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视屏在线观看,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在线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激情一区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藝術機構 > 博物館 > 李可染畫院(李可染紀念博物館)

          李可染畫院(李可染紀念博物館)

          來源:  瀏覽 1752

          李可染畫院是為紀念“苦學派”知名畫家李可染先生而建立的博物館性質的美術館,李可染畫院由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以及信息中心組成。

          李可染畫院是經文化部管理部門及國家事業單位管理局登記備案的國家級畫院,成立于2012年8月19日,2012年適逢李可染誕辰105周年,由李可染先生夫人鄒佩珠發起、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倡議成立了李可染畫院,其宗旨是研究李可染學術體系、藝術思想,傳承中國畫藝術,并通過開展各種學術活動和對外交流,推動當代美術事業蓬勃發展。鄒佩珠任李可染畫院理事會理事長兼畫院院長,執行院長李庚。在北京舉行成立大會并揭牌。
          李可染畫院是一個中國畫創作與研究的學術團體,研究李可染先生學術體系藝術思想傳承中國畫藝術,開展李可染書畫研究開展學術活動組織美術展覽及相關培訓,加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畫院吸納了眾多優秀的藝術家與理論學者加入以研究和發展中國畫藝術為己任,弘揚民族文化為目的,發揚李可染先生“苦學派”精神,建立“中國派”畫院.李可染畫院內設:李可染紀念博物館,李可染畫院美術館,李可染藝術研究中心,學術報告廳,教學研究工作室,名師講堂,圖書館,典藏部,展覽部為學員提供完善的學習條件和一流的學習環境。
           
          李可染先生簡介

          一九〇七年(丁未  光緒三十三年)三月二十六日(農歷二月十三日)
          出生于江蘇徐州,父親原為貧農,逃荒到徐州,先以捕魚為生,后做廚師。母親為城市貧民,雙親均不識字。生有三男五女,大哥名李永平,三弟早逝,可染兄弟排行第二,原名永順。還有一個姐姐、四個妹妹。

          一九一二年(壬子)五歲
          平民兒童,無禮教約束,得流連于民間游藝場所。童年時酷愛戲曲繪畫,常用碎碗片在地上畫戲曲人物,博得鄰人圍觀。

          一九一四年(甲寅)七歲
          入私塾,窮巷無良師,兩年無所得,唯常在堂上寫字畫畫,塾師寵愛,不加阻止。

          一九一六年(丙辰)九歲
          喜用大筆練字,曾據記憶仿徐州畫家苗聚五,寫大幅“暢懷”二字,因傳書名。兩三年間,求寫春聯者不絕。同期喜畫水墨鐘馗。

          一九一七年(丁巳)十歲
          始入小學。圖畫教師王琴舫,擅畫花卉。老師見他聰慧好學,“孺子可教,素質可染”,遂給他取學名可染。

          一九一八年(戊午)十一歲
          自學拉胡琴,常暗隨街頭藝人,默記琴音,深夜始回。

          一九二〇年(庚申)十三歲
          暑假游徐州快哉亭,見集益書畫社室內數位老畫師正在作畫,窗外凝神伏觀,一連數日,戀戀不肯離去。由此得登堂入室,拜徐州畫家錢食芝為師。習王石谷一派山水。錢食芝,字松齡(一八八〇-一九二二)。畫宗王石谷,畫摩漢魏兼習劉世庵。詩追陶淵明。著作有《懷微草堂詩書畫集》。

          一九二二年(壬戌)十五歲
          在家鄉幸逢罕見的京劇大會演。親聆楊小樓、余叔巖、程硯秋、荀慧生、王又宸、王長林、錢金福等名家演唱,印象至深。是年,錢食芝逝世。

