藝,即于紅、藍等一色釉地上刻留花紋后填入白釉).釉層有薄厚之分:薄釉常施薄胎及脫胎圓器上,釉面平整晶瑩,器物的口、足邊沿及帶系的菱角處微顯胎骨,足邊沿的釉面截削整齊,施釉下淌,有光素與刻、印紋樣兩種裝飾。厚釉則釉質凝厚,較薄胎器的釉面更為肥腴,多施于厚胎琢器,以光素器為多:少數器皿上線條流暢的暗刻花紋,有時須仔細審視或借光線透視,方可看出紋, 飾或款字來,因此,往往真品反而不如仿品的紋飾、款字清晰。厚釉的釉面有平與不平之分,不平的釉面側視如陰云密布的云層向下垂堆,釉表面微顯灰暗之色
不論薄釉厚釉,永樂白釉器都有一個特點,既是迎光透視,胎釉呈現肉紅或粉紅色;而清代仿品在迎光透視下,則顯青色透亮。這是明、清兩代胎料、釉質不同所致.常見的康熙仿品有白釉葵瓣口碗、高足碗等。流散在國內外的不少康熙仿品,多年來仍被誤認為永樂白釉器,未能得到糾正。
永樂白釉器的另一個特點是:在器物足邊和折角積釉處,常閃爍著灰青的光澤,釉面偶然顯現如同青、灰、白三種交織在一起的極淡的蝦青色,甚為奇特。
白釉瓷較難鑒定,應當格外謹慎。永樂白釉器的特點固然突出,但嘉靖白釉瓷的胎釉與之頗相類似,最易混淆。如果對永樂時的器型特點掌握不準,往往會被嘉靖白釉瓷所感,以下幾種嘉靖白釉器易混淆永樂,特供于此,僅供參考:
白釉暗花雙鳳碗----厚胎,撇口垂腹,呈墩式;里壁暗刻云龍或雙鳳紋,內心有三朵如意云呈“品”字形排列,外腹下暗刻蓮瓣紋.永樂和嘉靖時都有此器,差別甚微,難以區分。但嘉靖器物胎體厚重,圈足高深,器足修飾不平,特別是釉面中偶有黃褐色斑點,而永樂的釉面無此現象,且底足都很平齊.
白釉暗花盤----撇口,淺腹,圈足,厚胎,紋飾多為纏枝或雙鳳,其風格如同上面的白釉雙鳳碗.這種盤,永樂、宣德兩朝都有,永樂白釉肥厚而潔凈,嘉靖釉面雖好,但釉中欲常有醬黃色斑點。
白釉暗花雙勾纏枝蓮罐----永樂時少此器型,而正德、嘉靖時的作品,往往被誤認為是永樂之物;其釉面雖白,但與永樂白釉相比,則微閃灰色;釉質雖肥厚,但不如永樂時細平;胎體中腰有明顯的接痕.
白釉缽缸----這種器型為永樂時期所不見,而嘉靖時則較多。腹部有接痕,無暗花紋飾,其釉面如同永樂白釉釉面一樣,亦有層層垂流的積釉現象。另外,日本的此類仿品,器型雖逼肖,然而釉面卻不夠肥潤,底足處理亦過于細致規整,無明代作品那種自然感.
白釉雞心扁瓶----初光素外,也有帶暗花的。釉質肥厚,器腹凸如雞心.此種造型,正德、嘉靖時的不如永樂時的敦厚,釉面也不及永樂器肥潤。同此造型,嘉靖時期有紅彩龍紋、藍釉和藍釉火石紅麒麟或龍紋等品種。
白釉蒜頭瓶----與永樂白釉釉面一樣肥厚瑩潤,但永樂時無此種造型,嘉靖時多見(可參見《故宮藏瓷選集》中嘉靖白釉釉里紅蟠螭蒜頭瓶.
影青釉----永樂時青色釉有三種:影青、翠青、冬青。永樂影青釉是仿宋、元影青的品種。明初影青器不多見,至永樂時,景德鎮御窯廠燒制的影青瓷才嶄露頭角,但由于胎質不同,與宋、元影青有明顯的區別。宋、元影青胎體不甚透亮。永樂影青胎體玲瓏,透影性強,釉質肥潤,并有較大的氣泡分布于釉中;釉面雖青,卻很淺淡仍可分出濃重與淡雅之色;制作之精細,較宋、元影青更為上乘。另外,其裝飾方法與宋、元影青不同,多在碗的外壁雙勾纏枝蓮花紋圖案.由于釉面玻璃質強,在已刻劃的紋飾輪廓線內形成積釉現象,把紋飾襯托得格外清晰秀美。因刻花的積釉處顯青色,故名“影青”或“隱青”.僅見撇口碗,形狀如同永樂高足碗去掉了高足,口沿較薄,敞口,外撇度大,器型線條優美。
翠青釉----釉色青嫩如翠竹,色澤光潤,是當時創新的釉色之一.常見器物有蓋罐和高足碗.其胎體和器足,處理規整.器面多光素。因釉汁隨器身各部位的凹凸起伏面而垂流積釉,從而使蓋罐的肩部色澤淺淡,下部濃重,尤其邊沿垂釉現象突出,玻璃質感強,釉面內含密集的小氣泡.蓋罐肩部常配有三、四系,頂蓋渾圓微凸.成化斗彩器中也有這種形狀的小蓋.
冬青釉----色澤較重,具有宋、元龍泉釉的效果,故也稱之為“仿龍泉釉”.釉色青中閃綠,蒼翠欲滴,釉質肥厚,多小氣泡及垂流現象;施釉均勻,釉面玻璃質強,口沿釉薄處閃白,并且微露胎骨;也偶有勻凈無氣泡的。冬青釉為永樂時創新的品種之一,器型不多,僅見罐、碗、高足碗等,高足碗均有篆書款識.罐的肩部除光素無系者外,裝飾有幾幾種:或均分三個小圓系,或露胎凸起火石紅梅花,或以梅花托出小系,器身則刻花或光素。
鮮紅釉----永樂鮮紅釉最負盛名,聲譽遠在元、明諸多紅釉之上.紅釉瓷在元代已有燒造,至永樂時,景德鎮已能熟練掌握銅紅釉的呈色技術,完全改變前時紅釉的泛黑色調。此時的紅釉器,多數釉面均勻,釉色瑩潤透亮,鮮艷如初凝的雞血,無疑是火候恰到好處的明證。個別的釉質稍有不純,偶兩件有黑色小點或血絲狀紋.釉色因深淺不一,分為上中下三等,胎體亦有厚薄之別:
厚胎紅釉,如高足碗之類,發色微淺,胎質堅細,加之施釉較厚,更顯釉面堅細。器內白釉微泛青色,口沿呈現一圈整齊的淺青白釉寬線,比宣德紅釉的“燈草口”略寬;口沿露骨處,白釉與紅釉接唇明顯;有的口下沿顯青綠色,但色調多不濃重,愈顯其下紅釉之艷;此外,高足碗底邊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齊,并泛青灰色。
薄胎紅釉----如盤碗之類,個別器若叩之聽聲,便覺其胎體并不堅硬,釉面往往通體開片,底部尤甚;與永樂青花雞心碗、墩式碗一樣,底部釉開片現象其形成的原因,一是胎質疏松,而為燒結時火力不足。其器身釉色稍暗,紅中閃灰;器底白釉泛黃;口邊卻施少許紅釉;偶爾顯現的“燈草口”,不及厚胎紅釉器那樣寬白.所見的永樂紅釉薄胎暗云龍盤,同洪武官窯紅彩云龍盤和成化、正德青花云龍盤相比較,在造型及圖案紋飾上相差無幾,不難看出其間一脈相承的聯系。
黑釉----為永樂時創新品種,見有梅瓶和四系扁罐.其罐底徑為36厘米,唇口,短頸,溜肩,扁腹,廣平底.頸間凸起一周卷草紋,肩均布四只圓形小系.器身釉面肥厚,漆黑光亮,為明初的罕見珍品,現藏福建省廈門市華僑博物院。
藍釉----未見完整器,大致與宣德霽藍釉相同,區別在于釉面。其釉面和永樂紅釉、白釉效果一致,平滑滋潤,無宣德時的桔皮紋.筆者曾于1980年5月間在景德鎮明代御窯廠所在地珠山小丘(現景德鎮市中心珠山路)拾到瓷片數塊,多是永樂、宣德、成化時期之物,其中有藍釉瓷盤一角,胎薄體輕,釉面光潤肥厚,藍色純正,與宣德、成化的藍釉色澤不同,把玩觀摩,憑直觀感覺認定為永樂時遺物,后與永樂白釉瓷盤貼靠印證,其胎體、規格、造型、處理方法等均十分切合。幾百年來學者與行家從未提出永樂藍釉瓷之存在,但永樂、宣德、成化均有紅釉器,元代和宣德、成化又都有藍釉瓷,何獨只缺中間永樂?既然永樂有繼承和創新的事實,藍釉有較紅釉易燒,那么,按實際情況推測,永樂時也該有藍釉瓷的生產。此藍釉瓷片雖然不大,經過考證,卻為研究永樂時期的釉色品種增添了新的資料。
孔雀綠釉----最早見于宋代磁州窯器上,景德鎮至元代才開始于瓷器上摹燒單一的孔雀綠釉,其色美如孔雀之尾羽,極為艷麗;同時派生出孔雀綠青花品種,將孔雀綠釉覆蓋于青花器上,則青花色調變黑,與同期的磁州窯孔雀綠黑花效果近似。明代景德鎮御窯廠于永樂時首次燒成這種低溫釉,色澤淡雅明快,釉面勻凈;除光素者外,尚有刻龍紋填白釉,嬗變為孔雀綠白花的又一新品種。
淺綠釉----薄施釉汁于薄胎器上,色澤較孔雀綠更為淺淡、清雅。
黃釉----在前朝的基礎上又有發展,以肥潤的甜白釉襯底,覆罩淺淡的黃釉,因有白釉襯托,黃釉顯薄、色淡.見有撇口盤類,胎薄體輕,窄小的圈足很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五、胎釉特征
胎體:
永樂時期注意淘煉瓷土,因此,胎質細膩潤滑,胎色潔白,較之后來的宣德瓷器胎薄體輕(脫胎的更輕巧),器型規整;大器的細砂底,光滑溫潤之感.
永樂胎體有四種情況,分述于下:
(1) 厚胎:細潤而堅致,但較之后來宣德及清代康熙的胎質,則是瑩潤有余而堅硬不足.厚
胎多見逐器類,圓器類也有,多為墩式大碗,因胎釉結合致密,故釉面潔白,瑩潤如玉.
(2) 薄胎:器體玲瓏、規整.圓器中以大小盤、碗居多,逐器較少見,如白釉、影青雙系小
罐等,胎體都很細膩輕薄.
