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漢墓是漢代古墓中又一重大的考古發現,合浦古漢墓中出土的古董文物最出名的就是黃金焊接飾品。合浦漢墓與全國其他地方的漢墓不同,眾多舶來品反映了海洋與大陸經濟、文化的結合,“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大量對外交往的物證,對了解古代中國對外交往有特殊價值。
合浦古漢墓是西漢古漢墓群,合浦古漢墓群分布方圓68平方公里,估計有古漢墓上萬座。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在合浦已發掘的漢墓累計有1000多座,出土的文物數不勝數。古漢墓分為土坑墓和磚坑墓。漢代墓葬群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廉州鎮東南郊望牛嶺、風門嶺、寶塔山和東北郊堂排一帶。
合浦漢墓群分布于合浦縣城的東北、東南郊,南北長12.5公里、東西平均寬約5.5公里,總面積近70平方公里,將合浦縣城三面包圍起來,經勘查地表現存墓葬封土堆1056個,大型的殘高近10米,底徑達90米,一般的底徑也有10至60米,宛若座座小山包。根據考古勘探和發掘的經驗預算,包括封土堆已消失隱蔽于地下的漢墓,總保存量應有近萬座?v觀星羅棋布于合浦城郊的漢墓,其規模之大,規格之高,隨葬品之珍,不但可以推斷今天合浦縣城一帶應是漢代合浦郡郡治和港口的所在地,而且可以從中窺見當年商家云集,市面繁華的景象。
金珠飾品以合浦漢墓中出土數量為最多。1978年合浦環城鄉北插江鹽堆M1出土金手鏈、金花球一串共20枚,其中金手鏈珠14枚,有10枚是橄欖核形的,有4枚是棒槌形的,都有穿孔;金花球6枚,多邊形球體,外緣有粘珠。1986年在合浦風門嶺M10又出土金花球2枚。1993年在北插江M4出土金花球14枚,形制與鹽堆M1的相似。2001年在合浦九只嶺M6a出土金花球7枚。合浦出土金花球都是串飾的組成部分,造型基本相同,為圓球形,空心,直徑在0.5~ 1.7厘米。典型的金花球是用圓形小金條焊接12個小圈,以供連綴。12個小圈上下各一,中分兩層,每層5個;然后在這些小圈交匯的三角地帶用高溫吹凝的堆珠加以固定。堆珠有的只有一顆;有的是下面三顆上面疊壘一顆,似疊壘式的四聯罐。合浦風門嶺6號古漢墓是32年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浦漢墓群中發掘出的最大的古墓,也是廣西這些年來所發掘的相對最完整的古漢墓,規模宏大,隨葬品豐富,所出土的文物種類最齊全。經初步清點,6號古漢墓共出土大件文物130多件,小件文物數以千計,有青銅器、陶器、金器、銀器、玉器、水晶、琉璃、瑪瑙、錢幣、骨頭、頭發、粉末等數十個品種,所有文物均堪稱國寶,其中6號古漢墓“青銅車馬、青銅水牛、墓道下端埋藏文物”這三大發現在我國南方考古史上均屬首次,堪稱嶺南第一,具有重大考古意義。合浦漢墓群是目前國內保存較好,規模最大的漢墓群之一,對于研究漢代嶺南政治、經濟文化和海外交通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