          一九二三年(癸亥)十六歲
          高小畢業,入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私立美術專門學校普通師范科學習國畫、手工兩年,教師有朱聞韻、潘天壽、倪怡德。得見吳昌碩真跡,然無緣拜見,抱憾終生。在學校一次紀念會上,聽康有為演講,言數年來周游全球,確認中國唐宋繪畫為世界藝術高峰。激發可染立志,現身繪畫藝術。其間有幸得識戲曲家、戲評家、上海私立美專兼課教師蘇少卿,經蘇先生介紹,拜會胡琴圣手蘇佐臣。聽其金聲玉振之琴音,聆其學藝之苦,深為感動。

          一九二五年(乙丑)十八歲
          畢業創作以其王石谷派細筆山水,名列第一。劉海粟校長為之題跋。是年回徐州,在第七師范附小和私立徐州藝專任教,至一九二八年冬。

          一九二九年(己巳)  二十二歲
          越級考上西湖國立藝術院研究生,得林風眠校長賞識愛重。春季入學,師從林風眠、法籍教授、油畫家克羅多(Andre Claouodot一八九二-一九八二),專攻素描和油畫。同時自修國畫,研習美術史論。同年與好友張眺同時加入杭州“一八藝社”。

          一九三〇年 (庚午)  二十三歲
          春,張眺被捕。西湖國立藝術院改制。李可染在該院教授研究室任助理員,半工半讀。

          一九三一年(辛未)二十四歲
          五月,杭州,“一八藝社”在上海舉行美術習作展,魯迅為展覽寫《一八藝社習作展覽會小引》(一九三一年五月二十二日),可染作品始受注意。
          在西湖與蘇娥結婚。蘇娥,一九〇九年生,徐州人。曾就讀于上海新華藝專,為戲曲家、戲評家蘇少卿之長女,能戲擅畫。生有一女三男:李玉琴(女)、李玉霜、李秀彬、蘇玉虎(從母姓)。同年秋,可染因“一八藝社”活動被迫離校,得林風眠先生暗中保護,離開西湖,回到徐州。

          一九三二年(壬申)  二十五歲
           重返徐州舊居,歷五年,直至抗日戰爭爆發。春季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創辦“黑白畫會”。是年創作大幅鐘馗。后入選南京第二屆全國美展,報紙刊載專文介紹,評價甚高。同年,再次應邀到私立徐州藝專任教,兼任徐州民眾教育館美術干事。與倪姓同事開辟抗日宣傳畫,創作展示《日本侵華史》,創作大量抗日愛國宣傳畫。創辦黑、綠兩色套印石版《抗日畫報》,積極從事愛國宣傳活動。

          一九三五年(乙亥)二十八歲
          游泰山,并同友人陳向平專程至北平訪謁故宮博物院,遍賞歷代名畫。
          同“一八藝社”友人、畫家汪占非(占輝)、王肇民(兆民)在北平會晤。見汪占非住室墻上懸有座右銘:“必須舍棄”,也成了李可染自勵箴言。

          一九三六年(丙子)  二十九歲
          九月,兼課于徐州第三女子師范學校,至次年。

          一九三七年(丁丑)  三十歲
          抗日戰爭。是年秋,領導徐州藝專生創作抗日宣傳畫將近百幅,畫在大幅竹布上,巡回展覽。冬,為謀求機會從事抗日宣傳工作,偕四妹李畹(現為著名山水畫家)赴西安。

          一九三八年(戊寅)  三十一歲
          春,武漢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五月,加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美術科,從事抗日愛國宣傳畫創作活動。十月,武漢失守,三廳文化人在杜國祥率領下,轉赴長沙。

          十一月十三日長沙大火。
          長沙失守,經湘潭、衡山、衡陽輾轉抵桂林。

          一九三九年(己卯)  三十二歲
          春,三廳人員乘卡車經貴陽到重慶。始知蘇娥于一九三八年秋在滬病逝,全家貧困度日,朝不保夕,頓受刺激,突患失眠癥與高血壓癥。為激發人民仇恨,畫《是誰破壞了你快樂的家園?》