(3) 松質醬胎:胎色微黃,若得剖視其足部斷面,則可發現胎質有燒結不足的現象。釉里
片紋呈黃色,一般開片紋較小,也有片紋較大的,底部開片紋較器身為重,甚至有的胎體底足裂有很深的紋路,釉面也隨紋路開裂,以指彈之,胎聲沙啞,所見器物有紅釉盤、白釉或青花梅瓶和盤、碗等。
(4) 脫胎:永樂時的脫胎器名傳于世,胎體薄如蛋殼,極為輕盈,俗稱作“卵幕”,清人詩中
甚至形容它“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灸消”.其胎體雖薄,器型卻規整,還能在器上印、刻花紋和款識,技藝可謂精湛絕倫,脫胎器的制法是:胎體成型后施釉,待器內掛釉干涸,即刮除未掛釉的那面胎體,刮的幾乎只剩一層釉,再在刮削面上施以釉汁,燒成后,似抽去胎骨,薄如兩層燒結一體的釉面,晶瑩透亮,故曰“脫胎”.此種制法始于永樂時期,以后成化及清代康熙、雍正乃至民國時都有制作,但都不及永樂器圓潤精細.所見有小盞、葵瓣口小碗和盤等,似無大器。紋飾有云龍、纏枝蓮托八寶等,器中心暗印、刻“永樂年制”篆書款識.因其名貴,故后世多有仿制.無論所仿永樂白釉厚胎、薄胎或脫胎器迎光透視胎體,均不具備有真品的那種紅潤光澤,并且仿品的透視性較真品更高。
釉面:
永樂時期,釉面以肥厚、細膩、光潤、干凈為主,絕無后來宣德時普遍存在的那種桔皮紋,而就青花瓷的釉面而論,永樂瓷器釉面的青白程度較元代有所減弱,(釉面青白為整個明代傳統燒造方法所致,蓋內釉料摻有鳳凰草的草木灰,并以木柴灸燒,故產生這種效果.現代燒瓷,除仿古瓷外,釉料成分及燒造工藝都與明代不同,故釉面無此青白色).同時,不可忽略永樂瓷中也偶有不泛青而顯潔白的釉面.
六、鑒定要領
1、永樂瓷的器型清秀、圓潤、靈巧。由于頻繁的對外交流,這一時期瓷器含外來色彩的造型,計有:天球瓶、抱月瓶(背壺)、扁腹綬帶葫蘆瓶(清代名馬掛瓶)、藏草壺、臥壺、執壺、無檔樽、魚蔞樽、香熏、煙臺、花澆、筆盒、折沿盆(清代名洋帽盆)、折沿盤、臥足碗與雞心碗等,具與波斯文化中較早的金、銀.銅、玉料及陶瓷造型接近。
2、永樂時胎土淘煉精細,胎體輕重適度,尤以白砂底之溫潤細膩而著稱,圓器中的撇口器口沿,以手拭之有鋒利感,而后仿的器口沿多圓潤,不見棱角.這種器口特點,是我們斷定年代和區分真偽的主要依據之一.逐器胎體的接痕微露,不僅元代與明初時期明顯。
3、永樂器的釉面肥厚、瑩潤、干凈,無桔皮紋.白釉器的口邊與底角釉薄處多閃白色或黃色,釉汁厚聚處閃蝦青色,逐器表、里的釉面,多均勻一致.器底的白釉,一般勻凈,少有厚薄不勻現象。薄處泛黃,厚處呈漿白色,或稍閃青色。有些器底白釉開有細片紋.
4、此時官窯與民窯常用的紋飾,有海水、卷草、纏枝蓮、竹石芭蕉、折枝枇杷、蓮瓣、洋蓮、暗龍等。青花紋飾線條纖細、清晰,風格瀟灑;所用金彩成色足赤,紅彩色艷.
5、青花器的色調疑重古雅,絢麗鮮艷,.所用“蘇尼勃青”鈷料,燒造時有自然的暈散,形成濃重凝聚的結晶斑點,呈凹凸不平狀.
6、常見器足有以下幾種:高深處撇式圈足.內墻外撇式淺圈足、里直外收式圈足、齊平式圈足、外底邊角有突出的齊平式圈足.圈足露胎處多泛火石紅斑.盤、碗類的內壁與底面連接處,印弦紋一周;器心多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狀.梅瓶多平底,微有修胎痕,呈直角式小斜坡狀.
7、與官窯瓷器上書寫帝王年號款識,始于明代永樂,多為四字篆書,筆法折角處渾圓,起落筆處尖細,字體結構緊湊。
總之,鑒別永樂瓷器值得注意的諸特征中,以造型特點和胎足處理最為重要。因為每一時期都有特定的胎足處理方法,留下不可磨滅的永久的痕跡;另外,每件器物的制作,都與當時的生活習俗、審美標準及技術條件有著密切關系,故經常對器型詳加觀察,熟悉和掌握永樂器型的特點,以形成一個確切的概念,尤為重要,后仿的精品切比論,對那些妄斷臆造的仿品,如后世所仿壓手杯,造型上愈變愈奇(嘉靖、萬歷開始越仿越大,甚至后來不成杯而成大碗),只要熟悉真品造型,則一眼即能看穿。在抓住器型這個主要特點的基礎上,在參以胎釉、紋飾、款識等特征,經過反復上手的實踐,自能積累豐富的鑒定經驗。
洪熙時期
(1425—1425年)
洪熙在位時間短暫,僅有一年!毒暗骆偸犯濉分,有洪武至洪熙年間遣中官督燒瓷窯的記載,但至今尚未發現署洪熙年款的官窯瓷器真品,因而洪熙瓷的真實情況也就無從談起
永樂時期,瓷器上署有款的本來就很少,何況洪熙又介于永樂和宣德之間,故其無款器物就更難從永樂、宣德兩朝的瓷器中間分析出來,這種現象,也與僅有四年歷史的建文瓷器混難于洪武、永樂之間一樣,較難區分。所以我們只能說,洪熙瓷器若不混在永樂之列,則必然與宣德之中,即使紀年墓中出土的瓷器,除非有確實年款的,亦很難認定為洪熙之物.同時也應注意,后世尤喜仿罕見的年號,所以即使見有洪熙年款的瓷器,也未必是真品。如重慶市博物館收藏的洪熙元年墓出土的一組青白釉瓷,造型有方瓶、雙耳方爐、荷葉罐及盤、碗等,其明初特點突出,與南京市宋晟墓出土的青白釉器的風格相近,當為洪武時期的作品, 飾或款字來,因此,往往真品反而不如仿品的紋飾、款字清晰。厚釉的釉面有平與不平之分,不平的釉面側視如陰云密布的云層向下垂堆,釉表面微顯灰暗之色。
不論薄釉厚釉,永樂白釉器都有一個特點,既是迎光透視,胎釉呈現肉紅或粉紅色;而清代仿品在迎光透視下,則顯青色透亮。這是明、清兩代胎料、釉質不同所致.常見的康熙仿品有白釉葵瓣口碗、高足碗等。流散在國內外的不少康熙仿品,多年來仍被誤認為永樂白釉器,未能得到糾正。
永樂白釉器的另一個特點是:在器物足邊和折角積釉處,常閃爍著灰青的光澤,釉面偶然顯現如同青、灰、白三種交織在一起的極淡的蝦青色,甚為奇特。
白釉瓷較難鑒定,應當格外謹慎。永樂白釉器的特點固然突出,但嘉靖白釉瓷的胎釉與之頗相類似,最易混淆。如果對永樂時的器型特點掌握不準,往往會被嘉靖白釉瓷所感,以下幾種嘉靖白釉器易混淆永樂,特供于此,僅供參考:
白釉暗花雙鳳碗----厚胎,撇口垂腹,呈墩式;里壁暗刻云龍或雙鳳紋,內心有三朵如意云呈“品”字形排列,外腹下暗刻蓮瓣紋.永樂和嘉靖時都有此器,差別甚微,難以區分。但嘉靖器物胎體厚重,圈足高深,器足修飾不平,特別是釉面中偶有黃褐色斑點,而永樂的釉面無此現象,且底足都很平齊.
白釉暗花盤----撇口,淺腹,圈足,厚胎,紋飾多為纏枝或雙鳳,其風格如同上面的白釉雙鳳碗.這種盤,永樂、宣德兩朝都有,永樂白釉肥厚而潔凈,嘉靖釉面雖好,但釉中欲常有醬黃色斑點。
白釉暗花雙勾纏枝蓮罐----永樂時少此器型,而正德、嘉靖時的作品,往往被誤認為是永樂之物;其釉面雖白,但與永樂白釉相比,則微閃灰色;釉質雖肥厚,但不如永樂時細平;胎體中腰有明顯的接痕.
白釉缽缸----這種器型為永樂時期所不見,而嘉靖時則較多。腹部有接痕,無暗花紋飾,其釉面如同永樂白釉釉面一樣,亦有層層垂流的積釉現象。另外,日本的此類仿品,器型雖逼肖,然而釉面卻不夠肥潤,底足處理亦過于細致規整,無明代作品那種自然感.
白釉雞心扁瓶----初光素外,也有帶暗花的。釉質肥厚,器腹凸如雞心.此種造型,正德、嘉靖時的不如永樂時的敦厚,釉面也不及永樂器肥潤。同此造型,嘉靖時期有紅彩龍紋、藍釉和藍釉火石紅麒麟或龍紋等品種。
白釉蒜頭瓶----與永樂白釉釉面一樣肥厚瑩潤,但永樂時無此種造型,嘉靖時多見(可參見《故宮藏瓷選集》中嘉靖白釉釉里紅蟠螭蒜頭瓶.
影青釉----永樂時青色釉有三種:影青、翠青、冬青。永樂影青釉是仿宋、元影青的品種。明初影青器不多見,至永樂時,景德鎮御窯廠燒制的影青瓷才嶄露頭角,但由于胎質不同,與宋、元影青有明顯的區別。宋、元影青胎體不甚透亮。永樂影青胎體玲瓏,透影性強,釉質肥潤,并有較大的氣泡分布于釉中;釉面雖青,卻很淺淡仍可分出濃重與淡雅之色;制作之精細,較宋、元影青更為上乘。另外,其裝飾方法與宋、元影青不同,多在碗的外壁雙勾纏枝蓮花紋圖案.由于釉面玻璃質強,在已刻劃的紋飾輪廓線內形成積釉現象,把紋飾襯托得格外清晰秀美。因刻花的積釉處顯青色,故名“影青”或“隱青”.僅見撇口碗,形狀如同永樂高足碗去掉了高足,口沿較薄,敞口,外撇度大,器型線條優美。
翠青釉----釉色青嫩如翠竹,色澤光潤,是當時創新的釉色之一.常見器物有蓋罐和高足碗.其胎體和器足,處理規整.器面多光素。因釉汁隨器身各部位的凹凸起伏面而垂流積釉,從而使蓋罐的肩部色澤淺淡,下部濃重,尤其邊沿垂釉現象突出,玻璃質感強,釉面內含密集的小氣泡.蓋罐肩部常配有三、四系,頂蓋渾圓微凸.成化斗彩器中也有這種形狀的小蓋.
