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指是起源于商代的韘,是射箭護手的工具,隨著冷兵器的時代結束扳指分為武扳指和文扳指。扳指的形制,出現過很多種樣式。最為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坡形扳指出現較早,最早還有弦槽,后來取消。在我國,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傳統的漢族扳指兒與蒙古族的扳指略有區別:漢族扳指兒從側面觀是梯形,即一邊高一邊低,而蒙古族、滿族的扳指兒一般為圓柱體。
武扳指
武扳指指的是射箭用的扳指,武扳指,而且材質只能是鹿角的。
武扳指功能
射箭用的扳指屬于武扳指,應該戴在扣住弓弦的手的大拇指上,用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傷手指。駝鹿扳指內壁產生粘性,均勻的血線可以增加透氣性,久戴并無穢臭之氣。
文扳指
滿族人入關后,大量貴族子弟不再習武,卻仍然配戴扳指,由于炫富的需要左右兩手都可以戴,用于顯示身份和財富。文扳指的質地亦由原來的鹿角、發展為犀角、象牙、水晶、玉扳指、瓷、翡翠、碧璽等名貴滑潤的原料。
碧璽扳指
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制者為最多。
貴族扳指以翡翠質者為上選,其色渾澄不一且花斑各異,碧綠而清澈如水者價值連城,非貴胄而不敢輕易佩帶。以其大小厚薄論,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于外壁精鑄詩句或花紋。
翡翠扳指
扳指套是過去清朝人掛在腰間的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