          一九四〇年(庚辰)  三十三歲
          八月,三廳改組為“文化工作委員會”(一九四五年四月解散)。在郭沫若領導下,轉入文委會工作至一九四三年春,共歷時五年。文委會,地點分為兩處,一處在重慶天官房(府),一處在郊外金剛坡下金家院子。在此期間,先后創作反妥協投降宣傳畫多幅。
          文委會工作受阻,成員轉向研究崗位。此時住金剛坡下的賴家橋,和理論家蔡儀同室工作,得以共同探討新藝術理論,并恢復中國畫的研究和創作。

          一九四二年(壬午)  三十五歲
          金剛坡下賴家橋農舍住房,緊鄰牛棚,始用水墨畫牛,寄托愛國胸懷。(據一九七七年李可染《自述》,見本書附錄)。
          是年,徐悲鴻先生偶見某會議廳陳列可染水彩風景畫,贊賞信至。寫信附親筆水墨畫《貓圖》贈之,用以交換可染水彩風景畫一幅,是為兩畫家訂交之始。
          又在重慶參加當代畫家聯展,其參展作品水墨寫意畫《牧童遙指杏花村》為徐悲鴻先生訂購。同時期,古典寫意人物《屈原》、《王義之》、《杜甫》以及山水畫《風雨歸牧》等作品問世,獲好評。

          一九四三年(癸未)三十六歲
          應重慶國立藝專校長陳之佛邀請,任中國畫講師,至一九四六年九月。在此期間,致力于中國畫教學和研究,主攻山水、古典人物、牧牛圖。對民族傳統,提出“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并以此為座右銘。同年,與鄒佩珠結婚。恩師林風眠主婚。鄒佩珠,著名女雕塑家,一九二〇年生,杭州人。畢業于重慶國立藝專,攻雕塑,擅戲曲。生有二男一女:李小可、李珠(女)、李庚。
          是年,屋后竹林生發幼竹,伸展入畫室。嫩葉新綠,拂于窗前案旁,古人有句:“何可一日無此君耶”,乃自命畫室“有君堂”。
          作《松蔭觀瀑圖》、《執扇仕女圖》、《擬八大山人》、《仿石濤八大》等。

          一九四四年(甲申)三十七歲
          在重慶舉辦李可染水墨寫意畫展,徐悲鴻作序,老舍撰寫《看畫》一文,品述推崇。

          一九四五年(乙酉)三十八歲
          與林風眠、丁衍鏞、倪怡德、趙無極等舉辦《現代繪畫聯展》。
          在昆明舉辦李可染水墨寫意畫展。
          是年,二月十九日,郭沫若作《「老聃、關尹、環淵」追記》,感謝李可染抄記久已失蹤的《老聃、關尹、環淵》一文。收《郭沫若文集》十六卷《青銅時代》(據《郭沫若年譜》)。作《放鶴亭》、《棕下老人圖》等。

          一九四六年(丙戌)三十九歲
          同時受到杭州和北平(京)兩份聘書。因北平文化古城,有故宮藏畫,有齊白石、黃賓虹兩位前輩大師在,決定北上。應徐悲鴻校長邀請,任北平國立藝專中國畫副教授。經徐悲鴻先生引薦,得識國畫大師齊白石。明確意識到,四十歲的人如果不向前輩藝術家學習,不向傳統學習,讓傳統中斷,會犯歷史性錯誤。

          一九四七年(丁亥)四十歲
          春,首次帶作品二十幅拜謁齊白石,齊見畫極為賞識。同年,執弟子禮。此后,為齊白石磨墨理紙十年之久。齊師愛之甚篤,極力推崇。
          拜師后,齊師為之作《五蟹圖》。題句云:“昔司馬相如文章橫行天下,今可染弟之書畫可以橫行矣!
          后為李畫《瓜架老人圖》題句:“可染弟畫此幅,作為青藤圖可矣。若使青藤老人為之,恐無此超逸也!
          詩人艾青藏有可染《耙草歇牛圖》。白石老人于一九四七年題句:“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間以后繼起高手,八十七歲白石丁亥!