冬青釉----色澤較重,具有宋、元龍泉釉的效果,故也稱之為“仿龍泉釉”.釉色青中閃綠,蒼翠欲滴,釉質肥厚,多小氣泡及垂流現象;施釉均勻,釉面玻璃質強,口沿釉薄處閃白,并且微露胎骨;也偶有勻凈無氣泡的。冬青釉為永樂時創新的品種之一,器型不多,僅見罐、碗、高足碗等,高足碗均有篆書款識.罐的肩部除光素無系者外,裝飾有幾幾種:或均分三個小圓系,或露胎凸起火石紅梅花,或以梅花托出小系,器身則刻花或光素。
鮮紅釉----永樂鮮紅釉最負盛名,聲譽遠在元、明諸多紅釉之上.紅釉瓷在元代已有燒造,至永樂時,景德鎮已能熟練掌握銅紅釉的呈色技術,完全改變前時紅釉的泛黑色調。此時的紅釉器,多數釉面均勻,釉色瑩潤透亮,鮮艷如初凝的雞血,無疑是火候恰到好處的明證。個別的釉質稍有不純,偶兩件有黑色小點或血絲狀紋.釉色因深淺不一,分為上中下三等,胎體亦有厚薄之別:
厚胎紅釉,如高足碗之類,發色微淺,胎質堅細,加之施釉較厚,更顯釉面堅細。器內白釉微泛青色,口沿呈現一圈整齊的淺青白釉寬線,比宣德紅釉的“燈草口”略寬;口沿露骨處,白釉與紅釉接唇明顯;有的口下沿顯青綠色,但色調多不濃重,愈顯其下紅釉之艷;此外,高足碗底邊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齊,并泛青灰色。
薄胎紅釉----如盤碗之類,個別器若叩之聽聲,便覺其胎體并不堅硬,釉面往往通體開片,底部尤甚;與永樂青花雞心碗、墩式碗一樣,底部釉開片現象其形成的原因,一是胎質疏松,而為燒結時火力不足。其器身釉色稍暗,紅中閃灰;器底白釉泛黃;口邊卻施少許紅釉;偶爾顯現的“燈草口”,不及厚胎紅釉器那樣寬白.所見的永樂紅釉薄胎暗云龍盤,同洪武官窯紅彩云龍盤和成化、正德青花云龍盤相比較,在造型及圖案紋飾上相差無幾,不難看出其間一脈相承的聯系。
黑釉----為永樂時創新品種,見有梅瓶和四系扁罐.其罐底徑為36厘米,唇口,短頸,溜肩,扁腹,廣平底.頸間凸起一周卷草紋,肩均布四只圓形小系.器身釉面肥厚,漆黑光亮,為明初的罕見珍品,現藏福建省廈門市華僑博物院。
藍釉----未見完整器,大致與宣德霽藍釉相同,區別在于釉面。其釉面和永樂紅釉、白釉效果一致,平滑滋潤,無宣德時的桔皮紋.筆者曾于1980年5月間在景德鎮明代御窯廠所在地珠山小丘(現景德鎮市中心珠山路)拾到瓷片數塊,多是永樂、宣德、成化時期之物,其中有藍釉瓷盤一角,胎薄體輕,釉面光潤肥厚,藍色純正,與宣德、成化的藍釉色澤不同,把玩觀摩,憑直觀感覺認定為永樂時遺物,后與永樂白釉瓷盤貼靠印證,其胎體、規格、造型、處理方法等均十分切合。幾百年來學者與行家從未提出永樂藍釉瓷之存在,但永樂、宣德、成化均有紅釉器,元代和宣德、成化又都有藍釉瓷,何獨只缺中間永樂?既然永樂有繼承和創新的事實,藍釉有較紅釉易燒,那么,按實際情況推測,永樂時也該有藍釉瓷的生產。此藍釉瓷片雖然不大,經過考證,卻為研究永樂時期的釉色品種增添了新的資料。
孔雀綠釉----最早見于宋代磁州窯器上,景德鎮至元代才開始于瓷器上摹燒單一的孔雀綠釉,其色美如孔雀之尾羽,極為艷麗;同時派生出孔雀綠青花品種,將孔雀綠釉覆蓋于青花器上,則青花色調變黑,與同期的磁州窯孔雀綠黑花效果近似。明代景德鎮御窯廠于永樂時首次燒成這種低溫釉,色澤淡雅明快,釉面勻凈;除光素者外,尚有刻龍紋填白釉,嬗變為孔雀綠白花的又一新品種。
淺綠釉----薄施釉汁于薄胎器上,色澤較孔雀綠更為淺淡、清雅。
黃釉----在前朝的基礎上又有發展,以肥潤的甜白釉襯底,覆罩淺淡的黃釉,因有白釉襯托,黃釉顯薄、色淡.見有撇口盤類,胎薄體輕,窄小的圈足很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五、胎釉特征
胎體:
永樂時期注意淘煉瓷土,因此,胎質細膩潤滑,胎色潔白,較之后來的宣德瓷器胎薄體輕(脫胎的更輕巧),器型規整;大器的細砂底,光滑溫潤之感.
永樂胎體有四種情況,分述于下:
(1) 厚胎:細潤而堅致,但較之后來宣德及清代康熙的胎質,則是瑩潤有余而堅硬不足.厚
胎多見逐器類,圓器類也有,多為墩式大碗,因胎釉結合致密,故釉面潔白,瑩潤如玉.
(2) 薄胎:器體玲瓏、規整.圓器中以大小盤、碗居多,逐器較少見,如白釉、影青雙系小
罐等,胎體都很細膩輕薄.
(3) 松質醬胎:胎色微黃,若得剖視其足部斷面,則可發現胎質有燒結不足的現象。釉里
片紋呈黃色,一般開片紋較小,也有片紋較大的,底部開片紋較器身為重,甚至有的胎體底足裂有很深的紋路,釉面也隨紋路開裂,以指彈之,胎聲沙啞,所見器物有紅釉盤、白釉或青花梅瓶和盤、碗等。
(4) 脫胎:永樂時的脫胎器名傳于世,胎體薄如蛋殼,極為輕盈,俗稱作“卵幕”,清人詩中
甚至形容它“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灸消”.其胎體雖薄,器型卻規整,還能在器上印、刻花紋和款識,技藝可謂精湛絕倫,脫胎器的制法是:胎體成型后施釉,待器內掛釉干涸,即刮除未掛釉的那面胎體,刮的幾乎只剩一層釉,再在刮削面上施以釉汁,燒成后,似抽去胎骨,薄如兩層燒結一體的釉面,晶瑩透亮,故曰“脫胎”.此種制法始于永樂時期,以后成化及清代康熙、雍正乃至民國時都有制作,但都不及永樂器圓潤精細.所見有小盞、葵瓣口小碗和盤等,似無大器。紋飾有云龍、纏枝蓮托八寶等,器中心暗印、刻“永樂年制”篆書款識.因其名貴,故后世多有仿制.無論所仿永樂白釉厚胎、薄胎或脫胎器迎光透視胎體,均不具備有真品的那種紅潤光澤,并且仿品的透視性較真品更高。
釉面:
永樂時期,釉面以肥厚、細膩、光潤、干凈為主,絕無后來宣德時普遍存在的那種桔皮紋,而就青花瓷的釉面而論,永樂瓷器釉面的青白程度較元代有所減弱,(釉面青白為整個明代傳統燒造方法所致,蓋內釉料摻有鳳凰草的草木灰,并以木柴灸燒,故產生這種效果.現代燒瓷,除仿古瓷外,釉料成分及燒造工藝都與明代不同,故釉面無此青白色).同時,不可忽略永樂瓷中也偶有不泛青而顯潔白的釉面.
六、鑒定要領
1、永樂瓷的器型清秀、圓潤、靈巧。由于頻繁的對外交流,這一時期瓷器含外來色彩的造型,計有:天球瓶、抱月瓶(背壺)、扁腹綬帶葫蘆瓶(清代名馬掛瓶)、藏草壺、臥壺、執壺、無檔樽、魚蔞樽、香熏、煙臺、花澆、筆盒、折沿盆(清代名洋帽盆)、折沿盤、臥足碗與雞心碗等,具與波斯文化中較早的金、銀.銅、玉料及陶瓷造型接近。
3、宣德時期 。ü保矗玻赌辍保矗常赌辏
宣德時期的瓷器傳世品較多,我們一提到宣德瓷器,即使學習時間不太長的人眼前也會出現宣德瓷器古樸優美的形象,從永樂開始,在景德鎮就出現了精致的瓷器,到宣德時期更有創新。下面我們介紹宣德瓷器的同時和永樂做一下比較。
一、胎骨:
宣德時期,瓷器仍然是精細的白瓷胎,但因淘煉得不十分純凈,含有雜質,因此,在燒造后器物底部無釉露胎處呈現深淺不同的褐色斑點,俗稱“火石紅”。
宣德器物的胎堅硬,比永樂厚重,永樂的胎細潤有余,堅硬不足,因此同樣大小的器物如:宣德大碗,與同樣大小的永樂碗相比輕重不同,宣德重,永樂輕。
二、造型: 此時造型種類繁多,大小全有,無論大器、小件器物都玲瓏、穩重,有厚胎,也有薄胎,大的如大香爐,小的如鳥食罐、軸頭罐,無論大件小件器皿制作無不精致,而且能有所創造。
一般來講,帶圈足器皿圈足底邊仍和永樂同,多為刀削非常整齊,其圈足較永樂高些。盤碗多撇口,也有收口的。永樂、宣德薄胎的盤、豌都有塌底現象。宣德碗的腹部微削,永樂碗的腹部較豐滿。宣德小把碗的造型勻稱,把與碗身高度相差不多,小把碗有空心足、實心足二種,永樂把碗比宣德把碗口向外撇的弧度大些。
宣德大盤比元代大盤的底足大,盤的弧度比元代大,比元代大盤深,盤口有直沿,也有折沿,折沿口的盤有圓口,也有菱花型口,大盤的底足外墻向里收斂,底足的內墻稍向外撇,外墻比內墻高。
宣德天球瓶頸粗短,肚大,玉壺春瓶也比永樂時頸短,宣德時琢器腹部的接口痕跡不太明顯,尤其官窯器物制作很規整。
明永樂 景德鎮青花瓷 釉下彩(圖)明代景德鎮瓷的釉色與鑒定(之一)
明代景德鎮瓷的釉色與鑒定(之一)
欣賞: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花澆
青花纏枝蓮紋花澆,高14.7cm,口徑8cm,足徑4cm。
花澆直口,直頸,溜肩,碩腹,足內凹,一側以螭龍為柄,柄兩端各有一頭,一銜于外口,一作柄尾。通體繪青花紋飾,口部邊沿繪纏枝蓮紋,頸部繪海水江崖及花瓣紋各一周,腹部主題紋飾為纏枝蓮紋,近足處繪變形如意頭紋一周。
此花澆青花色澤濃艷,有黑色結晶斑。其造型風格系仿西亞黃銅壺器物。
1、永樂為明代瓷器的開創和發展時期,而宣德則為鼎盛時期。陶瓷界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說法。宣德青花以其胎土精細,釉汁均凈,造型工整,凝重渾厚,胎質細膩,多細砂底,器形多樣,青花濃艷,紋樣優美而久負盛名。琢器接口少見,胎體比永樂時厚重、堅致。
2、釉面特點為桔皮紋。青花器釉面,呈亮青,前期與后期釉面稍白,中期為青白色,釉面均很細潤。
3、青花用三種色料;①進口蘇泥勃青料,②國產料, ③進口和國產混合料。青花自然暈散,形成濃重的凝聚結晶斑,深入胎骨。宣德青花可謂青花之冠。
4、磯紅彩始于宣德,瓷釉為宣德創新品種之一,仿哥釉也是從宣德時開始的,黃釉是宣德時燒制成功的,青金蘭釉又稱“雪花蘭”或“灑蘭”,為宣德時景德鎮能工巧匠又一杰作。
5、紋飾一改永樂時的纖細風格,顯得粗重豪放,筆法蒼勁。尤以龍紋猙獰兇猛之狀,可為明、清兩代之最。
6、宣德瓷器署有年款的,較永樂時顯著增多。一般為六字楷書款,亦有四字的,書寫部位不定,全身均可書寫,亦采用篆書。曾有宣德款識“滿器身”的說法。
7、彩瓷楷書寫“德”字無“心”上一橫,篆書寫“德”字,“心”上都有一橫。
8、器足、琢器多細砂底,無釉、無旋痕,泛有火石紅斑。盤心微有下凹。雍正仿斜坡盤底,于足脊處滾圓如“泥鍬背”狀。
永樂宣德青花之別
根據有關資料,綜合諸多專家論述,領悟探求永宣青花器二者之間微妙不同之處,我最后歸納試得出以下結論:
一、宣德時期瓷土選料,是景德鎮附近麻倉山所產“麻倉土”。同類器物相比,永樂稍輕薄,宣德顯厚重。此碗“露胎部位瓷質潤白,呈現淺淡火石紅,無旋紋痕!
