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香包是第一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民俗藝術品,慶陽香包是流行于甘肅慶陽地區,當地人叫香包為絀絀。
慶陽香包又叫荷包、絀絀,慶陽民間稱作;钭。慶陽香包在甘肅當地有吉祥如意,祝愿祈福,禳(rang)災避邪,祛病保平安的功效。
慶陽香包制作是按照剪紙的圖樣,在絲綢布料上用彩色的線繡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然后縫制成不同的造型,內芯填充上絲棉、香料,就做成一種小巧玲瓏、精致漂亮的香包。香包,又稱荷包,亦稱香囊、佩幃、容臭,慶陽俗稱"絀絀"或"耍貨"。慶陽地區有端午節制作佩帶"絀絀"("絀"原指原始骨針的一種縫制方法,后借稱用布縫制、袋口能松能緊的包袋)的習俗。其起始時間尚不可考,據說形成于公元前兩千三百多年,《黃帝內經》的作者歧伯曾攜一藥袋防疫驅瘟、禁蛇毒,開創"薰蒸法"。因歧伯生于慶陽,故此法在當地漸成習俗,流傳不斷。草藥被稱為"香草",因而藥袋便稱為"香包"或"絀絀"。中華醫學最早的經典之作《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香包的記載。慶陽現存的最古老的香包歷史也在800年以上。2001年,慶陽市華池縣在對境內宋代雙石塔進行整體搬遷挖掘時,在塔體內發現了一只香包。據考證,這只香包距今至少有800多年,但仍色澤艷麗,圖案如新,被稱為“千歲香包”,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香包
慶陽香包的香料
慶陽香包主要是防疫驅瘟疫、禁毒蛇,據說是《黃帝內經》著者岐伯發明的,慶陽香包的香料有什么呢?慶陽香包的香料以中藥材為主有蒼術、雄黃、藿香、佩蘭、薄荷、白芷、桂枝、良姜、冰片、防風等。
慶陽香包制作工藝
慶陽香包是平面刺繡兼容的純手工藝術品,構型簡單質樸,按制作技藝分有"絀絀"類、線盤類、立體刺繡類、平面刺繡類四大類型。"絀絀"又名藏針繡,其特點是把針線藏起來,以造型狀物、形神兼備而不見針線為佳境,其工藝流程包括創意、選料、剪裁、狀物等環節。慶陽香包大體有五種類型:頭戴型、肩臥型、胸掛型、背負型、腳蹬型。慶陽香包以其古拙質樸、富有原始文化遺存和手法。線盤類香包是用各色線條盤成五角菱形的"粽子",其技藝包括折殼子、配色線、盤線成型、成果(即將線盤成品連綴,吊上彩穗)等,如此制成的香包可以隨身佩戴,可以掛在門庭,也可以饋贈他人,以寓示祥和平安。立體刺繡類香包內容龐雜,形式繁多,有單面掛、佩件,雙面掛、佩件,立體掛件和擺件等近四百種樣式,其制作過程分構圖、刺繡、彩染、縫合、成果等環節,有過樣子、打樣子、擴背子、上樣子、繡花、狀物、成果、打扮等工藝步驟,制品講究神似而不求形似。平面刺繡類香包風格敦厚凝重,厚實中流露出雋永,其制作有破線繡、合線繡、掇繡及齊針、辮針、緝針、摻針、搶針、挽針、盤金、點金、圈金等方法。
慶陽香包傳承人
慶陽香包是一門傳統工藝,慶陽香包主要的傳承人有李秀娥、賀梅英等。目前慶陽香包繡制面臨著手工產品被現代復制品取代的局面,刺繡工藝漸已失傳,具備民俗文化知識的極少數工作者多半退休,研究人才奇缺,后繼乏人,亟待搶救、保護。近年來,慶陽市以香包為名片,大力開發獨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慶陽香包,傳統色彩濃重,工藝精湛,立體感強,動靜互補,民俗意識深厚,均有其美好的象征性,是民間藝術瑰寶。作為端午節的民間傳統飾物,慶陽香包寄托著人們心靈深處的美好訴求,滲透著"祈福避邪"的象征意義,件件都被賦予展現生命、活力,表達思想、信仰,揭示人性、欲望的民俗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