          齊師又為李畫《牧童雙牛圖》題句,“中國畫后代高出上古者,在乾嘉間,向后高手無多。至同光間,僅有趙撝叔。再后只有吳缶廬者。缶廬去后約二十余年,畫手如鱗,繼缶廬者有李可染。今見可染畫多,因多事饒舌。八十七歲齊白石,丁亥秋”。

          同年春,投師黃賓虹門下。帶畫請教,黃師盛贊其水墨鐘馗。當即出示珍藏六尺元人《鐘馗打鬼圖》,欲贈之,可染敬辭未受。同年,在北平舉行首次個人畫展。徐悲鴻為畫展寫序,品評可染繪畫“獨標新韻”,“奇趣洋溢,不可一世,筆歌墨舞,遂罕先例!保ā独羁扇鞠壬嬚剐颉,見本書附錄)。

          一九四八年(戊子)四十一歲
          在北平舉行第二次個人畫展。徐悲鴻先生收藏其《撥阮圖》、《懷素書蕉》等寫意人物畫近十幅,親自設計,精心裝裱,F藏于徐悲鴻紀念館。

          一九四九年(己丑)四十二歲
          出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會,當選為第一屆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理事。徐悲鴻任美協主席。

          一九五〇年(庚寅)四十三歲
          北平國立藝專、華北大學三部合并,中央美術學院成立。任中國畫副教授(一九五六年任教授)。創作新年畫。時徐悲鴻任中央美術學院第一任院長。
          于《人民美術》創刊號發表其《中國畫的改造》,指出兩點:深入生活,開掘堵塞了的創作源泉;以科學方法批判接受遺產,改造因襲傳統之風,吸收外來優良成分。
          到大同云岡石窟考察!度嗣衩佬g》第五期發表其《云岡石刻印象》。
          四月八日,《人民日報》發表《國畫大家白石老人》,為慶祝他九十壽辰(一九五〇年十一月十二日)而作。

          一九五一年(辛卯)四十四歲
          先往北京郊區農村小紅門、龍掛樹村;后至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農村參加土改。創作新年畫《工農勞動模范北海游園大會》等作品。

          一九五二年(壬辰)四十五歲
          再次到云岡石窟。參加中央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鄭振鐸主持的“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考察團”(趙望云為團長,吳作人任副團長)赴炳靈寺考察。參加勘查的畫家還有常書鴻、李瑞年、張仃、夏同光、肖淑芳等人。沿途參觀龍門石窟、西安碑林、茂陵霍去病墓、咸陽順陵等石刻。

          一九五三年(癸巳)四十六歲
          出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再次當選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理事。齊白石任美協主席。代表大會期間,七月二十六日,徐悲鴻逝世。

          一九五四年(甲午)四十七歲
          為變革中國畫,鐫“可貴者膽”、“所要者魂”兩方印章。背負畫具,于上半年首次長途寫生,歷時三月余。從江南到黃山,畫稿盈篋。同行者有畫家張仃、羅銘。九月十九日,在北京北海悅心殿舉行三畫家水墨寫生畫聯展,引起強烈反響。白石老人年逾九十,持杖親臨展廳看畫,給與嘉許。
          是年夏,于江南寫生途中,勾留西湖,在黃賓虹家待了六天,看黃師作畫,向黃師求教。又訪京劇藝術家蓋叫天,交流藝術心得。次年,黃賓虹逝世。

          一九五六年(丙申)四十九歲
          再次長途寫生。赴江浙,溯長江,過三峽,深入大自然,偕研究生黃潤華同行。歷時八個月,行程十數萬里,作畫近二百幅。從“對景寫生”發展到“對景創作”。代表作有《魯迅故鄉紹興城》、《萬縣》、《江城朝霧》、《嘉定大佛》、《峨眉秋色》、《巫峽百步梯》等。返回后,在中央美術學院大禮堂舉行“李可染水墨山水寫生作品觀摩展”三天,對美術界影響至深。
          九月一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中國杰出的畫家齊白石》。