二、宣德青花瓷“釉面一般都能見到像橘子皮似的橘皮紋!睓z驗青花碗,確實從釉面上看到這種和永樂器截然不同的差異。器物表面顯示出的細微現象,為我們鑒斷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三、用放大境觀察,此碗釉面“可見大中小不同、間距的氣泡群”。這也正是鑒斷宣德青花瓷的有力佐證。皆因“凡氣泡密集而整齊者,大多非宣德瓷”。
四、宣德青花瓷不及永樂器細致,坯接胎痕比較明顯。此碗底足相連處,則呈現出一線淺短的接胎痕!叭ψ銛嗝娉实固菪,無法用手抓起,足背有棱角感”。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局部特征。
我國許多古瓷鑒定家,根據實鑒經驗還認為:明清瓷器鑒定紋飾的意義大于造型意義?v觀永宣纏枝花卉紋樣,雖然花葉均富寫實趣味,蔓草逶迤婉轉輕盈,展現出古樸飄逸的風彩。但是,宣德青花瓷一改永樂雋永秀麗的畫意,筆力蒼勁雄健、恣肆縱橫、一氣呵成、酣暢淋漓。從此碗心描畫花卉紋便能看出兩種瓷繪風格各具其異。壁外圖飾時代特征更為明顯。永樂青花線條纖細,不像宣德粗獷繁密,所以很少呈現如此深沉濃緊、渾融成片黑褐色的鐵結晶斑。
宣德時期
(1426—1435年)
(一)
一、宣德時期的概況
明代瓷器在永樂時期有所創新和發展,到宣德時進入鼎盛時期。
宣德時期政局局比較穩定,經濟發展較快。由于景德鎮在明代廢除了元代的“匠戶制”,工匠成為半自由的手工業者,提高了生產積極性,從而促進了制瓷業的發展。從大量的傳世品和出土器物來看,此時景德鎮制瓷技術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創燒出許多前所未有的新穎品種。聞名于世的宣德青花及冠絕一代的宣德紅釉和五彩,在陶瓷發展史上成為交相輝映的璀璨明珠,倍受國內外人士的欣賞和重視,充分體現了中國陶瓷高超的技術.
宣德時期瓷器燒制技術的進步,與海外貿易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當時景德鎮青花瓷在外銷巨增,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瓷技術的改造和提高;鄭和下西洋帶回大量制瓷原料,也為創造精美的青花瓷提供了物質條件。這時期的瓷器珍品,至今在國內外仍享有很高的榮譽,星羅棋布于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
從傳世品來看,宣德時燒造的官窯瓷器,不但一般的制作精巧,特大之器也很成功。其時宣德皇帝本人雅愛藝術(當時宮廷就有藏品目錄《宣德鼎彝圖譜》擅長書畫,對瓷器制作風格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民窯器物亦很繁雜,如常見的逐器與圓器中,就有瓶、罐、筒爐、碗、盤等多種造型.早年在江蘇、江西等省路線出土的一些民窯器物,其造型、紋飾、色彩等都深受官窯器的影響,因而,遇到這類器物,應當密切結合并借鑒官窯器的時代特征來分析斷代。過去發現的一些明初民窯青花大器,如瓶、罐等,其風格也多與此時的官窯器相似,所以,將其制作年代判定為宣德時期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造型特征
宣德瓷的造型敦厚疑重,無論大件小品,制作均甚精細,即使器型很大亦不覺純重笨拙,.其品種繁多,琳瑯滿目,并創制了不少獨特之作.
器型選例
梅瓶----器有大中小之分,口也有大小之別:唇口外卷或平口,頸稍長,肩較豐滿,均為砂底淺圈足.有青花、紅釉刻海水龍紋器與白釉底部署青花款器.上海博物館收藏有一件宣德民窯五彩纏枝梅瓶,造型莊重古樸,與同類官窯青花器一致;紋飾氣勢雄渾,施彩疑膩,為宣德五彩瓷的典型。
小口梅瓶----器身修長,小口外卷,溜肩,下腹削瘦,圈足內底為淺臺階式;此種足型系宣德朝新創,并成為這一時期瓷器底足處理的典型。器身飾青花纏枝蓮紋,肩與下腹部飾焦葉紋,青花款寫于底部。
玉壺春瓶----其頸部造型較永樂略顯短粗,其他均與永樂相同。有青花與白釉品種。其青花器主題紋飾多見纏枝花、花鳥等圖案,白釉器多為暗刻纏枝花紋。
膽瓶----卷唇口,細頸,扁腹,器身飾青花纏枝靈芝或卷枝花葉圖案,瓶口外沿有款識.清代康熙時多有仿品,其頸較粗,腹扁,體重。
貫耳瓶----圓唇口,直頸,豐肩,斂腹,圈足內臺階式底,頸部雙貫耳,并以青花繪海水幾回紋,腹部繪纏枝石榴紋,肩與下腹繪焦葉紋,底心署款.清代雍正仿品的造型接近真器,以后各朝官窯也有此器型,但皆為平底圈足.
四方倭角瓶----唇口,直頸飾以雙獸耳,方腹折角呈八棱狀,深圈足外撇,內臺階式底.有白釉與青花品種,其青花器腹部繪纏枝牽;,雙耳染青,底署宣德款識.明末清初仿品造型大小不一,無款的仿品較難區分;而清代雍正官窯器造型則明顯放大,一目了然。
扁腹綬帶葫蘆瓶----此造型和紋飾深受西亞文化的影響,器有大小之分,一般署有款識.青花圖案中有佛花(又稱車輪花)、洋蓮、陰陽魚及云龍等。真品與后仿器之區別在于:宣德器接口與頭部和腹部的兩處,中腰為兩段橫接;仿品則接口于器的側壁,為兩片堅接.宣德器底為倭角近圓的長方形;仿品為硬折角的長方形或大橢圓形.
琮式瓶----器高越4厘米,小品大樣,形如玉琮,明、清兩代官窯皆以次為模板承襲燒制,惟不再是鳥食罐的配套用具,而成為陳設品。
小壁瓶----明代壁瓶最初問世于宣德朝,只有3厘米高,雖為小品窯做很精細,一絲不茍。
香熏----造型近似青銅器中的蓋豆,寶珠頂,細長頸,圓腹,高足,圓腹有鏤孔散香.此一件珍品傳世的永樂、宣德器中所罕見,現收藏于臺灣故宮博物院。近年景德鎮已燒制仿品,雖釉面及青花頗為近似,但造型、胎質卻厚笨、沉重,不及原器秀美、端莊,且器足更具現代瓷的特征.
背壺----多數撇口,短頸,頸下部微斂,小臥足形底.底部路胎或施釉;施釉者釉面厚薄不均,厚處色白,薄處色黃。白釉器釉面光素,青花器器身所繪紋飾有青花折枝花鳥、折枝葉等。清代康熙仿品為直口、長頸,紋飾板滯無力.
執壺----與永樂器型雷同,但不及永樂時秀美。腹部以青花繪花鳥、花果等紋飾,畫面叫生動。此外,還有瓜棱形鳳流壺、龍紋口流壺及凸杏圓雞心執壺等型制,而青花鳳流龍柄執壺的造型更為別致,其裝飾,流為變鳳首,柄為龍首,腹部一面繪鳳身及尾羽,另一面則繪龍身。
茶壺----直口,圓腹,足外撇,器身繪有青花纏枝蓮瓣紋,壺流上繪龍首紋并寫宣德官窯款.另有凸蓮瓣紋裝飾,有紅釉、藍釉品種,此外,尚有紅釉、醬釉桃形茶壺與紅釉、綠釉及醬釉鳳首流瓜棱茶壺等,甚為新穎。
僧帽壺----元代已有燒造.元代器型敦厚,釉面青白,蓋角短而上翹.明代永樂器器身較元代略小,小腹漸收,口流修長、俊秀;除白釉器外,有新添了青花與紅釉品種。宣德器較永樂的頸部開闊,下腹略豐,品種中又增添了霽藍釉器;其青花器口沿為纏枝靈芝,頸與肩部分布穿花龍與垂云紋,下腹于蓮瓣之上托藏文吉祥語,釋為“白晝平安夜平安,陽光普照皆平安,晝夜永遠平安泰,三寶(佛、法、僧)護佑永平安!”這段吉祥語文意與同期的官窯青花高足碗及西藏薩迦寺、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先后發現的五彩荷蓮鴛鴦碗與盤的藏文完全相同。根據這些器物本身所含的特征及《明實錄》的記載來推斷,它應為同時期燒造的同一批成套器皿,是專為宣德二年(1437年)遣太監侯顯西藏諸法王舉行法會的宗教用器.永樂、宣德時期的僧帽壺清代康熙、雍正、康熙時均有仿品,器分大小,大者拙笨,小者秀麗.臺灣故宮博物院收藏一件宣德紅釉器,底有楷書“大和齋闞邸清玩”,為雍正為皇子時時候的后刻款識.
車持壺----此造型創于元代,后延續至明.清兩代成為外銷瓷的一個重要品種。明初的器型古樸渾圓,紋飾灑脫自然.
石榴樽----器型早六瓣形,似石榴果,唇口外卷,短頸,碩腹,圈足外撇,內臺階式底.以青花于頸上繪六組三聯圓圈紋,腹部繪纏枝靈芝,口、肩、下腹及底邊分繪蓮瓣四層.
