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是唐代的銅鏡,現在收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是知名的歷史文物。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是目前西安出土的唐代平脫鏡中最精致、最完整的一面。它采用的就是金銀平脫工藝。圓形,鏡背正中置圓鈕,鏡鈕四周以金絲同心結環繞,素緣。鈕外一周貼飾花葉形銀片,鏡背主紋為四只鸞鳥銜綬帶逆時飛翔,為金片刻鏤粘貼而成。鸞鳥昂首展翅,優雅現已地起舞,金光銀灰的飾片在黑色素胎地映襯下更加顯得華麗奪目。
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銅鏡體現了唐代銅鏡的紋飾特點, 唐代銅鏡不僅以題材新穎、紋飾華美著稱,而且在鑄造工藝上也頗有創新,出現了金銀平脫、螺鈿、貼金貼銀等特種工藝鏡。
金銀平脫是唐代的一種華貴的裝飾方法,做法是把厚度一般不超過半毫米的金銀箔紋片粘貼在器物上,然后用色漆髹涂數道,再經打磨,使紋片與漆面平齊,以顯示出用色漆地上的金銀圖案,紋片上有時還施鐫刻,金銀平脫較多地應用于漆器,兼見于銅鏡等其他制品。這種工藝做工精細,費工費料,做成的器物也因此極為美觀華貴。
鸞鳥(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向來被人們認為是能夠帶來幸福的吉祥鳥,而綬帶的“綬”與長壽的“壽”字諧音,代表著長壽不老!胞[鳥銜綬”蘊含著幸福長壽,而環繞的“同心結”則被寓意相愛之意。這枚銅鏡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