          一九五七年(丁酉)五十歲
          與畫家關良同訪問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歷時四個月。柏林藝術科學院為兩畫家舉辦聯合畫展。德累斯頓精印大幀李可染山水畫作品數卷。
          《美術》第八期發表理論家王朝文評李可染山水寫生《有情有景》一文。
          是年,齊白石逝世。李可染正值出訪期間,未及參加追悼會,深感喪師之痛,抱憾終生。

          一九五八年(戊戌)五十一歲
          五月,發表《談齊白石老師和他的畫》。

          一九五九年(己亥)五十二歲
          赴桂林寫生。九月、十月,中國美術家協會在北京主辦李可染水墨山水寫生畫展。先后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漢、廣州、重慶、西安等八大城市巡回展出。
          同年,捷克斯洛伐克為其在布拉格舉辦《李可染畫展》,作品主要選自捷克國家博物館及私人藏品!都t色權利報》刊文評介。
          同年,《美術》第五期發表《漫談山水畫》一文。六月二日《人民日報》摘要轉載《漫談山水畫》,題為《山水畫的意境》!睹佬g》第九期發表張仃:《可染的藝術》。
          同年,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李可染水墨山水寫生畫集》。

          一九六〇年(庚子)五十三歲
          提出“採一煉十”的主張。意思是說,采礦是艱辛的,冶煉更加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勞動。真正的藝術創造,必須兼有采礦人和冶煉家雙重艱辛和勤奮。這是畫家勤于實踐、勇于創造的實驗總結。
          同年,出席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何香凝任美協主席。

          一九六一年(辛丑)五十四歲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持拍攝藝術紀錄片《畫中山水》。介紹畫家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的中國藝術。
          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分科之際,李可染山水畫室成立,逐步形成山水畫教學體系。李可染中國畫藝術進入成熟期。
          同年四月二十日《人民日報》第七版,發表《談藝術實踐中的苦功》。
          此后三年,冬季至廣東從化、夏季到北戴河療養作畫,許多作品如《魯迅故鄉紹興城》、《黃海煙霞》、《鼎湖飛瀑》、《暮韻圖》、《鐘馗嫁妹圖》等都在這一期間完成。
          一九六二年(壬寅)五十五歲
          作《黃山煙霞》、《漓江》、《萬山紅遍》(一)畫稿。作《五牛圖》。

          一九六四年(甲辰)五十七歲
          作《清漓天下景》。又創作《萬山紅遍》(二)。作丈二巨幅《漓江》。其后連續完成《巫山云圖》、《山下水田》等。

          一九六六年(丙午)五十九歲
          文革開始,被迫停筆,中斷了“大放”、“大變”、“大超越”的探索。通過書法磨練基本功,勤奮不輟。

          一九七一年(辛亥)六十四歲
          下放湖北丹江口干校,為時三年。

          一九七二年(壬子)六十五歲
          周恩來調令一批畫家返回北京,為外事部門作畫。重新致力于中國畫創作,為民族大飯店作大幅《漓江》。

          一九七三年(癸丑)六十六歲
          作六米巨幅《漓江勝境圖》,歷時三個月完成。作《樹梢百重泉》,作為國禮贈送給友好國家元首。

          一九七四年(甲寅)六十七歲-一九七五年(乙卯)六十八歲

          “四人幫”發動“批黑畫,反擊資產階級黑線回潮”運動。名作《陽朔勝境圖》被指為“黑畫”,遭批判。原陳列于公共場所的可染力作全部禁展撤下。身受嚴重迫害、打擊,精神橫遭摧殘,患重病失語,靠書寫和家人對話。仍以頑強的毅力,堅持“習字日課”;自創“醬當體”,抒寫大楷,筆勢格局,重如碑拓。