蓋罐----器型頗多,蓋形各異,所見有荷葉形圓珠頂及獅鈕等。造型端莊疑重,秀美規整.其足型不一,有釉底,下凹臍形釉底、臺階式底與略凹平砂底.紋飾多為纏枝蓮、纏枝靈芝、四季花、鳳穿花、花果、焦葉、雙龍、海水龍、行龍、獅球、獸面、網格紋、幾何紋等。青花色調深淺不一,濃重的如變龍靈芝蓋罐一類,呈黑藍色,當為宣德晚期的青花色調.
瓜棱罐----通身作瓜棱形,圈足.器身分別繪大蕷葉及焦葉紋,青花色調深沉。
莊罐----口底相當,腹頸略大,早高筒狀,釉質肥潤,似有垂流;器身飾青花海水錦紋.清代乾隆時多有仿制,釉面平整。龍泉窯青瓷中有此同樣的器型.
軸頭罐----造型優美,與永樂器相似.康熙、雍正正仿品精致,有的器底露胎處可見螺旋痕,并署有偽托款識,不易辨別。但仿品造型卻非大即小,非高即矮.
鳥食罐----造型多樣,見有扁圓、雙連圓.元寶、葫蘆、瓜棱、竹節、六方、八方、筒形.盂式、瓜式、貫耳樽式、長條珠式及凸雕雙龍、雕嬰兒和較大的竹節、八方鼓式等。器分大小,均玲瓏秀巧,為小品大樣。清代康熙、雍正時多仿制此類青花器,并寫有偽托款識.
蟋蟀罐----器成鼓狀,蓋下凹,開貫錢形氣孔;蓋內寫六字一行青花款識,器底并亦具年款.清代康熙仿品釉面有開片現象(故宮博物館有藏品).
八方爐臺----造型與永樂相同,但紋飾顯得粗放,并有款識.見有白釉與青花器.
獅鈕方章----所書“大明宣德癸丑年造”青花款識,位于正面獅鈕下沿.此器現藏于美國勘薩斯城阿脫斯藝術博物館。清代康熙、雍正時有仿品,均書“大明宣德年制”.
盒----屬文具類。器為長橢圓形,口內有層隔板,鏤孔為池,用以盛水。盒身以青花繪錦地開光圖案,器蓋與底面的內裹,上下對應,均繪同樣的松竹梅紋飾,于底面署款.亦有繪纏枝蓮托八寶的圓盒.
Yi----直口,斂腹,平砂底,一側有流.景德鎮自元代始燒這一造型,其釉色品種有青花、釉里紅、影青、影青釉里紅、白釉、藍釉描金等,明代永樂朝僅見白釉器,器身較元代與其后的宣德器略大。宣德器適中,造型圓潤,有雍容華貴之感;僅見白釉器,器身光素或于口沿下繪一周青花弦紋線條裝飾.
燈----形狀如民間常用常用的把燈,上馬壺狀,斂圓口,短頸,扁圓腹,長柄下連以圓盤形托盞,腹部前身凸起短流,后有曲柄,左右各飾一乳釘,器口有蓋,器身繪有青花水草紋.清代乾隆官窯也有此種燈造型。
豆----為仿青銅器的造型,帶寶珠頂蓋,蓋上以青花繪蓮瓣紋,外腹部繪纏枝蕃蓮五朵,下腹部及高足上均飾單體蓮瓣紋,口沿處環半錢形邊飾及楷書青花款.已故的陶瓷鑒定專家孫贏洲先生在民國時候所仿宣德青花豆庶幾亂真,但釉面澀手,叩之聲音過于清脆。
盂----又稱作“水盛”如豆形去掉了高足,器底微凹.見有青花、仿汝釉與白釉品種.清代康熙、雍正時多有仿制,但均帶本時代特征.
三足筒爐----器身如直筒,下有三足,通身凸弦紋,繪青花纏枝蓮,外口沿下有款識,并參見《參加倫敦中國國際展覽會出品圖說》第二冊)常見的民窯器還有呈鼓式的爐,器有大小高矮之分。
筆管----宣德瓷筆管極為罕見,1981年英國蘇富比公司拍賣圖錄中見有一件,器身分飾青花蓮瓣紋,并有青花地勾白花卷草紋,筆管上端豎寫“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官窯年款.
渣斗----器有大小之別。撇口,短頸,扁腹,圈足外撇,底內為臺階式,中心寫款;器身繪青花海水龍紋、海水焦葉、纏枝靈芝等,其色調或濃深或淺淡.另還有青花地白花及藍釉填白花品種。
折沿盆----撇口寬唇,深壁,細砂平底.造型及紋飾均同永樂折沿盆,但折沿下書款識,胎體厚重,畫意豪放。
花盆----器型有以下數種:四方倭角式、海棠式、葵花式、六方、八方、圓形及橢圓形等,均為侈口,或連有托座.其品種有青花、青花地白花,青花紅彩與紅釉白釉、藍釉、藍釉白花及仿龍泉釉、仿汝釉等.
水仙盆----器型有長方倭角形和橢圓形等,見有青花、仿汝、仿龍泉和紅、藍釉器.
葵花式洗----十棱瓣菱花式口,矮壁,廣平底,底心略微拱起,淺圈足.有青花、紅釉、仿汝釉和藍釉白花等品種。青花器身飾團龍、團鳳、折枝花葉、蓮塘魚藻等,間有開光。器底多具款識,也有以龍紋或鳳紋圖記代作款識的,但較稀少.其后,清代康熙、雍正仿品中也有此類.
缽----斂圓口,,弧形深壁,底有兩種:一為細砂平底,一為無釉淺圈足平底.有斗青釉、青金藍釉和青花器,器壁飾以暗刻云龍。青花器外壁繪有云龍、纏枝蓮等。清代雍正的仿品,較之宣德器紋飾略顯呆滯。
山石----器呈山形,仿石而作,峰崖峭而圓潤,端莊穩重,釉面肥腴.有白釉器與青花涂染器.
磚----洪武時期就有白釉瓷磚瓦的燒造,至今在南京市、安徽省鳳陽縣、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鎮明初的宮殿與陵墓遺址仍是到處可見.永樂、宣德時開始燒造青花格錦紋磚,所見有長條與方形兩種.可拼湊鋪面。在制作規整,青花色澤濃艷,紋飾清晰。據文獻記載,永樂時曾建有瓷宮,后廢.這類瓷磚傳世品多見,景德鎮御窯廠遺址現今亦有相同的山石物,與文獻記載吻合.
爵----承襲前朝型制,有白釉與青花品種。所配折沿盤托,中部呈山形,分有三個溝槽置入爵足.
骰盔子----有大小兩種,胎體厚重,形似大碗,侈口,淺壁弧形,矮圈足.繪有青花松竹梅、折枝果、纏枝牡丹、纏枝靈芝、纏枝蓮托八寶、山水人物、海水龍紋等紋飾;署款位置或于外口沿下,或于器中心。
合碗----撇口,直壁折腹,腹下部突起兩道弦紋,圓頂蓋;器身飾以海水云龍。折枝花、石榴以及纏枝蓮托八寶紋等:蓋內與碗心的青花款識對銘.一般為六字楷書款,也有個別署篆書款的大型器.其品種有青花、釉里紅、青花釉里紅、紅彩、青花紅彩、紅釉以仿汝釉等。
碗----器型與永樂相似,略顯敦厚。有撇口、收口、花口、涼帽式或墩式.
葵瓣口碗----撇口呈六瓣葵花式,器壁傾斜,微有弧度;碗內外飾青花折枝花果.清代康熙、雍正時仿品最多,但斜壁較直.
菊瓣口碗----口呈菊花瓣狀,通體起菱形.有仿汝釉與仿哥釉品種,青花款均寫于器底.
雞心碗----器分大中小三種,不如永樂器型秀麗,略顯豐滿。大碗外部紋飾多為雙層蓮瓣,青花、白釉器均同,底面有款.清代康熙、雍正的仿品胎體有厚薄這分:厚胎器體拙;薄胎器秀美,但釉面稀薄泛青,紋飾清晰,線條生硬,足壁較直且高,足際滾圓。
臥足碗----有大小之分。其造型與永樂的相似,更見渾厚圓潤,但紋飾疏簡,器心飾以青花折枝花,口沿處為纏枝蓮紋等圖案邊飾,多有款識;此外,還有繪嬰戲紋的。萬歷及清代康熙均有仿品,但紋飾不盡相同。
大墩碗----口徑約30厘米,撇口,深壁,矮圈足,釉底,器型為墩式,器身多繪青花折枝花果或纏枝蓮紋等。
十棱碗----通身及圈足呈十棱形,所繪青花紋飾略同于上述十棱菱花洗,器底署“大明宣德年制”官窯款識.其后,嘉靖朝及清代康熙均有摹制品,但嘉靖器胎體略厚,釉質肥腴,青花用回清料,魚藻紋不及宣德器線條流暢,底署本朝官窯款識;清代康熙仿品,造型敦厚,圈足高深,胎體厚重,紋飾粗放,所摹宣德款識方正而呆滯。
十棱高足碗----器口造型和器身紋飾,均同于上述菱花式和碗,碗足中空,其六字雙行官窯款識書于器心.
高足碗----有大中小之分,造型多樣.器足有空心和平底兩種,品種有青花、釉里紅、青花釉里紅、白釉填紅、藍釉填白、青花地白花、孔雀綠釉及紅彩等。青花器器壁多繪纏枝花、海水龍、海獸、人物以及阿拉伯文;釉里紅多以三魚、三葉紋裝飾。
高足杯----小撇口,垂腹,柄足外撇,器足分細砂平底高足、平底淺圈足與竹節中空柄足.其品種紋飾有:青花九龍鬧海、松竹梅、纏枝蓮青花、金彩苜;、青花海水留白八怪和青花海水紅彩八怪或與此相反的紅彩海水青花八怪及釉里紅魚、三葉與紅釉、白釉等。較為新穎的是紅彩魚高足杯,器為平底高足,紅彩淺淡鮮亮,魚游向兩左一右,器心以紅彩書六字雙行官窯款識,環以雙圈,這一造型的高足杯萬歷天啟及清代的康熙、雍正朝都有仿制,其中康熙仿品最為亂真,但釉面不及真品肥腴明亮,垂腹欠豐滿,柄足造型線條生硬。
收口盤----有大中小之分。微斂口,淺弧形壁,矮圈足,腹部較永樂的豐滿。有青花及各色釉品種,青花器紋飾多樣,于器口外沿署橫款,或為底款.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均有仿制.
撇口盤----口徑為10至30厘米不等,按大小分數種,有青花、青花五彩、白釉、紅釉、藍釉與天藍仿汝釉等品種,紋飾內容豐富,青花、白釉和黃地青花器除無釉砂底外,其余皆為滿釉底.
菱花口盤----口呈菱花式折沿,細砂平底,個別特重,一般體輕.器分大中小三種,除極少數大、小盤,于折沿書寫宣德款識外,大多無款,故有永、宣之爭.
