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安岳圓覺洞摩崖石窟造像雕塑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圓覺洞石刻造像集中于西山峭壁之南、北巖,造像區域長186米,現有摩崖龕窟103個,大小造像1933尊,碑刻題記25處,唐代佛塔1座。圓覺洞摩崖造像題材主要以禪宗為主,次為密宗和佛道同龕像。石刻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薄衣貼體,裙帶飛揚,大有“曹衣出水”、“吳帶當風”的神韻。
圓覺洞位于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岳陽鎮金花村云居山上,距縣城東南1公里,省道206線直達景區。始于唐代,盛于五代、北宋,因有北宋時期開鑿石洞雕刻十二圓覺而得名,宋代稱作靈居山,山上最早的寺廟因山而名“靈居寺”。明人改云居山“真相寺”。后因有北宋時開鑿的“圓覺洞石窟”而改稱為“圓覺洞”沿用至今。
圓覺洞造像雕塑分布在云居山南北兩面。北崖造像區域長達75米,存22個龕窟,造像87尊;南崖造像區長111米,有81個龕窟,造像1844尊。造像時代歷經唐、五代至宋,前后400余年。
北巖的石刻造像,題材以觀音、釋迦牟尼為主,其特點是開大窟造大像,分別刻造于三大龕中。三像高均在7米左右,面目俊俏,體姿放逸,比例協調,裝飾繁華。正中為“釋迦拈花微笑”龕,釋迦滿頭螺髻,身披袈裟,手著法指,神態威嚴,大有佛法無邊,威德懾眾的佛教鼻祖風度。左側為凈瓶觀音龕,觀音頭戴花冠,身披瓔珞,左手提凈瓶,右手拈柳枝,赤足踏蓮花,大有悲天憫人之態。右側為蓮花手觀音龕,觀音面容慈祥,神態自如,大有唯我獨具慧光普照一切之感。打破了中國早期石窟造像中佛、菩薩一律端莊、嚴肅,正襟危坐的造像儀軌,使他們走出了虛幻的殿堂,佛和菩薩世俗化、人性化,把石刻藝術推向了頂峰,達到了登峰造極的藝術效果。三大龕的左右壁上的石刻飛天,憑借臨風飛舞的彩帶,營造出“輕盈慢妙,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意境。
11號觀音窟,刻凈瓶觀音立像,高6.75米,顯得雄偉端莊。觀音本名“觀自在”、“觀世音”,唐代為了避李世民諱而簡稱觀音。佛教把觀音描寫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稱遇難眾生只要誦念其名號,菩薩立即“聽其聲音,觀其處所,前往拯救解脫”。
北巖的天尊龕內,主像天尊氣宇軒昂,具有修真度世之范,豐厚高貴,頗顯教主之儀,這是研究盛唐道教珍貴的實物。
南巖的五代造像題材多達27種,首次出現了“十六羅漢”、“毗沙門天王”、“地獄變”、“地藏菩薩與十王變”等新內容。其造像小巧玲瓏,神情瀟灑,衣飾簡練,衣紋細密,薄衣似帛,既帶有唐代的豐厚、典雅,又具有宋代的俊美、華麗。明王龕,千手觀音龕,地藏菩薩、十王變龕、羅漢龕、北方毗沙門天王龕等,帔巾凸起高出體表,甲片魚鱗片片可數。這種精致細膩的雕刻手法,是中國民間雕塑民族化的成功表現。