          一九七六年(丙辰)六十九歲
          文革告終。
          雙足患疊趾,不利于行,作截趾手術,準備再次面向生活,深入大自然。
          同年,為日本華僑總會作大幅《漓江》、《井岡山》圖軸。

          一九七七年(丁巳)七十歲
          鐫“白發學童”、“七十始知己無知”二印。由夫人鄒佩珠、傅派畫家李行簡、王兆榮先生陪同登廬山、井岡山,三上黃洋界,攀峰頂。是年完成《井岡山》
          日本《世界美術全集(10《中國名畫集對開整版刊登《漓江天下景》。
          同年,作《襟江閣》、《清漓風光圖》等。

          一九七八年(戊午)七十一歲
          再至黃山、九華山。因心臟病發,未能實現再度去三峽寫生的計劃。歸至武漢,六-七月間在東湖為湖北省美術家、輕工局山水畫學習班講學。湖北省工藝美術公司研究室整理《李可染先生講課概要》。
          同年,作《黃山人字瀑》、《楓林暮晚》。
          是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此后繼續當選為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一九七九年(己未)七十二歲
          春,《美術研究》復刊號第一期,發表《談學山水畫》,以其在武漢講課概要為基本內容,整理成文。九月,由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聯合拍攝葉淺予、李可染、李苦禪、蔣兆和四畫家各自獨立的藝術教學影片,成立李可染藝術教學影片創作組(藝術顧問:朱丹、艾中信。成員:石梅音、孫美蘭、李行簡、萬青屴、李廷錚、張海潮等十余人)。拍攝藝術教學影片《峰高無坦途——李可染的山水藝術》及欣賞片《為祖國河山立傳》、《李可染畫!。一九八三年三部影片拍攝完成。
          十一月,出席中國文學藝術家第四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委員。吳作人任美協主席。
          同年,作《漓江邊上》、《蘭亭圖》。

          一九八〇年(庚申)七十三歲
          五至七月三個月,赴杭州、蘇州、無錫、桂林,沿途拍攝影片。
          香港《美術家》總第十三期發表《李可染和他的山水藝術》,孫美蘭文。同期發表李可染作品約四十幅。

          一九八一年(辛酉)七十四歲
          春季,作為中國文聯代表團成員,應邀訪問日本,文聯副主席陽翰笙任團長。
          十一月一日,中國畫研究院成立。李可染出任院長。

          一九八二年(壬戌)七十五歲
           出席法國著名華裔畫家趙無極畫展開幕式。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李可染畫論》(王琢輯、秦牧序、王貴忱文)。

          一九八三年(癸亥)七十六歲
          十月,為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五周年,應中日友好協會、中日文化中心和朝日新聞社邀請,再度出訪日本,在東京、大阪舉辦《李可染中國畫展》,展出四十年代以來代表作共八十二件,出版畫展圖錄(日本版)。吳作人為畫展寫序,品評可染繪畫“藝術天地至廣,而于山水匠心獨通。峰巒隱顯,云煙吞吐,乃古人所未逮;嵐影樹光,以墨勝彩,創境界以推陳”!独羁扇驹谌毡菊巩嬓颉,收入《吳作人文選》,安徽美術出版社)赴長崎、熊本、京都、箱根等地訪問。與日本畫家東山魁夷、平山郁夫、加山又造、高山辰雄、宮川寅雄等好友交流藝事。參加了長崎市孔廟修復盛典。
          同年秋,贈送《李可染中國畫展》圖錄給裱畫師劉金濤,親筆題語:“金濤先生留念并請指正。畫中作品全都由金濤先生裝潢托裱,為此誌感。一九八三年,可染!