折沿盤----又稱板沿盤。其造型與菱花口盤相似。撇口下收,圈足細砂底.清代雍正時多有仿品。
盞托----又稱“尖淺”.菱花式口外折,器壁較淺,盤心有的凸起弦紋,砂底淺圈足.有青花和白釉兩種品種。清代康熙時多有仿制,民國是孫嬴洲先生仿此青花器惟妙惟肖,頗能惑人,至今仍流傳在國內外。
宣德時期,為朝廷祭祀、宮廷陳設及用于對西亞的文化交流等,燒制了大批巨型器,擇述如下:
大罐----造型繁雜。常見器為直口豐肩,直腹斂收,器身以青花繪纏枝蓮紋,肩部署“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橫款.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及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均有藏品。另見較上述大罐器型稍小、腹部下斂的白釉器,或青花雙鳳、螭紋直口大罐.后一種于景德鎮御窯廠遺址中出土了數件,均為殘器,而傳世品中鮮見.另有器身高達56厘米的大罐,直口溜肩,圓腹下收,平足砂底,器身繪單條行龍,肩飾四組獸面,間以云龍,并署四字楷書書橫款:此類大罐早年流散到國外兩件,現今一為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一在西歐,它們與美國堪薩斯城納而遜阿脫肯斯藝術博物館所藏的兩件云龍梅瓶風格一致.
民窯中類此的大罐也不少,多繪仕女、琴棋書畫等人物故事及纏枝蓮、花卉與麒麟等。這些造型,其體態之大,均不壓于嘉靖、萬歷時期的大罐,但卻較嘉靖、萬歷器制作規整、精細.
大梅瓶----美國堪薩斯城納而遜阿脫肯斯藝術館有一對宣德青花云龍大梅瓶,均高54.4厘米,卷口,短頸,豐肩,收腹,足底外撇.肩部繪有獸面,間以云龍并署四字楷書橫款,腹部繪單身行龍,足邊飾蓮瓣紋.兩器紋飾對稱,龍作相對競舞狀,畫面基本于上述云龍罐相同,釉面都有開片,器身微有損傷.宣德逐器類中,像這樣成對的大梅瓶實為少見.此外,尚有繪以纏枝蓮紋相同的器型.近年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有青花蟠龍人梅瓶,青花呈深藍色,為宣德晚期之作;其后嘉靖、萬歷時所流行的這類圖案,皆源于此.
天球瓶----胎骨厚重.圓口,其頸短粗,上闊下斂,碩腹大而扁,砂底微凹.青花器繪以海水龍紋或纏枝蓮紋等,較永樂器紋飾略為粗放,一般署款寫于口沿下或肩部,也有不少無款器.后仿的同類器,頸長腹圓.
撇口大瓶----撇口,長頸,溜肩,長腹,足部外撇.頸飾青花海水,肩繪蓮瓣.腹部繪松竹梅,腹以下至器底繪蓮瓣和纏枝寶相花紋.雖然僅見磨鋸口殘器但證明此時以有這一造型。
扁壺----撇口,短頸,扁圓腹.紋飾有青花海水白龍、穿花龍、纏枝蓮紋等,少有款識.清代康熙仿品腹部略隆起。
魚缸----斂口,邊沿外凸,腹部下斂,砂底.故宮博物館藏有白釉地藍釉器,口徑約76厘米,外口沿下刻款.英國大維德基金會藏有青花器,色調濃重,呈黑褐色,口沿及足邊為卷草紋,器身繪雙翼飛龍翻騰于波浪之中,線條粗獷有力,于器口邊署款.同類器近年又于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數件.此外,還有繪青花云龍的大龍缸,宣德款識寫于器里口沿下.
大花盆----高約30厘米,口徑月36厘米。造型多樣,見有葵口、菱花口、菊瓣口、折沿口與四方、八方、長方、起弦、連座等式.起品種除青花與白釉外,還有青花紅彩器,器身以青花染地留白涂紅彩開光,內繪寶相花等圖案:以淡紅彩涂染花朵,而后用深色紅彩勾描輪廓與脈絡,形成紅上紅彩的新工藝,而紅葉則用青花繪制;口沿下以青花涂地留白,長方框中署“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橫款.
菱花回大盤----器型同于永樂菱花口大盤,直徑為53.3厘米,為十六花瓣形,盤心繪有青花枇杷綬帶鳥等,清代雍正時多有精細的仿品,易于相混。
三、圖案紋飾特征
宣德時期瓷器的青花紋飾,具有突出的時代特征,不僅畫意豪放、生動、筆法流暢,粗細皆有,而且內容題材廣泛。
過去認為明代繪翼龍和穿花龍紋的青花器始正德,現據實物證明,出現的時代可以上限至洪武、永樂時期或者更早.另外,過去一般以為“宣青”中很少描繪人物,現在卻從所見的器物和有關資料中,發現不少內容豐富的人物場景,,結合后來成化瓷的大量出現的以人物為主題的紋飾,更加說明宣德時期已經為生動多姿的青花故事人物畫奠定了基礎。
此時常用的工藝裝飾有:印、刻、劃、雕、堆拱、繪畫等.
常見圖案紋飾:
龍紋:團龍、云龍、海水龍、青花海水白龍、獨龍、雙龍、四龍、五龍、九龍、十龍、海水荷蓮龍、花間行龍(俗稱穿花龍、串花龍)、變龍、蟠螭龍、翼龍(龍爪數為三、四、五不等)、香草龍銜靈芝等。
鳳紋:云鳳、雙鳳、穿蓮鳳、穿牡丹鳳、團鳳、團龍鳳、龍鳳等.
纏枝花葉類:蓮、菊、束蓮、牡丹、苜蓿、寶相花、荷蓮、靈芝、石榴、牽;、番蓮托八寶、葡萄、茶花等。
折枝花果類:菊、蓮、牡丹、荔枝、葡萄、百合、蓮寶、枇杷、桃、芝蘭、茶花、玉簪花、三葉、石榴、瓜、九秋等。
人物:藏人歌舞、西干母騎鶴、吹蕭引鳳、賞月、拜月、高燒紅燭照紅裝、仕女乘車、嬰戲十六子、仕女琴棋書畫、仕女嬰戲、仙人騎鳳、焦葉提詩等。
其他:云頭紋、海水、海水江芽(水中有山石)海飛象、海八怪、海石榴、獅球、魚藻、三魚、荷蓮、水藻、花鳥、枇杷綬帶鳥、桃花雙鵲、桃樹團花、碧桃竹子、竹石芭蕉、山石團景、松竹梅三友、萱草、七珍八寶、法輪、太極、月華、焦葉、菊瓣紋、蓮瓣紋、雙層蓮瓣紋、回紋、弦紋、云紋、錦紋、點紋、梵文、藏文經語、阿拉伯文和“茶”(茶多寫在碗心)等.
(二)
四、各品種特征
青花----宣德青花器,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就倍受推崇,聞名中外,至今仍被認為是明代青花瓷器之冠.
安徽省博物館收藏一件宣德青花纏枝蓮紋菱花口大盤,其細砂底上墨書“大明萬歷三年徐敦慶堂置辦”紀年紀事款識.從這件器物的墨跡上可以窺知,萬歷時,除崇尚成化斗彩雞缸杯外,對宣德青花瓷亦早以垂青,從中又可得知,前朝官窯在當時以成待價而沽之古董,為人所收藏,于此,宣德青花對后世影響之大,可見而知.
1936年,英國人白蘭士敦來中國,專為英國不列顛博物館收集永樂、宣德青花器(在他之前,國內已有人對宣德青花器進行了研究).1938年,他出版了《明初官窯考》一書,其中對宣德青花的描述和介紹,在國內外文物界引起很大的震動,并相繼興起了研究永樂、宣德青花的熱潮.步白荷士敦后塵的,有英國人布德,德國人布夏德,美國人柯馬,法國人魏智,日本人山中和英國華僑吳實熙等。另外,一些外國公司、洋行、連同傳教士在內,亦都在中國各地貪婪地進行文化掠奪。由于永樂、宣德青花器大量流落到了國外,其藝術造詣受到眾口贊譽,身價也隨之上漲百倍,至今,在國際市場上仍擁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在風格上,宣德青花不同于元代和洪武青花,與永樂青花卻有著全面的繼承和發展的關系。從色料來看,它們使用的多為同一種進口料,技術工藝和裝飾風格也頗相似,所以有“永、宣不分”的說法,然而,時代不同,同一瓷器的品種,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在變化中演變著。如常見的永樂與宣德青花纏枝花撇口碗,乍看兩者從造型、胎釉、紋飾乃至青花用料都十分近似,難以分辨,然而仔細對比便會發現,器腹下垂的收斂程度,永樂較宣德豐滿,紋飾畫風,永樂較宣德纖細秀麗;若作胎體測量,永樂體輕,宣德體重.據此說明,對于永樂、宣德青花末署款的同類器物,只要潛心對比、研究,便能見微知著.
宣德時期所用青花原料有下述三種:
(1)“蘇尼勃青”料發色濃艷深沉,有暈散現象。色閃黑藍或深藍色,凝聚處可見自然形成之褐色結晶斑,深深凹陷于胎骨之中。
(2)國產了發色清淡,藍色不穩定,時有流散走釉,特別是淺色的青花色料常與釉面混淆,致使紋飾模糊不清,如菱花口纏枝蓮盤就有此現象。
(3)“蘇尼勃青”料與國產料合用:發色明快,濃重與淡雅參差相間.濃者,色泛黑藍或深藍;淡者,色灰暗猶如隱身在云霧中;亦有淺淡鮮明的色調。這種混合料,以濃重的進口料渲染為主,國產料輕描為輔,收到了突出紋飾層次的效果。
宣德早期青花與永樂青花風格相近,并且全面繼承了永樂青花的特點,所以在識別時不宜將它們斷然割裂,而應從承上啟下的關系中去認識和判斷。
宣德晚期的青花色調,則與上述三種情況完全不同,往往顯得特別濃黑,有凝聚斑點;而色調灰暗的,則少結結晶斑.這時的釉面較為白潤平滑,與那種典型的青白色桔皮紋釉面全然不同.如果此類青花器無款識,往往被誤認為是正德器物,只有比較了解宣德款的同類器物,才會對此泛白釉面有正確的認識.這種情況在鑒別時經?梢耘鲆,應當引起特別注意。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青花蟠螭紋罐、纏枝蓮大罐、海水紋渣斗等,就屬這一類型,不過這幾件均有款識.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的數件缸、罐、盤等大器,也同于此.
