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紅釉也叫“祭紅”、“積紅”是創燒于明代早期的一種高溫顏色釉瓷器。以銅為著色劑,呈色穩定,但是燒造工藝復雜,所以到了明代晚期霽紅釉工藝失傳了,到清代康熙時期釉開始復燒這種霽紅釉瓷器,你知道清代康熙時期的霽紅釉有什么特征嗎?
清代康熙時期霽紅釉瓷器特征
霽紅釉是清代康熙時期高溫銅紅釉瓷器的一種,跟郎窯紅、豇豆紅齊名,霽紅釉釉色深沉失透,有別于郎窯紅的濃艷透亮,也與豇豆紅的淡雅柔潤不同。下面詳細介紹一下清代康熙時期霽紅釉瓷器特征
1.清代康熙時期燒造的霽紅釉瓷器由于是初燒,所以霽紅釉瓷器呈色還是不穩定,霽紅釉瓷器釉色澤多泛黑紅,釉色色澤深沉,一般到瓷器底部這種黑紅色特別明顯,這是鑒別康熙時期霽紅釉瓷器重要方法。
3.康熙時期霽紅釉瓷器整體釉質均勻,但是可不是郎不流,有的因釉層較厚而呈垂流狀,往往因垂流積釉而呈黑褐色,有的口沿處釉薄微透白色胎骨。
4.清代康熙時期霽紅釉瓷器有的釉面有細小橘皮紋,這是鑒定康熙時期霽紅釉瓷器要點之一。
5.清代康熙時期霽紅釉瓷器個別的較為淺淡鮮亮,色調都很均勻,說明這是燒造比較成功的康熙時期霽紅釉瓷器,但是非常非常的少見。
清代康熙時期霽紅釉橄欖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