          一九八四年(甲子)七十七歲
          一月,湖南湘潭舉行齊白石誕生一百二十周年紀念大會,李可染親書對聯:“游子京都拜國手,學童白發感恩師”,贈齊白石紀念館(籌建組)。
          同年,臺灣《雄獅美術》九月號發表《現代山水畫革新者——談李可染的藝術》,鄭明文。
          臺灣《藝術家》刊出《李可染專輯》,發表專訪《淳樸無華,意境入勝》,黎明文,同期發表李可染作品四十幅。
          《江山無盡圖》獲第六屆全國美術展覽榮譽獎。
          同年,藝術欣賞片《為祖國河山立傳》參加由波蘭主持的國際短片電影節,獲國際銀龍獎。

          一九八五年(乙丑)七十八歲
          十月,江蘇徐州市修復李可染舊居,李可染捐贈其本人歷年書畫墨跡珍品四十件,連同部分傅派畫家贈品,長期陳列,供研究觀賞。
          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繼續當選為副主席。
          是年,在經歷了一系列精神震蕩和內心思索以后,構思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屬于未來的一方印章——“東方既白”。

          一九八六年(丙寅)七十九歲
          五月,“李可染中國畫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由中國研究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聯合主辦,盛況空前。這是可染在世近七十年筆耕生涯的最后一次展覽。展覽全面反映了李可染革新中國畫歷時四十余年的艱苦里程,體現了早、中、近期不同階段的藝術造詣、風格演變與開拓貢獻。李可染總結自己的藝術生涯時說:“假如我的作品有點成就的話,那是我深入學習傳統、深入觀察描寫對象、深入實踐的結果。人離開大自然、離開傳統不可能有任何創造!薄拔也灰揽渴裁刺觳,我是困而知之,我是一個苦學派!
          又說,“現在我年近八旬,但我從來不能滿意自己的作品,我常想我若能活到一百歲可能就畫好了,但又一想二百歲也不行,只可能比現在好一點。無涯惟智,事物發展是無窮無盡,永無涯際,絕對的完美是永遠不存在的”!独羁扇局袊嬚埂非把,《我的話》。

          一九八七年(丁卯)八十歲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中國美術家協會先后舉行李可染先生八十壽辰慶賀活動。
          為黃潤華、張憑、李行簡在日本舉辦聯合畫展寫《“苦學派”畫展前言》。提出學派的形成與發展問題。
          七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藝術科學院授予李可染通訊院士榮譽稱號。

          一九八八年(戊辰)八十一歲
          六月,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研究生陳伯爵撰寫碩士論文《李可染畫論繪畫之研究》。指導教授:許坤成。
          是年捐贈作品《雨過瀑聲急》以義賣所得四萬美元贈與國際修復長城。拯救威尼斯委員會。

          一九八九年(己巳)八十二歲
          一月二十三日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一九八八)優秀科研成果評獎,召開頒獎大會。該院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美術評論家郎紹君論文《黑入太陰意蘊深——讀李可染先生山水畫》獲評論一等獎。(《文藝研究》一九八六年三期)
          同年,臺灣《藝術家》一月號發表《論李家山水》,李松文。同期發表李可染及其傅派作品七幅。
          五月十二日,文化部舉行“著名國畫藝術大師李可染先生為中國藝術基金會捐款儀式”,表彰畫家捐款十萬美元,促進中國藝術事業發展。
          八月二十四日在北戴河專家療養所,接待海外友人陳香梅女士。
          十月二日,在林風眠藝術研討會上,以《一位真正的藝術家》為題,作專題發言。
          十一月十五日,偕夫人鄒佩珠出席“林風眠畫展”開幕式,觀賞林風眠展品兩遍,贊譽林師藝術力量;「振聾發聵」。
          十二月二日,捐贈人民幣十萬元給馬海德基金會,為消滅麻風病盡點義務,以償夙愿。
          十二月五日上午十時五十分,因心臟病突發溘然長逝,享年八十二歲。

             李可染是20世紀中國山水畫的一代宗師,其藝術精神與學術成就是一筆巨大的藝術遺產,對推動當代中國畫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上一篇: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

          下一篇:安徽省巢湖市漢墓博物館

          更多關于 李可染畫院(李可染紀念博物館)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