以青花來描繪主題紋飾的,效果甚好,宣德時多數器物都采用這一手法。當時,還有不用青花來描繪主題紋飾,而使青花作色地或陪襯,以留出空白圖案為主題,形成的青花地白花品種,這種方法繼承了元代工藝,獨具匠心,為后來各種色地套疊裝飾開創了一條新路。
早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孫嬴洲先生就已能夠精湛地鑒別出永樂和宣德青花器.而且,他仿制宣德青花器非常成功,形神兼備,惟妙惟肖。
釉里紅----宣德時期的釉里紅燒制的極為成功,擺脫了元末明初那種黑紅、粉紅的晦暗色調,形成鮮艷的寶石般的紅色。由于對銅紅釉的呈色技術掌握得很好,紋飾的濃妝淡抹均能運用自如,即是淡描,亦色彩鮮亮,紋飾清晰。如釉里紅云龍合碗,其龍紋線條纖細,雖輕描淡寫,但色澤仍很明快。另有釉里紅三魚梨壺.高足碗和三葉高足碗、杯及外壁裹心均繪龍紋的撇口碗及纏枝花、獅球、海馬、八怪的盤。碗與高足碗等。其瑩潤的桔皮紋白釉與濃艷的釉里紅紋飾互相輝映。除以釉里紅繪畫外,同時尚有以白釉鋪地剔花填紅釉紋飾的新技法,所填紅釉略微高出白釉釉面,見有海水云龍梅瓶.
清代康熙、雍正時仿制的宣德釉里紅三魚.三葉高足碗等,雖頗能亂真,但仍帶有本時代的特征,近年臺灣省仿制的釉里紅器,效果更佳.因之,在鑒別時,要特別注意每一時期的器型,胎釉、色調、紋飾、器足、款識等的不同特征,尤其要于那些易被忽略的細微差別。
青花釉里紅----俗稱“青花加紫”,此品種早見于元代,明初中斷,永樂、宣德時再現.故宮博物館所藏云龍紋合罐,青花云和釉里紅龍的色澤都很鮮艷,融為一體,更加絢麗.此品種于明、清兩代延續不斷,成為一個傳統品種,深受人們喜愛。
五彩----宣德一朝有無五彩瓷,曾經是陶瓷史上一個謎.據《博物要覽》記載:“宣德五彩深厚堆垛”.但長期以來未見傳世品,“不識廬山真面目”.
薩迦寺為元代薩迦王朝國師八思巴的圣地,寺中有大量明初永樂和宣德時的金屬與陶瓷品,乃為文物寶庫。上述這一對宣德青花五彩碗為撇口,垂腹,收底,圈足;里口沿以青花藏文為飾;器心繪蓮池鴛鴦,外口沿飾寬帶青花云龍紋,腹壁繪對稱出水芙蓉,兩組成對的鴛鴦游戈其中;器底青花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官窯六字款;花鳥紋分別以紅、黃、綠、紫諸彩點飾;紅彩泛黑,綠彩閃黃,黃彩淺淡.鮮亮,其色彩均清晰、明快、濃艷,此罕見珍品的復出,證明:明代五彩與斗彩并非于成化時才發明,早在宣德時就成熟的青花五彩器,它既是對元代五彩與明初洪武五彩的承襲與發展,也是后來成化斗彩的前身;同時有說明,南京市明故宮遺址出土的洪武紅彩云龍盤,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永樂紅彩鳳穿花墩式碗與黃釉綠彩、綠釉紅彩龍紋梨壺及盤、碗,河北省安次縣出土宣德紅彩纏枝蓮托八寶三足爐,等等,均非偶然,這些品種均為同期五彩瓷的派生。
白釉醬花----為宣德時期新創燒的品種。其白釉上刻填的醬釉花呈現未經攪拌的芝麻醬色調,晶瑩光亮。常見器物有書宣德款的白釉醬花三果大盤。這種型制一直延續到正德時期。反之,此時也有以醬釉為地填白花的品種,見有撇口盤。
白釉青綠花----此為宣德時期又一創新品種,極為罕見。其圖案所填釉彩,以青蘋葉的綠色,造型、紋飾等均同于上述的白釉醬花三葉盤與枇杷大盤。
藍釉白花----其裝飾方法類似于元代藍釉白花,,即寶石藍釉作色地,留出空白作紋飾圖案,以刻、堆、鑲嵌的方法填入白釉,使紋飾有立體感,,藍白分明,獨具別致.其藍地比暈散青花紋飾更加鮮艷,并且深厚平凈,常見紋飾有龍紋、魚藻、葡萄、牡丹等。
黃釉青花----為宣德時首創的品種,即將黃釉施于精美的青花器上,其色澤凝重鮮亮,常見的宣德黃釉青花三葉撇口大盤,除釉底外,尚有無釉砂底,霰有火石紅斑.此品種延續燒造至嘉靖年間,其器型圖案均大同小異。宣德、成化的黃釉青花盤,多于器口沿下橫寫款識:弘治以后寫款于底部.另有在宣德青花舊器上后掛黃釉的偽作,其黃多閃綠色,青花色澤濃重泛黑。
紅彩----據文獻記載:“彩器始于宣德”.但南京市發現的洪武官窯紅彩云龍盤,已經突破這種看法,可以認為它是景德鎮御窯紅彩器的開端。宣德時燒制紅彩,較洪武時更加鮮艷,并且色調有濃重和淺淡之分。濃重之色,見于河北省安次縣正統三年何氏墓出土的纏枝蓮托三足爐,其紅彩呈黑紫,深暗凝重,,顯得油膩,表面無光,與同時期的紅彩海水八怪碗相同;淺淡之色,見與故宮博物館收藏的紅彩云龍紋合碗,其龍首色澤雖重,卻較上述纏枝蓮三足爐的紅彩淺淡,龍身則為淺珊瑚紅色;而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的紅彩三魚、三葉紋高足杯,其色澤更為淺淡。
青花紅彩----即于青花紋飾中,留出獸形、龍形等白釉色地,如青花作地的效果。其色彩凝厚,紅中閃黑,少有光澤,如青花地開光紅彩花朵、青花枝葉的各式花盆及青花海水紅彩海八怪高足杯、盤、碗、大碗、合碗之類。反之,也有用紅彩作地,來襯托青花獸形紋飾的,其效果更好。這一類紅彩,較上述單一紅彩的凝重色調略顯輕淡,又較淺珊瑚紅色為重,介于二者之間(也有個別例外).
青花金彩----元瓷采用的金彩裝飾,至明代永樂、宣德時仍繼續沿用。宣德時期金彩器見有青花加金高足碗,于青花卷枝梗上繪金彩爺紋,于內壁上方青花格紋中加繪金彩或紅彩“十”字,器心寫“大明宣德年制”官窯年款,青花色淡.另有加飾金彩龍紋的紅釉、藍釉器,如紅釉云龍大碗和盤,龍身用金粉繪,紅釉閃黑灰.上述青花加金及紅釉加金器物,其金彩現今多已脫落,僅能見到灰白色的痕跡(均見故宮博物館藏品)
白釉----宣德白釉不同于永樂,釉面呈乳白色,施釉較厚,并且有密集的小桔皮棕眼。釉面的這種特殊現象,在明代為宣德器所獨有。盡管永樂、宣德青花器易于相混,但在白釉器上則二者很容易分明,掌握宣德白釉器釉面桔皮紋的特點,就較容易辨別和區分。此外,宣德白釉器多暗刻款識或青花署款.
紅釉----宣德紅釉較之永樂鮮紅釉,則別開生面,更勝一籌,俗稱“寶石紅”、“祭紅”、“積紅”、“霽紅”、“醉紅”、“大紅”、“雞血紅”、“牛血紅”等等,名曰繁多,近統稱“紅釉”.
永樂時,鮮紅釉已頗享盛名:到了宣德時,窯工在呈色技術上繼往開來,有所發展,燒造數量也隨之增加,但胎釉都較永樂時加厚,致使紅釉顏色稍有不同。據文獻記載:宣德以后,紅釉既很少燒制,正德時期雖力圖重振,但少有成功,此技術不久也告失傳;嘉靖時只得改燒釉上礬紅以質代替。從紅釉燒制成功到失傳,其間為時不長,中斷兩百年后,到清代康熙時候才再度出現。在工作實踐中,筆者對明代紅釉燒造時間問題加以注意,發現部分器物與上述文獻記載
宣德紅釉傳世品的釉面色調與永樂鮮紅釉不同,按深淺濃淡可分出多種色
深色者黑紅,猶如初凝之牛血,釉質肥厚,內中氣泡較多。
略深之者艷麗,釉面較前略薄,亦有小氣泡,并拌有隱約顯露之細小血絲紋與小斑點。
淺淡之色分外勻凈,可與紅寶石的晶瑩相媲美。
以上釉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桔皮紋.
更淺淡之色粉紅如桃花,稱作“桃面釉”.唯此色釉面平滑無桔皮紋,底足白釉泛青.
宣德紅釉器,其口沿處都有自然形成的一線白釉,俗稱“燈草口”,紅白分明,相互烘托。其紅釉經火熔融,垂至邊緣,截然整齊,垂積釉處顯青灰,如青蝦之背色,(而后仿器積釉處多凝黑);最厚處則有氣泡聚集,獨具時代特征.
宣德紅釉器的器里釉,有紅白兩種,白釉者往往于器里壁暗刻龍紋,有釉質肥厚,而不夠清晰,器底足除青花款識外,也有的為雙行楷書刻款,多有陰文雙圈.
和傳統看法有所出入,值得推敲。
除上述一色紅釉器外,又有以紅釉為地填白色龍紋的紅釉白花品種,如紅釉白龍煤瓶、梨壺及高足碗類,器身通體施釉,留白填以白色龍紋,雙目以青花點綴,足邊填出白色卷枝花,釉面瑩潤,圖案精美。
近年,于景德鎮御窯廠遺址發現宣德紅釉殘器碎片堆積坑,造型有缽、盂、罐、梨壺、僧帽壺等,尤以盤、碗類數量最多;也有些器型為傳世品所不見,如鳳首流爪棱壺,器為唇口,短頸,起弦,凸云肩,圓腹起棱三折,臥足;通身陰紋四等份分,鳳首為流,鳳尾為柄.另有桃形壺,以弧形桃花為蓋,器身如蟠桃,兩冊浮雕折枝桃花,花葉翻卷自如;臺灣省故宮博物館有同此造型的醬釉器,,其余數件帶原蓋的暗刻花海水龍紋梅瓶,器身粗短,釉面肥厚,色澤紅潤,勻凈猶如清代康熙時的豇豆紅色;有的本系完器,致殘原因不明.由于銅紅釉的燒制技術較難掌握,故經過窯火的釉面反映出多種色調,僅殘器堆積坑所見的就有:紅艷、濃紅、黑褐、半紅半灰、粉紅、黃、綠、淡青等色,色調優劣相差懸殊。
藍釉----宣德藍釉亦很名貴,又稱“寶石藍”、“霽藍”、“祭藍”,現在統稱為“藍釉”.從明代典章制度來看,藍釉與白釉、黃釉、紅釉都可派作祭祀之用.宣德藍釉,釉質肥腴,顯桔皮紋,色如藍寶石,其中又有深淺之分,深色明亮多泛黑,淺色多泛白,不論深淺,在器物口沿處,都有線醒目的“燈草口”,在邊沿積釉處微泛黑褐色。
宣德藍釉器的器里,有藍、白兩種釉面。白里者,器壁上常印行龍紋飾,器中心淺刻三朵如意云紋,線條圓滑,但因釉質凝厚,紋飾多不清晰。宣德藍釉或紅釉的器底足內皆為白釉,并有青花與暗刻兩種款識.
清代康熙、雍正時,都有宣德藍釉器之仿品。常見的收口和瓶口的盤、碗類,初看很像,細察之,則見釉質并不肥厚潤澤,桔皮皺紋及氣泡過于均勻,細小,密集,而真正宣德器的桔皮紋,卻聚集著大小不一、疏密有制的氣泡;并且,仿品足內白釉過于勻凈,均泛清色,再者,宣德紅、藍釉器底多有塌陷現象。而仿品中薄胎者下凹過甚(藍、紅釉均同);厚胎者無此現象,較之宣德器平整。
冬青釉----永樂時已有燒制,宣德時繼承下來,釉面無桔皮紋,其勻凈度和永樂時大體相同,唯釉質瑩潤無氣泡.釉色有深有淺,深者青翠,玻璃質感強,淺者猶如新鮮之青豆色,十分雅靜,盡管色澤濃淡不同,但都有仿龍泉釉的效果。常見器型有葵花式盤、碗與菱花式小碟,常以暗花裝飾,有纏枝蓮和纏枝靈芝等;葵花式盤則通身劃刻花瓣形,盤的款識多寫在底面,小碟的款識常常寫在器里底心.清代康熙時期仿此類小碟很多,其釉面、款識與宣德相似,較難區分。鑒定時,參照比較與此器型相同的較大的康熙官窯器的特征,去分析歸類。另有日本所仿葵花式盤,其造型、釉面、紋飾也都與宣德器體一致,不同處在于器底有三個支釘痕跡。
醬釉----又名“紫金釉”,光潔瑩潤,釉面肥厚,色分深淺,并有桔皮紋(也有個別不光亮的釉面).此為宣德時仿古品種,有宋代“紫定”的效果。常見的器型有橢圓形水仙噴盆、方盒、撇口碗、收口碗及撇口盤等。器底有青花寫款或暗刻款.
仿汝釉----永樂時,景德鎮已開始仿造宋代名窯瓷器,而仿汝釉則為宣德時首創,并且明代僅宣德、成化朝有此品種,此后,到清代雍正時才又重現.宣德仿汝釉與宋代汝窯釉相似,釉色有淡青和天藍,釉質肥厚、均勻,開細小片紋,釉面同樣具有宣德時桔皮紋的普遍特征,但胎體不夠堅硬,類似漿胎.仿汝釉的器型有雞心碗、合碗、盤、盂、菱花式洗、蟋蟀罐等,底面一般都有青花款,釉下款字色澤較灰暗。
仿哥釉----宋代哥窯遺址至今尚未找到,但傳世哥窯對后世的影響卻很大,宣德時官窯開始仿制哥窯品種,其釉面光潔度不高,略有油膩感,也有桔皮紋,基本接近宋哥窯的釉面效果;其釉色分淡青與灰白,都開有片紋,但紋路微微閃黑閃紅,沒有宋代哥窯的金絲鐵線和紫口鐵足的效果。仿哥釉的器型有雞心碗、菊瓣碗、盤、碟、葵花式洗、弦紋銅爐和執壺,書青花宣德款.
鑒別明代仿哥釉器物應注意:凡釉面呈暗淡的油光、有桔皮皺紋的器物,多為宣德時所制;光澤極強的,則為成化時之作,嘉靖、萬歷時燒造的,釉面光亮,,紋片大小皆有,但器型多不規整;清代康熙、乾隆以至清末大量仿制的,則均帶有本時期的時代特點。
仿鈞釉----宣德時期御窯廠也仿制鈞窯器,傳世品多為盤、碗類,器均為撇口,廣地,圈足,與同時期的白釉器造型相同;底內露胎泛黑褐色,近似后來成化時期的糊米底,釉面于紫紅中難以藍色。此類宣德官窯仿鈞釉盤、碗,故宮博物院、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及英國倫敦維德博物館均有藏品。此外,筆者于1985年在香港還見到一件宣德仿鈞釉荷葉形蓋罐.器形秀美,雖已破碎也屬稀世珍品。
仿龍泉釉----以浙江龍泉窯器的青釉為范,永樂時開始燒造,宣德器釉面效果則已與龍泉釉媲美。其釉面肥潤,色調青翠,唯胎質較白,底部以人工涂刷漿泥,燒結后或早現較深的醬褐色,或呈現火石紅色,這些特征極為明顯,往往據此即能識別。景德鎮仿龍泉釉器的工藝裝飾手法有光素、刻花與凸貼幾種,造型有龍缸、花口缸、花盆、六方花盆、連座花盆、水仙盆、洗、鼓釘洗、卷口梅瓶及盤、碗、碟、高足碗等。
黃釉----釉面肥厚,釉色嬌嫩而略深,但不及以后弘治的釉面細潤。黃釉器有兩種掛釉方法:一為在白釉器上覆罩黃釉,低溫二次燒成;另一種在坯胎上直接掛釉宣德黃釉器為二次燒成,由于原白釉器上有桔皮紋,掛黃釉燒制后,桔皮紋更加明顯,釉面肥厚,呈凹凸不平之狀,底足內為白釉,有青花寫款或刻款.器型多見盤、碗類。
傳世的宣德素白釉盤、碗、高足碗很多,過去常有人將此類白釉器喬裝改扮掛黃釉或其他彩釉,借以提高其經濟價值,對這類后掛彩器,須特別注意.
孔雀綠釉----明代孔雀綠釉與明代黃釉器一樣,也有兩種燒結方法,以素胎直接掛釉燒制的器物,釉面易開片剝落;宣德時多在白釉器上罩釉燒成,故釉面不易脫落。除素釉器外尚有以青花繪魚藻紋覆罩孔雀綠釉的裝飾。器型多見高足碗與撇口盤。
青金藍釉----又稱“雪花藍”或“灑藍”,為宣德時期景德鎮能工巧匠的又一杰作。其方法是在燒成的白釉器或毛坯上,以竹管蘸藍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薄厚不均、深淺不同的斑片,所涂的白釉仿佛飄落的雪花隱露于藍釉之中,經釉下的暗云龍紋裝飾襯托,美不勝收。此類品種極為稀少,僅見過兩件完器,均為缽缸:一件是光素器,為北京市文物商店收藏,另一件外壁飾暗刻龍紋的,為僑居瑞士的仇炎之先生所藏。
另外,近年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有署官窯款的殘盤,于毛胎上施釉,釉面中微含淡紫色斑.
(三)
五、胎釉特征
胎體:
宣德時期,瓷土淘煉更加精細,燒結后更為精細堅硬,永樂胎質則細潤有余而堅硬不足,所以,同樣大小的器型,宣德器胎體較永樂時為重.
同時,宣德器胎體也有厚薄之分。大器多厚胎,底為無釉的砂底,處理光滑自然,無弦痕,常有大石紅斑.后仿宣德器物胎體處理生硬而顯矯揉造作,于砂底處?煽吹角逦南液.
琢器胎體一般為分段橫接,處理雖較好,但仍不能看出。
漿胎的胎質疏松、色黃、胎體開白色片紋,視其斷面有燒結不透現象,叩之發聲沙啞。
釉面:
釉質與永樂相比,仍屬細潤,但多桔皮紋,就青花器而論,釉面多泛青,稱作“亮青釉”.有的青花器釉面氣泡密集,大小不一,顯云霧狀,稱為“朦釉”,俗又謂之“唾沫釉”.清代仿宣德器中,尤多這種云霧現象。
宣德器的高溫釉色中,都具有釉面桔皮紋和氣泡密集現象,少有例外。琢器器里釉汁淌流不勻,可見垂流痕.除大器為無釉百砂底外,中小器物底足多施釉,但器身與器足釉面色澤往往不一。器足釉面有以下幾種情況:
(1) 白釉潔潤者,有桔皮紋,呈乳汁狀.
(2) 施釉不勻者,色泛漿白,于白釉中隱隱顯出一片黃色,又似串煙色,涅而少亮,俗稱 “魚
肚白”或“黃溢子”.
(3) 青白色者,晶瑩光亮。此現象見于器物底部,并較器身稍亮.
(4) 胎開片者,呈牙黃色。
此外,器身、器足的邊際、棱角等轉折處,常有呈翠青色或亮青色的積釉.
宣德早期釉面與永樂一樣,尚無桔皮紋,而后增多,晚期出現潔白釉,又少見桔皮紋.
清代雍正仿宣德器最多,似釉色青中泛白,氣泡大小一致而無層次,桔皮紋過于規整,亦不自然。
六、宣德瓷器鑒定要點
1、宣德造型總的的特點是凝重渾厚。同類器型與永樂相比有細致差別,如扁腹綬帶葫蘆瓶、花澆、高足碗等。同時也有許多含外來色彩的器型.此時器型、品種繁多,居明代之冠.
2、宣德器胎質細膩,多細砂底,琢器接痕少件。同類器與永樂相比,胎體乃顯厚重、堅致.
3、宣德釉面的突出特點為桔皮紋.青花器釉面呈亮青色,前期與后期釉面稍白,中期為青白色,釉面均很細潤。
4、其紋飾一改永樂的纖細風格、顯得粗重豪放,筆法蒼勁。尤以龍紋雄健威武之狀,為明、清兩代之最。
5、宣德青花有三種色料:進口“蘇尼勃青”料 .國產料、進口和國產混合料.其中“蘇尼勃青”料最為常用,所繪青花自然暈散,形成濃重的凝聚結晶斑,深入胎骨.
其后期青花色調,或濃褐,或灰暗,少暈散和斑點。
6、宣德瓷器署有官窯年款的較永樂時顯著增多,一般為六字楷書款,個別亦有四字楷書款或采用篆書的;署款位置不定,器物全身各部位均有書寫.
7、器足有以下幾種形式:
(1)琢器多細砂平底寬圈足,無釉,無弦痕,泛有火石紅斑.
2)瓶、罐類中有臺階形底,連續上凸,為宣德時獨創(成化時也有此類).底均施釉,多署款識.
(3)斜坡式盤底,盤心微有下凹,淺圈足,外墻內斂,內墻作斜坡狀,足脊處常見棱角;另有與之相反的外直墻內斜坡足.清代雍正時仿宣德斜坡蝕盤底,于足脊處滾圓,如“泥鰍背”狀.
(4)齊平足.足脊如刀切一般,但較這二月度年個里億器略顯倭角.
(5)高足碗、杯見有平底高足、平底淺圈足與竹節或中空柄足.
(6)臥足,底心拱起,無圈足.
(7)外墻內斂圈足,其足壁,外墻內斂,吶墻陡直,多為盤類。
直墻圈足,見于骰盔子與大型碗類,其圈足里外墻均為直壁.
明代早期洪武、永樂、宣德官窯瓷器特點
來源: 瀏覽 22536 次
上一篇:明成化景德鎮窯瓷器青花夔龍紋碗
下一篇:北京故宮收藏的宜興窯瓷器
更多關于 明代早期洪武、永樂、宣德官窯瓷器特點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